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3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复兴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选登

吴玉章:“革命的坚持性”

——一个需要叩问的永恒命题

■王香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14日   06 版)

    1940年1月15日,为了给时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同志庆祝60寿辰,毛泽东专门写了一篇讲话。他说:吴老“今年60岁了,他从同盟会到今天,干了40年革命,中间颠沛流离,艰苦备尝,始终不变,这是很不容易的啊。从同盟会中留下到今天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始终为革命奋斗,无论如何不变其革命节操的更没有几个人了。要这样做,不但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然就不能抵抗各种恶势力恶风浪,例如死的威胁,饿饭的威胁,革命失败的威胁等等,我们的吴玉章同志就是经过这样无数的风浪而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他的各方面的好处,但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件事,这是我们党的光荣,这是中国革命的光荣”。

    “对于革命的坚持性”,“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是毛泽东对吴老的最高褒奖,同时也是毛泽东参加革命多年的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倏然迥异的人生轨迹。到1940年为止,13位中共一大代表中,已经有3人背信弃义公然叛党投敌,如陈公博、周佛海和张国焘,还有2人因一时失足而迷失方向,如刘仁静、包惠僧,另有2人虽没有放弃革命理想,却脱离了党的组织,如李汉俊、李达。 由此可见,选择了信仰,并不意味着一定忠诚于信仰,拥有了奋斗理想,并不必然就拥有了通向理想的正确道路。在信仰与忠诚之间,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要忍耐、要坚持,要始终坚定不移、忠贞不渝。而在理想的此岸与彼岸之间,需要的则是奋斗、是拼搏,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是卧薪尝胆的决心。因此,要真正做到“始终为革命奋斗,无论如何不变其革命节操”,“不但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之所以说吴老具有“革命的坚持性”,就在于他所具有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始终饱满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于晚清末年的吴玉章,读的是四书五经,受的是儒家教育。然而,目睹满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他一心想寻找一条拯救国家于倒悬的道路,于是他由忠君爱国思想转变到了旧民主主义思想,又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信仰。其间“颠沛流离,艰苦备尝”,但“始终不变”,为了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因此,这种过程“很不容易”,这种精神“最难能可贵”。

    在毛泽东看来,像吴老这样历经不同朝代而始终具有“革命的坚持性”的党内老同志,还有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等。1937年1月30日,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致贺信:“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这就是老同志的可佩、可敬与可贵,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说替这些老同志“祝寿,不是无原因的”,因为他们“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由此,“他们的行为足为青年楷模”。

    是否具有“革命的坚持性”,在艰苦异常的战争年代,经常面临“死的威胁,饿饭的威胁,革命失败的威胁”,考验是严峻而残酷的,但结果也是立竿见影、泾渭分明的。而在和平发展时期,作为一个普通党员,生死存亡的威胁基本不存在了,经受考验的更多的是理想、是信念,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靠他人、靠组织的外在监督和评判恐怕就比较困难了,多数情况下需要自我反省、检视、磨练和修养,若能“几十年如一日”,也绝非易事。毛泽东在给徐老信中所批评的种种现象: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有些人的心之某一角落,总不免藏着一些腌腌    的东西;有些人总以脱离群众为快乐;有些人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有些人总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有些人只愿意拣轻松事做,遇到担当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几十年过去了,谁能说诸如此类的现象就消失殆尽了呢?谁能说此类问题在某些人身上不是愈演愈烈呢?看来,“革命的坚持性”对任何一个选择了革命理想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叩问的永恒命题。

    古往今来,但凡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的恒久。恰如毛泽东在给吴老的祝词中所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正是因着“革命的坚持性”,中国共产党的几代杰出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饱受了革命和战争的磨砺,铸就了新中国建设和新时期改革的辉煌。

    90载春华秋实,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国际舞台,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应对全新的时代挑战,如何完成全新的战略任务?恐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革命”,方能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不会遥远。

■王香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3月14日 06 版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十二五”将迎来服务经济时代
听于民,国运兴
修身,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小概率之殇
吴玉章:“革命的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