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2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大部分医疗费用政府买单 曾被认为是最好的医疗制度

香港人怎么看病

本报记者 李松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4日   05 版)

    今年是我国新医改三年目标实施的最后一年,在业界看来,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虽然改革时间过半,但大多数老百姓感受到的依然是看病难、看病贵。

    就在去年年底,在北京,一位母亲为了给女儿挂个专家号治疗咳嗽,不得不求助号贩子,代价是200元的劳务费,以及如特务接头般的高度紧张。如若不这般操作,这位母亲就需要半夜赶到医院排队等候挂号,还不一定能挂得上。

    还是在北京,同样是孩子感冒,另一位母亲气愤而又无奈地告诉记者,治一个感冒,居然花了上万元。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内地无数次地上演,即使是在新医改方案实施的这两年中。在过去的一年,记者与不少城市的市长有过接触,每当记者问及公立医院改革怎么改的时候,多数市长都在摇头。

    在我国内地,公立医院改革已经成为一项不断推进,但又举步维艰的工程。

    有意思的是,在被认为拥有最好医疗制度的香港,也在计划推行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这项改革在香港也是困难重重。

    “对所有香港市民来说,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对医疗卫生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在香港市民看来,香港的医疗制度很好。”在香港,一家外资药企的经理这样对记者说。

    很好的医疗制度是怎样的?

    在香港,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全香港有31837张病床,超过90%集中在公立医院。只要是香港市民,不论贫富,都可以通过公立医院解决日常病患。

    那么,到公立医院就医,需要个人支付哪些费用?

    除了每天50~100元港币的支出外,手术费、诊疗费、医生护士的费用、药费都不需要个人支付。不仅如此,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也都由医院免费提供给病人。

    “以开胸的手术为例,一般在香港的公立医院,一个开胸的手术费用大概在5万元,加上其他的费用,大概需要十几万。病人如果住院一周,也就只需要支出700元港币。”香港这家外资药企的经理告诉记者,如果病人选择私立医院,手术费就得50万元左右。

    在香港,并没有医疗卫生费用的报销补偿制度。病人有三种选择,一是选择政府直接提供的医疗服务,二是社会上的慈善基金,第三种则是商业医疗保险。

    有统计显示,香港700万人口,政府人均医疗投入达到4000多元港币,而在内地,2008年财政投入仅1000亿元,人均医疗还不到100元。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政府买单的医疗卫生制度解决了绝大多数香港人的后顾之忧,在香港,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比例不高。购买商业保险的大多数是有钱人,他们用高价购买快捷的医疗服务。

    当然,香港的医疗卫生制度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看病需要预约排队。

    在香港看病,医生会根据病人病情状况和患有该病的其他病人数量做出计划,对病人进行排队。尤其是慢性病和手术,有的时候甚至要等待数月。

    不过,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病情突然恶化,会被送进急诊解决问题。

    对于香港的有钱人来说,为了不排队等待,就会选择私立医院,代价就是高昂的费用。

    香港的医疗卫生制度曾被很多国家认为是世界最好的医疗制度之一。不过,在1989年之前,香港人对本地的医疗卫生制度也是抱怨颇多。那个时期的香港医疗卫生领域,有政府办的医院,也有教会、私人办的医院,那个时候的香港公立医院管理也出现过混乱,也曾发生过不给医护人员塞红包就不能住院的现象。

    1989年之后,香港政府设立医管局,将公立医院统一进行管理,政府负担起市民医疗费用的绝大部分,才改变了香港医疗界的面貌。目前,公立医疗机构92%以上的经费由政府以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支付,全体香港市民都能一律平等地享受公立医院的服务。

    香港的医疗制度不仅让本地人满意,也吸引了不少内地人。

    据香港一家外资药企的经理介绍,目前香港每年新生儿有5万多,其中有3万多来自内地。香港公立医院80%的产妇、私立医院90%的产妇都来自内地。

    这样的制度需要的是政府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投入,对于香港政府能否持续地负担起市民的医疗费用,一直就有不同的声音。对香港应该选择何种医疗制度,香港人也经历了20多年的争论,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政府的负担在不断加重。

    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香港政府在医疗上的投入约276亿元,到了2009~2010年度,这个数字上升到的33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9%。2009~2010年度香港的医疗预算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4.8%,支出比例仅次于教育(22.3%)和社会福利(16.3%)。

    随着GDP的增长和香港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这项支出的绝对数在不断增长。

    香港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89万,占总人口的12.7%。香港人的平均寿命在亚洲与日本并列排名第一,其中男性平均寿命为79.7岁,女性则达到85.9岁。较长的平均寿命肯定在加剧香港医疗卫生制度的负担。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不久,香港特区政府就曾邀请哈佛大学对香港的医疗卫生制度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改革,香港的医疗卫生制度很难维持下去。

    2008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题为《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的医疗改革咨询文件,提出了社会医疗保障、用者自付费用、医疗储蓄户口、自愿私人医疗保险、强制私人医疗保险、个人健康保险储备等六种医疗融资方案。

    2010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医疗改革第二阶段公众咨询文件《医保计划 由我抉择》,建议推行由政府规管的自愿医疗保障计划,这个计划希望通过市民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由私立医院分担一部分公立医院的负担。

    不过,对已经习惯了免费医疗服务的香港市民来说,这样的方案显得难以接受。改革方案在征求民意的阶段遇到了麻烦,大多数的意见反对这样的改革。

    “就在最近,我刚参加了一个有关香港医改的讨论会,还是反对的声音占上风。”香港这家外资药企的经理说,在香港,如果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改革方案,通常会有三个月的征求意见阶段。在医疗制度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香港人还是觉得现在的医疗制度好。

    今年1月2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公开表示,特区政府将于今年年中公布咨询结果和医改部署计划,届时将能看到香港医改的具体措施。

    改革,香港人不习惯,不改革,政府负担越来越大。香港的医疗制度也许有不少值得内地借鉴的地方。

本报记者 李松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2月14日 05 版

企业廉价使用实习生折抵劳动力成本上涨
香港人怎么看病
揭秘网络“秒杀”购物的利益链
购房人负担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