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学校在重点学科方面是重评比,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朱星说。
“每到评比的时候,学校都会尽最大努力、花大量的精力去准备。一个重点学科包括很多硬性标准,比如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是否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等,这对于好的大学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的或者新的大学来说,就很困难,有的时候他们会把学校的家底全都用上,在评比前,全都拉到一个学科,包括师资。”朱星说。
这样的状况导致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科的评比,而对于如何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他看来,学校之所以重视评比,跟整个教育体制也有关系。“因为重点学科评上与否不仅涉及学校的排名,排一二三等,还涉及学科点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重点学科或者学位授权的话,就不能招博士生或者硕士生,这涉及一系列人才引进,这对新的学校是生死攸关的事。”朱星认为,重点学科应该看课程涉及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学生得到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如何,这是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