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声音

城市应有“大避难所”

陈一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16日   05 版)

    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云南盈江县遭遇5.8级地震,25位同胞罹难,250余人受伤,28万多人受灾。

    地震突袭,在灾难面前,人类是那样的脆弱。所幸,震痛之中,我们很快擦干泪水,自救与他救,戮力同行。

    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他救,是人类应对自然灾难突发的“两条腿”。频发的震痛和诸多灾难之殇,日益考验着“两条腿”并行的效力和能力。其中,发挥城市的“大避难所效应”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日本大地震,日本国内立即启用和临时征用了很多应急避难所,据当地媒体的消息称已经容纳了近百万人。应急避难所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一个亮点。但避难所的力量仍显不足,作用还可以更大。事实上,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和高层建筑的日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显得更加重要。建设避难所并不在于城市本身可能发生多少灾害,而是一旦灾害发生,必须要有足够的躲避场所来容纳受灾人群,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预先设立并规范管理使用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停车等,一遇突发灾害事故,就可用于紧急避难。

    近年来,国内中心城市纷纷建设避难场所,这是一件令人欣慰和欣喜的事情。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作为避难场所已经建成,目前还有20多个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应急避难场所。上海市到2012年底,将建成2~3个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等物资库并配备通信设施的I类应急避难场所,可供受灾居民避难30天以上。而深圳市共选址布局固定避难场所452处,最高可容纳600万人避难生活。希望这样的做法和理念能尽快普及开去,得到更多城市管理者的效仿。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不仅是美丽和现代化的,还应该是安全和可避难的——在灾难到来之际,美丽的城市在第一时间化为“大避难所”,这本是城市的责任所在。

国家发改委剖析药品“降价死”
109名中国员工89小时撤离利比亚
城市应有“大避难所”
北京住宅销售呈两位数下降
北京海淀区社区便民菜站陆续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