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憾,反而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回顾中学6年,闾丘露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
她是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第一位进入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现在担任凤凰卫视新闻频道总监的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上海《青年报》的学生记者,学着对身边的世界发问,尽管那时她还只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里的一名中学生。
中学时代,闾丘露薇已经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她是学生会宣传部长、代表班级参加一年一次的学校文艺表演,她是诗社里的文学女青年,组织过七校联合的文艺汇演。但她又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中的“好学生”,她的成绩在班里只排在中后,立体几何考过不及格,还因上课不认真听讲被老师家访……
幸运的是,她进了一所包容的学校,有一位开明的父亲,而且成长在那个支持学生尝试新东西的时代。“没有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学校的老师喜不喜欢一个学生,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于是中学6年,我学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在《行走中的玫瑰》一书中,她这样写道。
环境的宽松让她明白 只有自己能对自己负责
进入中学,读书比小学费劲了,同学们都曾经是“尖子生”。“没有比较,还以为自己不错,但是来到这里,才发现,厉害的人太多了。”她曾经这样说。
中学时,闾丘露薇有一次立体几何考试不及格。“那年很多人不及格,其中一个原因,老师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新人。当然加上自己也不算太用心。”
“我一直觉得,老师怎样教真的很重要,我的一些学科,比如化学、物理和生物,成绩不错,和那些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师如何教真的关系很大。”她说。
尽管高中时期,闾丘露薇的成绩在班里经常排在中后,但她并不太着急,她的父亲也不太在乎。“也许他觉得,能够进这个中学,等于半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所以从此放心起来。”
成绩进不了前10,但是她在班里一直算是受欢迎的学生。初一起,她开始住宿,那时的功课也并不算太多,除了上课,晚自习,下午基本上就是各项课外活动的时间。她用晚上的两节晚自习做作业,其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和计算机室里。“我很享受那个时候正在做的其他事情,特别是课堂之外的事情,而且也算对自己还有点信心,不担心考大学的问题。”她说。
由于上课一度不太认真,经常和其他学校的朋友出去玩通宵、看电影,无目的地在城市游走,有一次,班主任到她家家访,提醒她这样下去考不上好的大学,她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责备她,只是对老师说:“鞭长莫及。”
“也因为这样的宽松,让我自己明白,只有自己能对自己负责。”闾丘露薇说。
课外活动贯穿整个中学时代
中学6年,闾丘露薇看遍了图书馆里的世界名著,《简·爱》、《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飘》、《呼啸山庄》等等,至今让她印象深刻,“这些书对于我做怎样的一个女人,还是很有帮助的。”
而课外活动贯穿她的整个中学时代。“在我的中学时代,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是必须的,学校鼓励学生发展课堂之外的兴趣。”暑假里,她还跑到别人家去当“小保姆”,整理卫生,做饭的时候打下手,更多的时候是陪老人聊天。
中学时,闾丘露薇是学生会的宣传部部长,用她的话说,是“搞活动的高手”。有一年,他们班决定表演探戈舞,她一个人跑到普陀区文化宫向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借演出服,“免费的,那个时候,好像整个社会都比较支持学生尝试新的东西。”
他们还搞过自己的诗社、文学社,出版油印刊物,尽管那些文章在现在看来都是“小抒情”“小清新”类型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习惯了自由表达”。
虽然闾丘露薇的特长和兴趣偏文科,但因为“喜欢新的东西”,她也尝试过理工科类的兴趣班。当时社会上刚兴起“计算机热”,她就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兴趣小组,还编过一套“营养配餐”的程序。“我特别爱看菜谱,于是决定编一个程序,可以根据每个人每天需要的营养,自动配出一份健康餐单。”
那段日子,每天午休,都能在计算机室里看到这个小姑娘,整整一个月。直到有一天,她在宿舍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头顶有一大片的白头发。不过这并没有让她放缓课外活动的节奏,她还报名参加过校外科技站的培训班,并因此去了夏令营,和其他学校的同学去青岛——那是她第一次离开上海,第一次坐船。
从小想当记者,高考第一志愿填了哲学
从小,闾丘露薇就想当记者。据她自己分析,这种想法大概源于当时的某一部与改革有关的电视剧以及流行的报告文学。“你会发现,当社会产生不公的时候,因为有记者的介入,问题得到解决。当然,这只是我当时非常直接的一种想法,到了真正成为记者之后,就不会这样简单地看这个职业了。”
闾丘露薇读初三时,上海《青年报》决定组织中学生记者团,她报名了。“读书的时候,我是一个胆子比较大的,或者应该说特别自信的一个人,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会去尝试。如果有一件没有成功,我就会马上开始去尝试另外一件。那个时候,选择太多了,所以从来没有时间来埋怨自己,埋怨别人。结果我被录用了,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来自名牌中学。”
那时,只要周末有时间,她都会去《青年报》社那栋老式洋房里,帮报社的老师打下手,听那些正式的记者和编辑传授经验。寒暑假里,她几乎每天都到报社去,看他们挑稿子,改稿子,排版。除了在自己学校发掘新闻外,她还要到外校采访。
尽管学习成绩一般,但闾丘露薇所在的学校升学率高,因此她的备考过程并不算痛苦,只是那时她还在课外上托福班,准备去美国读书。
那一年是考后报志愿,她的第一志愿填了复旦大学,其他4个志愿很随意地挑选了4家外地大学。她本来希望读复旦大学新闻系,但当她向学长打听了新闻系的课程之后,开始犹豫。“我问那些学长,你们到底在学什么呢?学长们说,其实没有什么。”
当时,闾丘露薇正好在看《第三次浪潮》和《忏悔录》等书,这些“晦涩”的书,让她越是不懂越希望弄懂。最终,经过和其他专业比较后,她选择了哲学系和社会学。“我确实对这两个专业非常有兴趣,甚至后来还有点后悔,应该把这两个专业换一换次序。因为我觉得,社会学和人有更加直接的关系。”
“我没有考虑太多,当时想,如果考不上复旦,我就去国外读书了。至于职业规划,当然想都没有想过,就算到了毕业的时候,都没有认真想过,只是根据自己那一刻的喜好来选择。”闾丘露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