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闻眼

王 波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23日   09 版)

    盐

    在进入人类视野后,盐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寡淡,它的使命在数千年里也一直未变。

    然而近几天来,盐味有变。3月11日的特大地震和海啸,在给日本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波及一衣带水的邻邦。核泄漏事故之后,不少中国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慌乱。在辐射还没有到来之前,谣言已在他们脚下的土壤里顺势滋生,然后疯狂流传。原本作为调料的盐,也在这种喧闹中被赋予新的使命——抗辐射。

    于是,我们再次见到了熟悉的抢购场面。在北京某商店,平时价格每包1元多的碘盐卖到20元;在石家庄某超市,前一天还在促销的食用盐,第二天便被抢购一空;同遭此运的还有平时不怎么被顾客待见的高价营养盐。在上海,在重庆,在武汉,在谣言遍及的每一个角落,类似的情景几乎都在同一个时期上演。

    做了几千年配角的盐,一夜之间便化身主角,驰骋于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舞台上。纵然有专家苦口婆心地相劝,也有政府部门出面澄清,很多人还是心甘情愿地被谣言裹挟。

    这一袋袋盐,也让我们见到了谣言的力量。它无情地将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撕开一道伤口。隔着这道伤口,不少人摈弃了对面的专家、政府和科学,宁愿凭借想象寻找着安全感。

    事实自然会证明,盐终归是作为调料的盐,它无力承担新的使命。愈合这道伤口的良方,唯有培育理性,重建信任。

    蒜

    在上大学之前,大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佐料,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偶尔将其捣碎了作为调料,用来拌凉菜或凉面。只是饭后呼出来的口气,有些令人生厌。所以一直以为,大蒜在生活中可有可无,有时甚至唯恐躲之不及。

    上大学后,一路北上遇见了山东兄弟,才知道他们对大蒜是何等不离不弃。左手煎饼卷大葱,右手大蒜正剥皮,谈笑间,一头头大蒜便被他们生吞活剥下去。我在讶异中明白,这叫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10年下来,大蒜这种东西,始终未曾大规模进入我的视野和生活。

    直到2009年,猪流感来袭。有传言说,吃大蒜能预防猪流感。于是,不少人原本讨厌的大蒜,瞬间变得亲切可依,开始成为市场里的宠儿。虽然不时有专家站出来说,吃大蒜防流感只是民间说法,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甚至是“完全没道理”;但这阻挡不住大家抢购大蒜的脚步。一时间,各地大蒜价格疯涨,在东莞,大蒜的批发价格一年间暴涨20倍。

    在那一年间,通过大蒜这种佐料的前后际遇,我也进一步体味了什么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而一同留在心底至今的,除了大蒜辛辣的味道,也还有大众抢购时的辛辣记忆。

    醋

    与盐这种生活必需品相比,醋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在2003年的春天,对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人们来说,醋的地位已非其他任何调料可以相提并论。

    非典型肺炎的悄然肆虐,让广东和上海等地出现抢购醋和板蓝根的风潮。普通的白醋的价格节节攀升,从10元至80元、100元。因为熏醋和服用板蓝根在当时被认为是预防“非典”的好方法。不过,在那时还很少有专家出来提醒和呼吁。在一瓶瓶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抢购人群的惊惶和无助。8年之后,虽然有专家活跃于版面和荧屏,但人们还是选择了转身离去。这些习惯了抢购的人们,在抢购一袋袋盐时,多少已比当年从容。

    然而,这并不意味在被抢购的调料中,醋的地位可以被盐代替。毕竟,作为新千年第一个被抢购的调料,在醋被抢购、在遍地散发出酸味之后,我们曾一度闻到过透明而清新的气息,并一度认为那会是一个新契机。

    如今,8年时光飞逝而去,从非典到猪流感再到核辐射,疫情和灾难离我们的现实距离原来越远,恐慌在我们内心留下的印记却越来越深,而抢购潮似乎也越来越频。只有货架上那些被抢购的调料,像一排排镜子立在时光里,静静地映照着一排排焦急等待的人们。当我们回头拭去这些镜子上的灰尘,看到一些痕迹,无论是有关瓦解,还是有关重建,都难免令人五味杂陈。

以生命的名义致敬五十义士
这一刻,中国的左手握住了日本的右手
埃及拐点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