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日前在其网站上发布通告,宣布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获奖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正是被西安交通大学取消教授职务、并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该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原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他凭此项目在200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科技部的通告说,经调查核实,获奖项目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该项目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并追回奖金。
李连生被调查,源于同学院6位教授的举报(本报曾于2009年7月24日详细报道)。举报人之一、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学院退休副教授陈永江在电话里向记者表示,他们非常欢迎科技部作出的撤销决定,“这几年,我们曾向多个部门举报,但只有科技部作出了反应。2008年向科技部举报时,科技部就要求陕西省科技厅进行调查。2010年9月,我们再次致信科技部,要求撤销这一奖项,没想到这么快就作出了决定,我们很赞赏这种处理态度。”
2007年年底,教育部一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公示偶然被退休教授杨绍侃看到,公示的项目是李连生申报的“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曾担任西安交大动力二系(能源与动力学院前身)主任的杨绍侃是我国首届压缩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他很诧异,一直研究涡旋压缩机的李连生怎么突然会在几乎没涉足过的往复式压缩机领域捧回一个大奖。
他从学校科研处拿到申报材料一看,才发现造假严重。他找到多位老同事,包括时年76岁的郁永章教授、81岁的陈永江副教授、73岁的林呆呆教授,以及同为56岁的冯全科教授和屈宗长教授共同举报李连生的造假行为。
他们重点举报李连生存在两方面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6位举报人认为,李连生的专著《涡旋压缩机》(1998年3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共有40余处涉嫌抄袭,其基本原理、公式、图表乃至行文,主要出自日本学者森下悦生发表的一篇论文。早在1985年,这篇论文即被翻译刊登在了1985年第10期的国内期刊《流体工程》上。
二是经济效益申报不实。他们从一份由李连生作为第一负责人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推荐书上看到,其效益证明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推荐书中,效益证明数字填写的是“盈利1470万元”。但举报人调查发现,事实上,该公司从成立起就处于亏损状态。2005年,该公司已处于停产状态,但就在这一年,李连生还将该公司经济效益证明写进报奖书,从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永江认为,科技部通告所说的代表著作严重抄袭以及经济效益数据不实两点,正印证了他们的举报是正确的。
陈永江告诉记者,李连生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建立在200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上的,“我们早就向陕西省科技厅写举报信,要求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果举报属实就应当撤销这个奖。现在,陕西省科技厅应该借着科技部处理的东风,处理此事。”
他同时认为,李连生的长江学者身份正是建立在这些“骗来”的奖项上的,教育部也应作出相应处理。
遭遇举报以来,以李连生为主导的两项报奖项目被撤销。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撤回。这一次,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被撤销。
陈永江认为,只要有问题的奖项,都应当撤销。
从举报之日起,6位举报人坚持不懈的举报,推动了对李连生的处理。2009年4月,李连生的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被免;2009年12月,其博士生导师资格被免除;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举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明确认定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
陈永江说,李连生被西安交大处理后,现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任职。他从多个渠道获知,李连生担任该院副总工程师兼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职务。2月10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该研究院电话寻求核实,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举报人之一、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冯全科则介绍说,2010年12月,他在阅览《中国制冷学会简报》时看到,中国制冷学会拟在2011年下半年召开全国制冷大会,李连生名列其中,头衔是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对此,我们深感震惊”。
冯全科说,愤怒之下,几位举报人收集了对李连生的相关报道及调查、处分决定,寄给了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会。质疑信中,6位举报人写道:“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制冷学会作为中国制冷领域最高的学术机构,将自己领域中的这样一个学术造假分子推举为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这将在中国制冷领域引起严重的思想混乱,与中国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不但不是零容忍,造假的人反而可以活得很好。”陈永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