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互联网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85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他们如何看待新时代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是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影响达到何种程度?一些文化学者和观察家都对类似或相关的问题给出了悲观的预期和批评,认为当今中国的青年学子可能从思想到价值判断都趋于西化。
真的是这样吗?带着上述问题,也怀着对中国及其文化未来的关切,笔者在前后近三年的时间里,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家庭和教育背景的100多名“85后”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就浅层次的发现而言,“85后”大学生的确普遍尝试过或陶醉于听国外流行歌曲,看日、韩、美等国电视剧,欣赏并穿戴外国名牌的服饰,吃洋快餐,以通晓英语为荣等经历和情感体验。
调研结果表明:不论来自偏远的农村还是出生于大城市,“85后”大学生和研究生普遍反映他们对互联网颇为依赖,并将网络作为他们获取新闻和外部世界其他信息的主要渠道。请看这一则颇有代表性且引起广泛共鸣的自述:“每当我在课业中遇到问题,我就上网用搜索引擎。当我想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新闻,我上网。当我想用娱乐放松自己,我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外国电视剧。当我想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我上网写博客。”大多数女生都有痴迷于韩剧而不能自拔的经历,而男生大都喜欢看美剧。许多男生时常熬夜在网上看欧美的各大球赛,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玩过外国版的网络游戏,不成瘾已属万幸。
当然,“85后”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网络的依赖应部分地归因于他们所在的学校宿舍里没有电视机,顶多是在食堂、饭厅吃饭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看公用的电视机当时恰好呈现的电视节目。对于青年学子来说,“青春的火焰”正在体内燃烧,而校园里最能帮助他们与“世界”联系并释放自己感情的媒介,应该就是网络。正是这种多重因素造成的依赖,给外国文化的长驱直入打开了大门。
在更深的层面上,许多中国学生其实清醒地意识到韩剧、日剧、美剧的情节和内容与生活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不能作为生活教科书,只是一个可供暂时逃避现实的心灵港湾。如果在个人感情生活中面临抉择,他们还是会遵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中国家庭、学校、媒体灌输的准则。大多数人并没有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而是经常动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书、报、刊反复查证重要观点和信息的可信性。这一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85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通过传媒习得的一些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如尊重个人自由,保持人际距离,同时又保留中国价值观念。本土文化就像植根于他们心灵土壤的一棵常青树,20多年的教育所奠定的根基其实难以动摇。
不过,一些“85后”大学生也有意无意地提到网络的另一面影响。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多种途径听到不同的声音,开始迷失的同时也开始选择和判断,了解自己所触摸的世界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并在不断纠正中成长或受挫。
在调查访谈中,“85后”大学生用得最频繁的词语之一是“多元”。他们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共识:在全球化的时代,特别是当互联网突破了国与国、文化与文化的“楚河汉界”,不能要求每个年轻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只认同一种文化,而应该允许多元文化认同的存在。他们对网上外国文化影响的态度,经历了抗拒—接受—反思三个阶段,而与此相伴的是他们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嬗变,从起初的无条件热爱——迷失于多元文化选择之中——重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眷恋,只是多了一分清醒。
虽然,我的访谈对象从各个侧面反复强调新媒体如何带着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85后”大学生的生活,但几乎所有人都否认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身份认同。
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承认从西方发达国家涌入的价值观念与他们头脑中既有的中国价值观念发生过激烈的冲突,甚至引起了心灵的痛苦,但中国文化在他们的心中,根基是如此牢固以至于没有任何一种外来力量可以将其拔除。最终,面对多元文化影响,多数人的态度是以自己的标准,吸收外国文化中“合理”和“先进”的元素,但保留精神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种碰撞—冲突—融合的过程本身就合乎常情常理,因为人天生有一种倾向,即通过化解头脑中的矛盾冲突以重新达到内心的平衡。
换句话说,对当今许多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人格初步成熟的“85后”大学生而言,头脑可以驰骋于赛博空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但心灵仍然栖息于中国传统的红砖碧瓦之下。用作家王蒙的话可以概括他们表达的态度:“我不知道中国人到底能接受多少美国人的哲学,他们接受了多少爱默生?多少富兰克林?我们的脑子里装的恐怕更多的还是孔孟啊,老庄啊,一直到孙中山、章太炎、鲁迅、胡适,然后到毛泽东、邓小平。大家还是接受这些比较多一些。”
曾经的汶川、玉树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事件,让“85后”大学生比“常态生活”时期更强烈而确定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 要而言之,他们具有“全球脑,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