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谨防两千辆送考小车“劫持”自主招生

吴应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21日   03 版)

    一场不到3000人参加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竟然有近2000辆小车接送。2月19日,在“华约”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考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的几个大停车场被占得严严实实。(《武汉晚报》2月20日)

    不足3000人参考,竟有2000多辆小车送考,看这架势,给人的直觉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富家子弟。不知设在其它地方的“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等自主招生的考点,是不是也如此车满为患?

    如果仅仅凭借这些蔚为壮观的送考小车,就断定自主招生已成为富家子弟的“游戏”,那显然是武断的。现在不少城市工薪阶层家庭都已拥有小轿车。但现行的自主招生制度对家境困难学生造成一定的限制。其一,外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所需要的交通食宿费用,在有钱人看来实在是小菜一碟,可在困难家庭看来却有可能不菲。

    其二,各高校推出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无形之中将家境困难学生特别是众多农村考生挡在门外。一般情况下,要想获得自主招生参考资格,就得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或在数理化等学科比赛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文比赛中获奖。而要获得这些“敲门砖”,无疑是要以大量的课外兴趣班作为铺垫的,可家境困难学生、乡下娃有这样的条件吗?他们的家长掏得起这个钱吗?

    其三,就算有家境困难学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取得了自主招生参考资格,可试题设计的“时尚性”、“广泛性”,也会让这些平时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的家境困难学生吃“闷亏”。试想,倘若“我爸是李刚”、“给力”等年度热词进入了试题,家境困难学生以及农村考生又有多少人能从容应对?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一旦各高校自主招生模式化,就有可能诱发有钱的家长提前3年、5年甚至10年对孩子进行“专向”培训,以便孩子将来能在自主招生中鹤立鸡群,提前顺利拿到名牌大学入场券。这股风气一旦形成,自主招生就会变成“拼钱游戏”,家境困难学生可能要提前走开。如此看来,对自主招生制度进行完善,防止这一政策被富人“劫持”,很有必要。

吴应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2月21日 03 版

自主招生联考“绑架”尖子生
谨防两千辆送考小车“劫持”自主招生
“调解书怎么要不回别人欠我的钱”
家有“港婴”不谙政策 未持证件出境受阻
求职者挤爆富士康
受检是否有自残伤疤
传言者遭刑拘
法学专家称其不涉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