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好学校必有好师傅

李 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21日   11 版)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一政协委员“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言论惹来争议,那么,鼓励农村孩子选择职业院校,又是否合适呢?

    上周,一位同事建议我写篇文章引导那些考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去高职院校就读。他认为应该鼓励这种多元化的选择。我扭头问一位多年报道职业教育的同事:能让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的职业院校,你觉得多吗?他先是笑,然后摇了摇头。另一位同事插话:如果我高中毕业后进工厂打工,三年后,既学到了技术,月薪又比刚毕业的高职生多,那读高职还有必要吗?

    发生在编辑室里的这段对话,不是对职业教育全面而严谨的判断,但多少也能反映出它所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就读职业院校,只是考不上普通高校之后的无奈选择;一是职业教育质量堪忧,其不可替代性尚未得以充分彰显。

    好的职业院校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可以绘制出各种蓝图,但万变不会离其宗:好学校必有好师傅。鲁班如果还健在,肯定是木工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两会期间,一位和我同名同姓的全国人大代表向记者回顾了他在技校学习的日子:一个星期读书,一个星期跟着工厂里的师傅“真刀真枪”在一线练手艺。如果没有这种“师傅带徒弟”似的教育,李斌恐怕很难从初中学历起步,最终成长为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和“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副市长李章宏年轻时“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拖拉机修理员兼职业学校的教师,带出了一大批技术成熟的徒弟”。他后来担任山西省阳城县职业中学的校长,四处聘请有经验的技师、工人当教师,每年吸引生源3000多人,使一大批初、高中毕业生成为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当地农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两个人的经历带给职业教育办学的启示,已经不是新鲜内容。但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双师型”师资等,对很多学校而言,说易行难。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马国湘介绍,全国1.4万多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能够达到基本办学条件的不足一半。很多职业学校有名无实。

    马国湘提供的数据还表明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存在大问题: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13.26%,到2008年下降到7.24%;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中,中职投入不到普通高中的2/3;而参照国际上的经验,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3倍。

    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已下,它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千上万的学生涌入了职业学校,一些原来门可罗雀、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学校也开始变得人声鼎沸。不过,和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比起来,招生规模的扩张是很容易做到的。要实现数字上的政绩,各地的教育部门有的是办法。

    但只有内涵式的发展才能为教育赢得持久的生命力。遗憾的是,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李斌那么幸运,他们可能具备成为优秀技工人才的潜质,但没有好的师傅去打磨。他们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大教室里,听老师口若悬河,但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实现书本上的想法。他们可以把英语和计算机学好,但面对工厂里的机器,却不知道如何动手。专家型的技术工人李斌说,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工艺,不知不觉走上了“高考教育”的模式。但他不好责怪那些面对机器手足无措的毕业生,因为他们自己也很委屈:“我们老师也不会啊!”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但是教师队伍跟不上了。”技校学生王洪军如今是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王洪军曾受邀担任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讲课大赛的评委,站在台上的都是从各省市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但他听不懂绝大多数人讲的内容。我们不要怀疑王洪军的水平,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王洪军解释他没有听懂的原因,不是因为教师们讲得深奥,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他说:“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呢?”

    如今,每年有超过上千万的学生进入各种职业学校,其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市基层群众子女。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很朴实:学门技术,将来找个好工作。可不能让照本宣科的老师误了他们的前程。

现代学徒制破解东南沿海“用工荒”大有可为
谁来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
苏州市购买职业教育具有标杆意义
好学校必有好师傅
中职助学金将统一集中发放
北京东城职工大学联手社区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
高职生服务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