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1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车轱辘话

出台严厉维权法规是对汽车业更好的保护

武卫强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17日   09 版)

    让厂商们忐忑不安的央视3·15晚会延续了“打苍蝇”的风格。在曝光的九牛一毛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例的背后,是维权法规的滞后。法规不是一纸文件,是一个体系工程,消费侵权的预警、防范、处理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法律保护,出台更完善的维权法规是遏制消费侵权的关键。

    相比其他产业,汽车的维权法规建设更显迫切。全国两会期间,相关部委宣称,召回条例和三包法规有望年内出台。这个带有更多安慰色彩的“宣称”已经讲过多次,“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

    每年这个时候,业内的口水仗总要“飞一会儿”。呼吁出台维权法规的大多站在消费者立场,希望恶惩奸商,换一个朗朗乾坤;呼吁慎重出台维权法规的大多站在唯市场论的立场,希望保护市场竞争,多给汽车业一段宽松的发展期。

    的确,从行业发展,尤其是保护自主品牌的角度看,曾经宽松的法规制约孕育了汽车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汽车“三包”空喊7年,依然“待闺”的原因。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汽车消费侵权频繁,维权艰难已经愈演愈烈。中消协公布的2010年投诉情况显示,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是汽车,投诉量达1.4万余件,同比上升51.1%,创历史新高。以牺牲消费者利益来换取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这个思维方式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后, 该是彻底转变的时候了。

    事实上,即便是出于保护自主品牌的目的,也要尽快出台严厉的维权法规。对于今天的自主汽车来说,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来自技术和制造,而是品牌。

    过去两年,奇瑞、吉利都进行了战略转型,在渐次告别低质低价之后,正在全速向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挺进。熊猫和帝豪EC7的5星安全测试成绩也证明了自主汽车已经脱胎换骨,但是消费者依然停留在过去的传统印象中,对自主品牌的高品质持怀疑态度。不相信、不接受,导致自主汽车难以突破价格天花板。在笔者看来,只有出台更严厉的消费维权法规,才能扩大自主汽车和合资汽车同台竞技的机会,加速自主汽车的品牌越级。

    去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征求意见会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投了赞成票,他说:“奇瑞已经告别了低技术、低质量的阶段,经过近几年苦练内功,我们有信心走在国家技术标准的前端。”全国两会期间,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呼吁放开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他坚信,中国汽车产业能像家电产业一样崛起,在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一定不会输给合资品牌。

    出台更严厉的维权法规不仅让消费维权利剑在手,更是对中国汽车健康发展更好的保护。该是做最后决断的时候了。

召回条例出台有望 汽车和谐社会亟待法规护航
突破车企阻力 汽车“三包”能否撑起消费尊严
出台严厉维权法规是对汽车业更好的保护
加价售车涉嫌违法 深圳开出首张百万罚单
东风标致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