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罕见的危机感从何而来

——从奥巴马重提“卫星时刻”说起

■安 慧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21日   02 版)

    新年伊始,奥巴马向美国国会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这次演讲,他不仅提出了美国在就业、工业、教育和能源政策方面雄心勃勃的路线图,也透露出其罕见的危机感。

    奥巴马认为,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经济体”,但在不少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和印度等国“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欧洲和俄罗斯对铁路的投入要比美国大,中国已打造出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我们将赢得未来,但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不能原地踏步”,“我们需要在创新、教育和建设方面超越其他国家”。

    为了渲染气氛,他还举了半个世纪以前与苏联在太空竞赛的例子,并发出号召,“现在则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卫星时刻(Sputnik Moment)”。Sputnik是俄文卫星的英文音译。他说:“半个世纪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将我们击败,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后来在月球上将会怎样击败他们。当时的科学甚至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NASA(美国航天局)也还不存在。但在投资改善科研和教育之后,我们不仅超过了苏联,还推动了改革的浪潮,创造了新型工业和数百万就业机会。”其实,这并不是奥巴马第一次提到“卫星时刻”,他在2010年12月北卡罗来纳州一所社区大学演讲时,就针对中国提出了“卫星时刻”。

    在上世纪的30年代初,欧美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但苏联凭借其集权体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欧美形成了竞争态势。这种竞争在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时达到了顶点,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安地发现,作为核超级大国的苏联已经超越美国,在人类头顶几百公里处拥有了“话语权”。接任他的总统肯尼迪更是利用这种危机感,高调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大大调动了民众发展高技术的决心,引领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走上了新的台阶。与此相反,苏联却故步自封,体制的弊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彻底解体。

    今天,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各个方面,仍和美国有很大差距。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发展的方针,无意挑战美国的地位。历史不会重复,奥巴马将今天的中美关系用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来比喻,显然是很不确切的。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美国在自己处于困难时刻或历史的转折关头,却总能把握时机,作出“自我反省”,并在一定程度上以夸大竞争对手威胁,激励民众的进取心。尽管这种反省还不太深刻,尽管奥巴马落实政策还困难重重,但这种在危机面前的紧迫感和反省精神,是能否实现“改变”的关键,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从鸦片战争直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有“落后必然挨打”的危机感。我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也就是要让民众记住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关头的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史实表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盛世,由于从“自信”转化为“自大”,将自己处于与外界隔绝的“锁国”状态,从而为由盛而衰埋下了祸根。

    现今,我们又开启了一个新的盛世,但仍面临巨大而复杂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更应有一种紧迫感,认真吸取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和大清帝国的教训,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确保我国能够持续和平发展。

严查关键岗位腐败
精简国际会议靠谁来监督
我一直记着你
解开西方人的烦恼
罕见的危机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