尽管提前5年超额完成“2015年产销20万辆”的目标,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仍然无法轻松,因为在2010年产销22.5万辆、同比增长43.5%的成绩背后,他还要不断面对外界关于“去年12月当月销量被竞争对手超越”、“增幅低于竞争对手”等质疑。
“2010年,奥迪在全球创下了史上最高销量纪录,因此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奥迪在全球都受到了产能限制。”张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产能限制,奥迪在销量上确实受到影响。“但是在短期内,竞争对手在绝对量上追不上我们;从长远来看,中国有句谚语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认为仅仅凭借1个月的数字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奥迪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超越,这是多年来奥迪反复强调的。然而,从若干年前的一骑绝尘到现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奥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随着豪华车消费市场的扩容,以及竞争对手的迎头赶上,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品牌价值和魅力,从而保持市场的优势,成为奥迪今后无法回避的课题。
“在去年奥迪百万辆下线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未来3年实现100万辆的目标。去年我们销售22.5万辆,如果接下来每年都能达到平均25%的增速,3年100万辆的目标就不难实现。”张晓军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扩大产能。“特别是看到Q5用户等车时间真是太长了,我们也为自己的产能不足感到非常抱歉。”
张晓军认为,奥迪的成功,就是“全价值链本土化”的成功,因此,奥迪今后的发展模式,毋庸置疑仍然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国产化。我们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引进更多的车型,至于什么时候国产,生产什么车型,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奥迪的本土化模式,归根结底是对客户的负责,既要足够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要对股东负责,并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使用户、股东、供应商等都实现共赢,都得到实惠。奥迪品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我们认为,不应仅仅只是在销量上的领先,更应对汽车市场行为起到表率作用。这么多年来,奥迪的发展最稳定,客户满意度最高,经销商的盈利最好,因此可能在某段时间内来看,我们的发展增速比较慢,但是长远来看,我们一定会超过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认为,奥迪坚如磐石的“底座”,正是其领跑竞争对手的基础和保障。尽管去年增速较慢,但奥迪的总销量仍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在此基础上,奥迪这些年来在产品、营销、服务和品牌方面积极尝试创新和变革,特别是在产品上,越来越多富有品牌冲击力的车型在国内上市,包括A3、A5全系、新Q7和R8等,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奥迪。
这个“不一样”,用张晓军的话,就是把奥迪品牌从“最具价值的高档车品牌”打造成为“最具进取魅力的高档汽车品牌”。“‘进取’正是奥迪品牌的魅力所在,也是奥迪与其他品牌最鲜明的区别,它意味着永不止步的创新、引领、激情和责任。”张晓军称,“经常有人问我们,说怎么看现在奥迪的增长速度,和竞争对手的相比,竞争对手增长速度更快。对于我们来说,奥迪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产能基础上,更好地注重销售过程中每一个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销售质量上,这是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
张晓军透露,2011年对于奥迪来说,又将是个极富历史意义的年份。奥迪的旗舰产品全新奥迪A8L将在不久后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全新奥迪A6L也将迎来改型换代,这两款重量级车型的上市,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销量增长。此外,奥迪A7轿跑车和A1也将于今年登陆中国市场。在2015年前,奥迪将先后引进40款车型,届时,奥迪所有车型都将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与产品布局相对应的是,奥迪在销售网络上的布局。据悉,奥迪销售网络将从现有179家向500家发展,并且将遍布全国,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201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达到67.6万辆,增幅为68.7%,远远高于汽车市场整体增幅。而中国高档车市场仅占整个车市的6%~7%,与欧洲等成熟市场20%~30%比例相比差距还很大,与国际平均的10%~15%也还差很多。未来,我们认为至少还有10到15年的快速发展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未来豪华车市场增速至少还应该超过整体市场的平均增速。”张晓军断言。
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站在22万辆的起点上,奥迪的3年100万辆梦想,似乎并非那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