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商会副会长王永正发现,在国外买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水杯,发票上都会写明所花的钱里哪些是产品本身的价格,哪些是税;但在国内买东西时,哪怕是买车、房等“大件”,花费中包含多少税,消费者都不一定清楚。
我们交了多少税,这些税存在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如何降低百姓税负,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3月11日,王永正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同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和搜狐网的联合访谈,谈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税。
应建立轻税重罚制度
王永正表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是在商品流通环节征收。也就是说,每个纳税人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其实已经缴了税。这些税加起来并不少,但因为它们是间接税,并不标明,消费者通常感觉不到自己纳了税。同时,身为一个企业家,他觉得,缴税的名目很多,多到“必须是财务专业人士才能弄明白”。
“税负较多和不透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王永正说。
叶青非常赞成这个判断。他进一步解释说,许多国家的价格单上会写清税款,让消费者知道税负有多少,这种被称为“价外税”的收税办法可以告诉每个人:我们缴了多少税。
“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培养一种自豪感:我买这个东西,消费这个商品,我为国家缴了税。”叶青建议税务部门完善税法,从具体角度入手,培养消费者的纳税意识。
“税收这个问题,涉及我们的幸福感。”叶青表示,税收是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一个很重要手段,并非“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那么简单。
在研究财政史时,叶青发现,中国历史上很多思想家,包括孔子、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都曾主张交很轻的税,即所谓“轻徭薄赋”。但是,这一制度同时也规定,一旦逃税,就处以重罚。
“轻税重罚值得弘扬。”叶青说,现在,人们尽管感到税很重,却也有企业会找漏洞,动用各种手段不交税。他建议把税收降一些,同时建立严厉的处罚制度。
从老百姓口袋里拿出的个税太多
叶青表示,30年来,我国的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税种数量也由约40种减为现在的约20种。但目前,税负仍比较重。他介绍,2010年中央财政税收收入里,个人所得税占了6.8%。这笔“从老百姓口袋里直接拿出来”的税款,60%属于中央,40%归地方。
“由这个数字可以推断,我国征收到的个税总额是相当高的。”叶青表示。
叶青指出,目前中国的税额和税收结构都不合理,从去年至今,不断有人提出要对个税进行调整。很多人关心“个税起征点”是3000元、4000元还是5000元。
王永正表示,个税的免征额应提高,而且,按照现有的物价水平,联系人们的幸福指数,还是设在5000元比较合理。
“社会物价一直在上升,如果个税免征额这次只上调一点,不久之后可能就又与物价不符了。到时候若要再调整,就又要耗时很长。”王永正建议,一次尽量调高些,毕竟“还利于民也不是坏事,可以让最广泛的大众受益”。
他还提出,计税单位不应限于个人,也可以按家庭征收。“国外在若干年前就做到了,以我们的国力,今天的软件、硬件,实现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叶青也建议,把家庭中有收入人员的收入,以及老人的退休金加起来,平均一下,由这个数字来看是否达到征税标准,比较合理。
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
如何通过降低百姓税负,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叶青说,税收上有个基本原则叫“按能赋税”,也就是按照人的能力来负担税收。近年来,从油价到房租、房价、食品价格,生活成本一直在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在下降。因此,应对税做出调整,提高个税免征额。
“国家既然希望提高百姓的工资,但钱从哪来?”王永正说。他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给员工涨工资很困难。
因此,他建议,国家对小于12人以下的企业基本免税,对小企业,所得税比例从25%降为10%左右。“税收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杠杆,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