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让每个孩子获得公平的人生起点

——上海着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新华社记者 仇逸 俞菀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5日   06 版)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面对客观存在的城乡、区域、校际等差距,上海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公平的人生起点。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最新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全球第一的成绩把上海推向了世界基础教育的前台,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上海重视并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不懈努力。

    政府主导,从均衡硬件到聚焦内涵

    14日,上海160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走进校园,上海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自新学期起上调。上海市财政拨付1.25亿元,分别在人口集聚、初中教育资源紧缺的松江区九亭镇、宝山区顾村镇、嘉定区南翔镇、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闵行区吴泾镇等共建5所初中学校。

    随着城市发展,目前上海市郊9个区县中、小、幼学生数量已经占全市在校生总数70%以上。为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上海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些财政相对困难郊区县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已超过全市平均拨款水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过大规模的校舍新建和改造、依托城市振兴和崛起展开了“薄弱学校更新工程”、跨世纪的“中小学达标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使得硬件建设基本实现均衡,为适龄学生提供了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

    近年来,上海每年秋季开学,都有百余所学校开办,且大部分在中心城区导入人群、外来人群、本地区农村人群聚集的城郊结合街镇,这些学校全部按照上海市中小学建设标准统一配置,很多学校的硬件水平甚至超过中心城区。

    从2009年开始,上海又探索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工资全市统一标准,不同区县、城乡间,教师收入基本均衡;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市优质资源为郊区教师定制不同学段的培训课程。

    抬高底部,让薄弱学校达标规范

    “原来这些学校学生都走光了,如今纷纷回流。”以成功教育闻名全国的上海市闸北区新八中校长刘京海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从2005年以来,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导向下,上海市闸北区新八中通过委托管理农村薄弱学校、名师基地带教、城市农村友好学校结对等形式,不断辐射成功教育经验,刘京海成了10余所学校的共同校长,其中有8所农村学校。“我到新学校,除了带去老师,更带去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如今,刘京海的名声已经突破了国界,最近他又接到了为马来西亚高中课程教学开发标准流程的邀请。

    新八中和刘京海的探索,成为上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探索的一个缩影。在这一创新实践中,上海逐步突破了现行体制机制下学校人、财、物等资源跨区域流动难的问题,2007年第一轮20所农村薄弱学校接受委托管理,2009年第二轮委托管理的学校扩大到43所。

    此外,上海还选派了向明中学等10所中心城区品牌学校赴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捆绑办学,目前正在协调5所品牌学校,满足入住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政府支持引导和激发学校自身动力并举,上海努力将全市每一所薄弱学校办合格,一批处于“谷底”的薄弱学校焕发勃勃生机,也使得一批处于“峰顶”的名校继续发扬光大。

    “我真不敢想象,像我这样一名薄弱小学的普通数学教师,七年后能够获得数学高级教师职称。”徐汇区启新小学的施逸琳说。启新小学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公办小学,地处城郊接合部的梅陇地区,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发挥教改积极性,校长严一鸣说:“如今,学校形成了浓浓的研究氛围,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原来总是看着人家拿荣誉,看着人家晋升;现在有了自己的高级教师和骨干队伍,学生成绩也走到了全区公办学校前列。”

    同城待遇,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我英语越来越好了,还交了很多朋友。”来自安徽巢湖和县的李阳今年15岁,在闵行区文来中学初中就读。他的父亲李德良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曾经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建设工作。“两年前,我读完小学后到上海,当时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到哪里读书。觉得上海很漂亮,却也很陌生。”

    后来,李阳顺利入读了闵行区文来中学。“班里45个学生,有上海的,也有和我一样来自其他地方的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一开始我学习有点跟不上,感觉跟上海的同学差距非常远。但是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嫌弃我,利用课余和休息的时间反复帮我补习。”

    2010学年起,上海实现了47万余名随迁子女全部免费接收义务教育,其中超过七成在公办学校就读,在鼓励办学、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教育部门还加强对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虹口区柳营路小学位于虹口区和闸北区交界处,2004年起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停止招收本市地段学生,成为目前全区唯一一所全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校长虞敏丽说:“一开始,学生个人习惯、口音等差异性很大,老师们都不习惯,我们从家访做起,观察、关爱每一个外来孩子。”在这所学校,老师观察不同方言的口音加以训练,使学生的普通话、英语水平大为提升,还把激励性评价语言写在学生的测验卷子上,凡是有进步的都在试卷上写批语“有进步,再努力!”

    据新华社上海2月14日电

让每个孩子获得公平的人生起点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邓中夏
林祥谦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千亩土地“撂倒”25名官员
“我反映的难题已解决”
9年不上班的“最牛公务员”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