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观察

去香港买书

雨嘉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5日   10 版)

    很多人去香港都会提一个空箱子。箱子不一定很大,但一定要拉杆的,且轮子好使,很结实。要不然,没法装书。香港的出版是有其独立品格和态度的。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观照:并不在于内地缺哪几本书,而在于内地的出版缺了些什么精神。

    如果在内地习惯了逛“书城”,到香港书店首先会惊其“小”。香港最大的书店,论规模也就勉强可及北京的万圣书园。若是有机会去香港知名的“二楼书店”,空间甚至堪称逼仄。以上所说的,都是书店的物理形态。相比于内地每年动辄几十万的图书品种,香港书业的规模只能说是九牛一毛。然而当你沉下心来,一个一个书柜仔细端详,就能发现可看的书原来有那么多。

    这样说,也许会得罪人。可是看的书多了,人难免会慨叹,内地每年出那么多新书,却实在没得几本书可看,每次做年终盘点时,都要急得人一头汗。这买书和读书的“多”和“少”,在香港就会有点变数。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往往不能画等号。香港出的书“少”,好读耐看的反而“多”。香港小小一间书店,随便翻翻就可以磨到老板要打烊。有的书,确实是在香港才有机会见到。比如,较为前端的学术书,特别是一些翻译作品。我想这倒是和香港学者普遍的外语能力强悍能扯上关系。内地在学术出版方面的滞后有目共睹。看某本书出了港台版,能有些销量,简体版才随后跟上。因为香港做出版的门槛实在太低,很多内地不出的书,往往香港占了先机。一些历史话题,香港版的书先照单全收,出来了之后,再慢慢修订,过渡到内地来。

    香港的书很贵,价格大约是简体版的4倍左右,除非是版本的爱好者,读书人大多还是精打细算,看准了才买。很多人去香港买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去买内地没有的。大家也都往往心知肚明。因为内地出版对历史题材比较慎重,人们往往“想象源自缺失”,就特别关注此类著作。但时间久了,我倒觉得,香港的书,最大的好,就是从来不欠缺市井趣味,处处带烟火味儿。香港出版人特别有手段,能若无其事地搞出拼贴来,一手是大都会的繁华,一手是旧回忆的散淡。要说香港也就是个弹丸之地,当今的文化底子也是之前南来文人带来的,当地出版人却是太极的好手,能糅合得看不出痕迹。你说这里是沙漠一点不假,却能开出极其艳丽的花朵。

    从香港涌现出来的关于“生活方式”的城市文化类书籍,可谓最成一统。通俗文化、饮食文化、情色文化,消费、旅行、时事八卦种种范畴,都是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体现。若是稍微再严肃一点,近年沈旭辉以电影来看国际政治,李照兴以北漂港人视觉看中国崛起,汤祯兆解读日本文化等,看来也都比现在内地作家所写的高出一酬。不管是蔡澜最为中意的食肆盘点,还是欧阳应霁设计私生活,都无形中满足了内地急速扩张的城市欲望及探掘意识,因此在内地也大为走红。香港因为城市小,娱乐工业又极度发达,早已在各类媒体上被过度地分析过几遍。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书关注香港本身?我想,可能是因为香港文化人本身有很强的主体性,因此每个人眼里都有不同的香港,都通过不同文字和不同视点,反复认识、重塑一个城市。

    时间久了,营营役役被现代都会所束缚的人们才能懂得,看一本书,并不可能立即给人的生活本身带来很大变化。就因为这种不躁进心态的存在,香港出版业才有了多元的态势。就拿卖书这件事来说,因为香港是个商业极其发达的城市,书籍的营销工作也就多了不少法子。比如,信用卡公司去报社做广告,并不会傻傻买版面,而是要花些心思,请个知名作家针对卡片本身随便写个故事,写完了出版一本书。书卖掉,信用卡公司也算挣得了好名声。

    如果有人觉得,香港书店摆的书都是小说诗歌学术书,那就大错特错了。明星写真风水八卦类的书也不少。只是因为多元,对什么都感兴趣,都容易找到阅读购买的目标。倘若要建议去香港买本什么样的书最好,我个人反而觉得在香港买小众文艺书性价比最高。特别是小说诗歌之类的书,因为印量本来就很少,要是指望内地出版社引进,那可不知道猴年还是马月了。如若真是自己比较心仪的作家,多花点钱也比较值得。比如,董启章15年前的作品小说集《安卓珍妮》,与其苦苦等待,不如买了港版心安。

    港版书虽然用繁体字,但是横排版,读起来并不费力。装帧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也不会耗尽心思把书做成工艺品,风格还算简洁大气。说起来,与这个城市本身的务实也还很协调。香港大部分书店都是老老实实卖书,基本上没有什么折扣,也不搭售咖啡甜品一类,使得阅读行为成为一种仪式。

    从香港的出版业便可看出,文化人和市民本身有一种自信。对于香港文化的挖掘本身就够读者反复咀嚼,大量的本土原创作品从来不缺人看。当然,纯学术、纯文学出版的编者、作者和读者,都是很小一部分,但这帮人却有着比较坚定的追求和目标。他们也并不指望某本书一朝畅销发家致富,只要书出来,有的人读,也就可以了,并不贪心。也可以这样认为,一本书卖得好,自然皆大欢喜,谁都和钱没有仇。但是更多时候,一本书能够出版的价值,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去香港买书
胡赳赳:用新鲜语文挠痒痒
马基雅维利的梦
江平:法学家的思与痛
私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