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没有敏感问题,只有不当应答

冯雪梅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9日   10 版)

    官员们正遭遇“逼访”,不是所有人都习惯记者的无孔不入、凌厉执著。

    两会是官员与媒体面对面的绝佳平台,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要员、重大举措的决策者,以及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发生地的“当家人”,都现身会场。这是媒体“追捕”新闻的天赐良机。竞争的激烈,又让记者们穷追猛打,绝不退让。

    媒体“逼问”下,官员们直面焦点争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吕祖善首次对“钱云会案件”公开表态:没有哪起交通肇事案有这样的透明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坦言,江西省从去年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得到的教训是深刻的,要学会从互联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向社会公开公车数量不是难事。

    公众看到,一些酝酿多时的政策公之于众,悬而不决的论争一锤定音,纠结许久的问题得以破解。两会让“新闻当事人”无处可逃,“采访大战”着实考验官员们的能力、口才、应变。

    大事如此,小事也是一样。“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大学生记者们,寒假回家乡搞社会调查,搜集了一些家乡群众所忧、所思、所盼的事项,希望本报记者带到两会上,反映给来自他们家乡的代表。面对这些“会外飞来”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市委书记赵顷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市长马平昌也都没有推诿,以积极的姿态来应对。实话实说,大学生们发现的这些问题可以说哪儿都有,正视这些问题只会给相关官员的形象加分,并非添乱。

    面对记者的咄咄逼人,肯定会有人感觉不适应,甚至愤怒、不满。以前就曾有人这样应对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这么敏感,你问我干什么?”

    其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让权力公开透明地运行,一直都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官员有义务对民众质询有问必答。之所以出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出现“你替谁说话”之类的反问,除了对权力的理解有偏差,不懂得如何应对媒体亦是关键。

    谣言止于公开,敏感脱敏于透明。有些问题之所以变得敏感,使政府陷入被动,官员们如临大敌,不是问题本身多复杂、多麻烦,而是害怕民众监督,信息不公开,或者对真相刻意遮掩。越推诿塞责、讳莫如深、避而不答,越容易引发混乱和不安,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也就变得“敏感”了。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已经有过不少。

    去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政府对民众的郑重承诺。“记者没有不该提的问题,就看你怎么答。官员应该善待媒体,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雄飞的这句话,当是官员对媒体采访权的准确认知。

    官员与媒体的冲突,源于媒体对一些敏感问题的纠缠不放,对权力越位的批评质疑,对暗箱操作的揭露追打;也因为媒体的特殊功用,会将一些“小事”扩大化,会放大个别案例,甚至会因虚假报道和炒作而制造事端。

    不管是媒体挑刺,还是网民拍砖,都是正常的舆论生态,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服务于民众的共同目标,决定了官员与记者的关系是合作而非对立。不管是知情权,还是舆论监督,媒体和民众都需要权威、全面、准确的信息,没有官员的配合,很难做到;媒体既传递信息,更表达民意,离开了民意反馈和舆论支持,官员将不可能为民众提供良好服务。不回避质疑,是官员面对监督应有的态度;不搞虚假炒作,是媒体的良知和底线。

    理念的认知之外,还有面对媒体的应答技巧。其实,不少官员并不擅长同媒体打交道,不能平等坦诚、明晰晓畅、活泼生动地同记者交流,以个人魅力去说服公众、赢得支持。如何接受记者采访,当是官员们的必修课。

没有敏感问题,只有不当应答
小事件为何引发大冲突
明天的幼儿园老师在哪里
打工者孩子难进幼儿园
人大代表承诺回去调研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上海代表团旁听
大学生村官需更多政策支持
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