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元宵节,北京地铁12条线共运送乘客524.38万人次,加开临客21列,运行图兑现率100%。你是否也参与到这流动的大潮中,以某种方式结束了你的春节?
元宵节当晚,前门的景致可谓令人咋舌。“元宵节晚上的前门大街,全是人,前门地铁站出站的每个角落都是人,工作人员高喊:往前走别回头。大街上保安排成了人墙,消防车警车都出动了。我的元宵节,赏灯变成了拉练。”一位网友这样回忆。
而在家看元宵晚会的人,也多有抱怨。“名次早已设定,本山祖英冯巩。二十多载痴与醉,欺哄唯有观众。风格日趋低俗,程序愈见浓雾。春晚制造发迹梦,谁不趋之若鹜?”网友“否极泰来zxp”赋诗一首,讽刺央视的元宵晚会。
此外,亦有人热衷于在“限时燃放令”生效的最后一天,过足放炮的瘾。于是,元宵节的晚上,整个北京城在烂漫的烟火中绽放。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结束兔年春节,它都已然成为过去时。在年前怀揣着各式各样憧憬的人们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当回过头来体味过年的幸福时,你会否瞬间哑然?忙乎了半天,你真的幸福了吗?
由大楚网发起的关于“今年过年你感觉到幸福吗”的调查,已吸引了28万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只有8.2%的网友认为“很幸福”,25.31%的网友认为“一点幸福感都没有”。
“小时候,十月份天一转凉我就开始企盼过新年。过完腊八节,妈妈就开始给孩子们缝制新衣,大家都兴奋得很。整个腊月都在为过年忙活着,写对联、宰牲畜、打扫屋子、准备年货……”50年代生人肖铭忠提起儿时过年的回忆,依旧十分兴奋。“现在短短的七天假期,哪有时间忙乎过年的事儿。”
而对于“80后”王晓雪来说,过年又是另外一幅景象:“原来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大家都聚到老人家过年,一块看春晚,放鞭炮,还挺热闹的。现在过年,也就我们一家三口在家过。吃完年夜饭,我会开着电视上网,8点钟开始手机就会陆续收到祝福短信,有些短信会回复,有些干脆就在MSN上祝福。”
如今的年,轻松买到回家车票已成浮云;联欢晚会被指缺乏新意;烟花爆竹是否该禁燃引发讨论;微博、短信等冷冰冰的拜年方式逐渐取代了走路或骑自行车去探访亲友的热闹。
是我们的幸福基准线提高了,还是年味真的淡了?
“过去,春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吃饺子,穿新衣。虽然,新衣服好多都是哥哥姐姐替换下来的,再翻新给弟弟妹妹穿。里衬用旧的,外面缝上新的布料。那也能让我们高兴好久。”现在,新衣服已经难以让肖铭忠提起兴趣了:“你看我这件衬衣,就是上个月刚买的。现在买件新衣服太容易了,用不着等到过年。”
不光是对吃饭、穿衣失去兴趣,连曾经被重视的灶王爷、财神、门神这些春节中最重要的“神物”,如今也被冷落了。
儿女满堂的李桂林已年逾70,在他的印象中,过年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送神、迎神的时间,贴什么样的对联,说什么吉祥话,都是有讲究的。家里还要贴上年画,有画梁山伯祝英台的;有描绘宋江三打祝家庄的;还有四扇屏年画《白蛇传》,都很好看。现在谁还管这套,连年夜饭都改在饭店吃了。”
“过节假期并不长,回家费时又费力,我的许多同事的假期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今年过年回老家挺没劲儿的,家里人多,也没地方住,明年不会回去了。”陶英琪刚工作不久,今年在老家并没让她觉得有意思。
“80后”吕白并不喜欢今年的春节。不光路费、红包掏光了她的钱袋子,年夜饭、放炮、春晚这“老三样”,也让她有了审美疲劳。在她眼中,过年不再是家人单纯为了相聚而在一起,它变成了送礼和攀比的良机。此外,放假时间短也让她觉得缺少了幸福感。
费时、费神、费钱,让不少年轻人产生“恐节”的心态,由此,也带来一种新的过节方式:“宅春节”。不出门,不应酬,不用送礼、不发红包,以这样方式过年的年轻人被冠以“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称号。
提起过年,许多人已经找不到兴奋点了。网友“小丸子肉酱意粉面”说:“过年没有气氛,只有这位阿姨那位叔叔的红包,不用看都知道烟花的形状。或许在电影院看完所有的贺岁片,在一片唏嘘中过完年。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几乎天天都过年,也就冲淡了幸福的感觉。”
无论大家是否感受到过年的幸福,假休完了,年过完了,多数人都还没来得及休息又回到工作岗位。而春节这场没有高潮的大戏,似乎结束得也有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