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为高考生提供咨询服务

复旦大学学生当上“海风船长”

实习生 王 洋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21日   10 版)

    他们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作为高考的“过来人”,出于对目前市场上盛行的功利性应试教育机构的不认可,他们想到要创立一个针对高中生素质拓展的机构来补足高中教育的缺位。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名叫海风教育咨询(hyphen)的机构,提供针对高中生素质拓展和自主招生、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等相关信息咨询服务。

    海风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钱卓群是复旦大学数学系大四的学生,被大家称为“海风船长”,他与一群有创意想法和社会责任感的同伴组成一个团队,选择了另一条路——创业。

    一场宣讲会引发的创业创意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3月下旬,戈壁合伙人公司来复旦作了一个宣讲会,推出他们的一个新项目SPC(学生合作伙伴),核心的想法是提供资源,帮助学生创立他们的企业,并在过程中成长学习。跟我一个系的同学郑文丞去听了宣讲会后问我,如果学生团队要作一个培训项目,有没有好的主意?我的回应是,目前指导大学生求职、考研、出国的机构已经泛滥,而高中生在各种招生渠道日渐多元化的复杂形势下亟须咨询和指导。比如我有一个学弟,当时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不知道理科生文科部分的考题也要完成,结果没有达到分数线。身边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因此我们发现自主招生考试也需要一些指导。 

    几乎在每个人的经历中,高三都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时间,不仅仅因为它繁重的学业压力,更是由于面对巨额时间投入换来的可能是几乎为零的边际回报的心理压力。我们能不能做点可持续的事情来改变这一状态?

    那次谈话后,我们决定建立一个课程与帮助系统,从学术帮助(知识点梳理,时间管理规划等)、批判性思维训练、个人发展规划建议三个方面来为高考生提供帮助。

    我们开始拜访相关领域人士,积累数据作判断,初步验证了可行性与设计了模式后与SPC项目拍板,他们做大头的出资人,我们学生团队控股且负责运营。合作这件事情的时候是4月9日,我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3天以后是GRE的作文考试,而3天恰好过了退钱的大限,我也就顺便拍了个小板,此后的GRE笔试自然就“裸奔”了。

    之后,我们去拜访曾经的老师,也拜托毕业于其他学校的同学帮忙牵线去他们的母校作讲座,发问卷,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这项服务的期望。我们定期制作时事通讯,发送给留下了联系方式的同学。

    暑假到来之前,我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也有了课程想法的雏形。而之前参加宣讲会的郑文丞成为我们海风教育机构的另一位合伙人。虽然我来自浙江,他成长在上海,但我们的整个成长经历中却有很多是相同的。

    免费体验活动遭遇恶意竞争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我们进驻张江的孵化办公室作开班前的最后准备。出于对质量的责任感,我们决定任何收费的课程之前,都需要有原型课程经过实验和反馈来保证质量。于是我们决定举行“夏季风”活动——暑期免费体验课程,“海风”讲师团队将奉献20天的课程。这次的学生来源是我们曾经做讲座时留下联系方式的听众们,有近20人。

    7月21日是开班第一天,没想到我们就遭遇了恶意竞争。有竞争对手派兼职的大学生冒充高三的学员来听我们的课程,还从我们的签到表上面窥探同期学员的联系方式,并且随后致电当期学员进行推销,同时污蔑我们对外售卖学员身份资料。

    竞争对手让人无奈的行为随后还有很多,有的机构用马甲水军在各高中发帖,或者干脆冒充复旦的正式注册社团发布不实声明;有的甚至冒充我们的合作社团甚至直接冒充复旦大学官方去举办推广宣讲,并且盗用我们的原创内容。

    庆幸的是,经历了种种风波后,我们并没有损失学员,参与实验课程项目的学生家长也对我们表达了充分的信任和理解。这样的压力也让我们随后规范了内部资料的权限授予流程,并且在邮件列表发送等方面作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保密措施。

    今天是“夏季风”活动结课的日子,也是与第一批学员告别的日子。结束的时候我们像一个融洽的夏令营一样,制作了同学录,互相留言。我们在最后提供了一个银行账户,接受学员们的捐赠,最后获得了两笔各500元的捐款。这笔钱将用于我们后续的公益活动之中。

    第一次运营收支基本平衡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根据暑假试验班的经验,寒假我们准备推出学术类课程,主要是帮助提早开始准备的同学了解考试的范围、形式、基础的推论、还有过来人的经验,以及从复习的范围到各科建议和时间分配的方法。我们也认识到这样的规划是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的,所以我们的服务是小班授课和一对一指导相结合模式。

    今天,第一次商业运营结束。这一波的收入与之前的支出基本打平,并且还可以拿一些钱来做团队内建和活动,这样的成绩让我们信心十足。我们的团队也更加多元和完善,不仅寻找到了交大同学参与,基本的组织行政构架也都开始成型并稳定运行。我们开始进一步开发其他两个方向——批判性思维训练与职业规划的分支产品。我们也乐于由复旦与交大双预录的同学免费提供一些文书修改的建议。

    现在,我们正在与一起努力过的朋友们期待更多的辉煌。我们的目标是,让高中阶段接受到的教育得到通识理念的补充,并关注单纯学术以外同样重要的方面,使它变得有益且有趣,帮助更多的同学更好地触摸到他们的未来。

一些创业大学生为何学业“亮红灯”
高级造型师杨紫艺在为顾客选服装
足球队长拄拐打开创业门
“胶囊旅馆”仍在筹建中
复旦大学学生当上“海风船长”
济南大学生开洗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