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事地理·全球热点

柏威夏寺 一座古寺引发的冲突

孙晔飞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8日   10 版)

    最近,因领土问题而引发的争端一直是国际新闻中的热点。如果说俄日领土之争还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话,泰国和柬埔寨则因边境一处寺庙附近区域的归属问题已经兵戎相见。

    自2月4日以来,泰柬两国军队在其边境地区柏威夏寺附近接连爆发了多次武装冲突,核心仍然是以柏威夏寺为中心约4.6平方公里争议领土的归属。

    柏威夏寺,这座存在近千年的历史遗产,也随着两国边境争端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柏威夏寺是柬埔寨人的说法,泰国人把这座寺庙叫做“帕威寒石宫”。该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它是高棉王国的君主下令建造的,是一座具有鲜明高棉风格的砖石结构古庙。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柏威夏寺矗立在500多米高的峭壁上,峭壁顶端有一块长约800米、宽约400米的平地,刚好构成柏威夏寺的地基。也就是说,在柬埔寨一侧是陡峭的山崖,香客只能由泰国一侧沿着山坡上的石阶进入寺院。

    这样的地形对于泰国来说非常有利,因为从柬埔寨一侧没有办法进入寺院,只能从泰国一侧进入。站在古庙之上可以俯瞰整个柬埔寨北部平原,加之扼守两国边境,因此柏威夏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早在1904年,当时的泰国政府曾与柬埔寨法国殖民者商定过边界协议,双方同意把柏威夏寺划入泰国境内。但3年后,法国殖民者完成边界划分图,泰国政府却意外发现柏威夏寺被划入柬埔寨一侧。尽管有异议,但当时的泰国政府还是接受了这份边界划分图。 

    1953年11月,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法军撤出柏威夏省。次年,泰国军队占领柏威夏寺。柬埔寨政府随即提出抗议,一纸诉状将泰国告上了海牙国际法庭。泰柬外交关系也随之恶化,双方陈兵边界,互相威胁要动武。

    1962年6月15日,国际法庭大陪审团裁定寺庙归柬埔寨。法院认为,地图是作为联合勘界的成果被送交泰国政府的。当时及以后许多年,泰国方面许多官员包括前联合勘界委员会的成员都看到过这幅地图,并没有表示任何异议。据此,可以认为地图已被泰国当局所确认。

    国际法庭因此拒绝泰国方面主张柏威夏寺主权的理由。最后,法院以9票对3票确认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主权管辖的领土上,因此判决泰国有义务从柏威夏寺及其邻近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出其武装部队及其他警卫和管理人员。

    当然,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依据并不是寺庙的文化归属或高棉帝国的后继者身份,而是1907年法国殖民者测绘的边界划分图。因为当时,在法庭上为柬埔寨辩护的是已退休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为泰国辩护的是已退休的英国总检察长索斯凯斯。前者提出边界划分图属官方文件,而后者则辩称因殖民压迫等原因文件无效。

    1963年1月,柬埔寨人在柏威夏寺举行宗教庆祝活动,当时的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在柏威夏寺内向僧侣布施,而后宣布,自当日起,所有泰国公民可不用办理任何签证进入寺庙参观,泰国政府也不必归还所有先前流失的寺内文物。

    1963年后的柏威夏寺,因为西哈努克亲王的这番决定,进入一个和平时期,两国民众不仅一道礼佛祈祷,甚至有柬埔寨人为了方便入寺,永久迁入靠近寺庙的平缓山坡一侧,以免登山之苦。于是,在寺庙山前出现了一片依附寺庙的小村落。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起,柬埔寨陷入长达20多年的内战,柬武装组织占领了柏威夏寺,并在周围布下地雷,寺庙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但即使在此期间,寺庙周边的两国民众依然没有停止共同入寺礼佛的传统。1993年,柬埔寨内战结束,5年后柏威夏寺正式对外开放,同样按照旧俗,默许泰国人免签免费入寺礼佛。

    泰柬再次冲突的导火索是柬埔寨的申遗工作。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将柏威夏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柏威夏寺占据极佳地势,融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和宗教功能为一体,寺内的精美石雕为古代文明之瑰宝。

    “极佳地势”和“自然景观”,确实是柏威夏寺的精髓所在,也是导致泰柬两国闹得不可开交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年,海牙国际法庭已就庙宇的归属权作了规定,但该法庭没有就庙宇附近土地的归属权作出交代。这就为今天两国的纷争埋下了伏笔。泰国坚称,这块土地还是有争议领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柏威夏寺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为时过早。

    由于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当完好。这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寺在两国民众间拥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和艺术地位。柏威夏寺起初并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

    公元前3世纪,印度教自西向东传入如今的东南亚地区,一直到13世纪,印度教与佛教并驾齐驱,留下了许多古迹。13世纪以后,随着印度教在这一地区的衰败,柏威夏寺逐渐融合佛教元素,成为佛教寺庙。

    独特地势导致柏威夏寺争议不断。可以预见,泰柬争端即使缓和也难以平息。这其中既有复杂的历史宗教情结问题,也有殖民地遗留问题、国际法庭判决问题。

    目前,泰柬双方依旧在柏威夏寺南北两侧陈兵,而在冲突过程中,这座千年古寺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看来领土争端不仅考验泰柬两国的政治智慧,更考验两国保护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担当。

柏威夏寺 一座古寺引发的冲突
野战文化装备凸显作战职能
班长,你在他乡还好吗?
新兵连里的硕士“班长”
舰潜新春首次联训“开门红”
2011年印度航空展在班加罗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