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郭亮的故事

柳 杰文并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1日   12 版)
天梯
郭亮洞内部
郭亮洞外观

    郭亮是个村子,在河南辉县和山西陵川县交界处的太行山里。据我粗浅地了解,郭亮村至迟在明代的时候就有居民了。我投宿的家庭旅馆的房东申大叔,一家人在这儿已经住了七代。最早的居民大约是躲避战乱来的。这不难理解,要不是兵祸,大概不会有人到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来定居——郭亮村在120多米高的绝壁顶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没什么耕地,在公路修通以前,村子和外界的交通主要靠现在称为天梯的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傍着悬崖,有700多级台阶。申大叔说,公路开通以前,他们家连冬天烧的煤都是他从天梯背上来的,多的时候一次要背140斤。他母亲是裹了脚的,健在的时候,要下山,也得迈着小脚,一拐一拐地走天梯。

    1972年,村里的支书,叫申明信,带领全村12个小伙子开始修路。那时候,郭亮村全村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280多口人,分为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出两人,着手这项了不起的工程。他们修路的工具就是铁锤、钢钎和炸药。因为这里的山石硬度特别高,所以,到工程完成时,他们用坏了4000多把铁锤,用掉了相当于12吨钢材的钢钎。还有一人坠下悬崖牺牲。路修好以后没几年,村支书申明信就得了肝病去世了。最初参加修路的那12个小伙子,如今已经亡故了七八人。而唯一的一位全程参加修筑的农民,现在在万仙山景区里当清洁工。

    到郭亮的第二天,我先爬了一遍天梯。到这儿以前,在网上看了一些攻略,知道这是一条逃票的路:你花较少的钱,村民会把你从这条路带进景区。但是,现在这个景区已经卖给私人来经营了(门票60元/人,村民每人每年能分200元),这样的漏洞当然给堵得严严实实。我在那条路上爬上爬下一个多小时里,没碰到一个人。

    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这是一条好道,够奇,够美。小路的上半部分是傍着悬崖修的,一米来宽的石阶边,有的地方凌空悬虚,足以让人目眩。从小路往山下眺望,大片的绿树、田野中点缀着几处民居,出山的路和一条小河,像银蛇一样蜿蜒直到看不见的远方。石头台阶两侧,常常有蓊郁的灌木和五彩的石板、石块铺砌的台阶相映成趣。路不算特别难走,爬过黄山鲫鱼背、华山千尺幢、峨眉山九十九道拐那样的山路的人,可以等闲视之,甚至甘之如饴。但是,如果你爬上来,加上在山下、山上的路,要花半天时间。只是当地人在此生活,每天放学回家,或者去最近的集市买点油盐酱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哥伦布的航海日志里永远看不到他像现代旅游者那样赞美大海的原因。在他眼里,大海不过是一条长得让人无法忍受的谋生之路。我猜,郭亮的村民原先大概也挺恨这条天梯。

    看完天梯,我又回头把上山时骑摩托经过的那段绝壁里的公路慢慢走了一遍。现在,当地人管这段公路叫郭亮洞。这样说其实更准确,因为这条路更像是一条隧道,它只有1800米长,现在的宽度够两辆轿车会车。那是当年路通以后,辉县教育局主持的扩路工程的成果。原先,这条路仅容一辆车通过。它花了郭亮人6年的时间。全中国、全世界公路上的隧道不知凡几,比郭亮洞长的也不可胜数。我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山肚子里坐电力机车爬上山巅,虽然也觉得新鲜,但是,我知道有现代工程技术的支持,那样的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郭亮洞就不同了。

    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条纯民间的作品。路很陡,我头天骑摩托上来的时候,用二挡好几次熄火,最后是用一挡才对付上去的。本以为是我的驾驶技术太糟,但是,问了本地骑摩托的小伙子,他们嘲笑我:难道还用二挡不成?我猜,工程之初,他们先画了条最短的直线,然后就顺着线开凿,那条线代表着一条多陡的路他们是不管的。

    隧道顶部的岩石裂着长长的口子,台球桌大小的巨型石块互相撑着,好像随时会松动塌陷,把路过的汽车、行人压成饼。没有任何防护设施。隧道里没有一处的外形是规则的:路面、石壁、开口处、顶部,到处是简单的工具留下的粗糙、凌乱。我在洞里慢慢走,走下去又走上来,里看看,外看看。虽然抬头看的时候未免有几分担心,但总的来说心情还挺激动:我怎么也不能相信一群手持锤子、钢钎的农民就把它建成了。没有比这更豪迈的事了。

    我觉得,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生存能力的一次考试,出题还相当偏:1000多米高的山,活活地给撕开一个大口子,弄出个地缝,深得让人看了头晕,陡得像拿斧头劈过,也没有路,摆明了不让人住。郭亮人就不信这个邪:我们就是要住,还一住七代;没有路我们就修天梯,背100多斤煤也走,裹了脚的老太太也走。天梯走腻了就开路,要跑车、跑摩托。

    我知道,大自然会不断给人类出题,虽然永远没有人知道下一道题会是什么样,出给谁,出在哪儿,它的标准有多高,但是,人类总能答上来。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大自然和人类到底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他们永远都能让我惊讶,让我敬畏,也永远给我灵感,给我信心,给我惊喜和安慰。

    看完天梯和郭亮洞,我那么满足,那么乐观。

郭亮的故事
到卡罗维发利喝温泉
从埃及坐包机回家过年
旅行要趁早
2011年我的旅行梦想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