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谁将谍战剧推入粗制滥造的怪圈

本报记者 吴晓东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22日   09 版)

    2011年开年,电视荧幕上谍影重重,“暗战”不断。先是《黎明前的暗战》作为开年大戏在央视一套高调打响,接着《追捕》登陆春节档与数十台晚会争抢收视率,号称“电视版《色戒》”的《旗袍》因李幼斌和王志文两位“老戏骨”的飙戏而备受关注,改编自麦家小说的《风语》还没落下帷幕,改编自《风声》的电视剧《风声传奇》又将在多家卫视上星播出……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这几年,仅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谍战剧就多达三四十部。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大量红色题材献礼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谍战剧重合,在一些地方卫视新年备播的电视剧名单中,谍战剧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一些被称为“谍战一哥”、“谍战剧专业户”的演员也频频露脸,走马灯似地穿梭在N多个频道做卧底抓特务。

    而值得注意的是,和高收视率一起出现的,还有观众、网友们的“板砖”。热播剧的穿帮镜头、模仿段落比比皆是。面对数量质量严重倒挂、同质化倾向明显、作品良莠不齐的现状,很多人质疑:是什么正在把有荧屏常青树之称的谍战剧推入粗制滥造、重复建设的怪圈?

    “叫座不叫好”成谍战剧的典型生态

    电视剧《风语》2月9日在央视八套开播后收视率一路飙升,但不少看过麦家原著的观众表示,小说中很多精彩情节都没了,情感力量也大打折扣。还有观众认为这部剧节奏缓慢,读错音、用错词的硬伤不少,台词甚至还出现了“博士后”等现代词汇。

    依旧是海清、吴秀波这对谍战情侣档,同为谍战剧,可跟去年《黎明之前》的高收视、有口碑不同的是,《追捕》被网友评为“剧情很诱人,结果很失望”:“前10集快进看完,发现还在那座佛像上折腾。纯粹是将老吴和海清捆绑销售,博收视率。”

    除了注水严重,被观众集中诟病的还有细节的纰漏和逻辑的缺失:剧中人物陈占豪的办公室一会儿在301,一会儿在305;射进钱包的子弹居然还带着弹壳。去年已在多家地方卫视播出的谍战剧《毒刺》中,“男主人公胸部中弹后被铐在中统医院的病床上,没经过任何救治居然可以自己苏醒过来,还有力气挣脱手铐,打死数个特工并劫持人质成功出逃,不是007,哪会有这样的身手?”

    此外,众多谍战剧的精神和商业追求也越来越相似。无论剧情如何复杂,谍战剧都高举“信仰”大旗。“办公室厚黑学”也是谍战剧不可缺少的元素。敌我之间的冲突,潜伏所带来的悬念,这些与生俱来的戏剧冲突永远是谍战剧吸引观众的“拿手秘笈”,但能被称为“经典”的谍战剧却始终凤毛麟角。

    2009年初,一部《潜伏》红透大江南北,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共有数十部谍战剧“跟风”而动,两年过去,似乎只有《黎明之前》让人看到了谍战剧的“黎明”。和中国商业大片一样,“叫座不叫好”正成为时下谍战剧的典型生态。

    谍战剧跟风和抄袭问题突出

    就在《旗袍》和《风语》风头正劲的同时,谍战剧《借枪》和《告密者》的播出也进入倒计时,更有众多谍战剧已经开始预订下半年荧屏。《暗红1936》主打史诗牌,《黄金密码》再现“无间道”,《绞杀1943》瞄准女性题材,《密使》塑造传奇双胞胎兄弟,《密杀名单》惊现杀人狂魔;《毒刺》讲的是共产党人面对误会的忍辱负重,《掩护》则动用用陆毅、刘涛等偶像派阵容吸引眼球。

    可就在谍战剧一派火热的当下,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它的前景。

    从《暗算》到《潜伏》再到《黎明之前》,无论是小说里的文字谍战,还是荧屏上还原为影像的敌特游戏,大都是作者和编剧的想象,编来编去逃不出那几个套路,观众难免审美疲劳。有网友总结出谍战剧的七大“俗”:特务多为美娇娘,动作枪战齐上场,故事单薄史料挡,假的妻子真的郎,敌我之间恋爱忙,勾心斗角本事强,对白肤浅旁白扛。与其他电视剧类型相比,谍战剧的“跟风”和抄袭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某剧甚至因剧情和《潜伏》多处“神似”而惹上官司。

    “2011年,这种谍战剧垄断收视率的情况可能有所改变。”一位影视公司发行负责人分析说,《潜伏》带来的谍战剧狂热已经降温,2011年很多电视台开始打造自己的风格。另外,一些以离奇情节取胜的谍战戏首轮播出后会失去悬念,被很多播出单位看做“一次性消费品”而失去购买热情。

    谍战剧比拼的是高智商

    同样是谍战剧,《潜伏》让观众知道了谍战之上,还有爱情与幽默;《黎明之前》则让观众知道了谍战之上,还有智慧与义气。

    “我觉得这类题材不存在真正的审美疲劳,就像爱情喜剧一样,永远有人看,关键看你故事好不好,拍得好不好。”制片人俞胜利说。

    “相似其实也是一种无奈,都是讲潜伏与反潜伏的,在剧情上肯定有重复的地方。”《黎明之前》、《风语》导演刘江说,关键不在于细节是否雷同,而是切入的角度、表现的方法是否有自己的特点。

    刘江表示,相比电影《风声》,《风语》重点更多落在“智力比拼”上,而不是血淋淋的打斗,“如果带着《黎明之前》的期望来看《风语》,你会闪了腰”。有网友评价,对于眼下的谍战剧来说,只要剧本够“聪明”,收视率照样不愁。

    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之下,差异化成了谍战剧的共同追求。在制片人吴军看来,谍战剧是高智商的比拼,玩的是“一招鲜”,从谍战剧的代表作来看,已经拍尽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敌方人物也足够人性化和职业化,为了突出重围,谍战剧需要进入更高的境界。

美术馆进入全民免费时代
“4000以下免谈”
谁将谍战剧推入粗制滥造的怪圈
艺考跑偏,艺术家难觅
没有高潮的春节大戏草草收场
麻辣一周
《土楼神韵》再现客家迁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