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锦湖轮胎的负责人终于公开道歉了,表示要尽快召回存在问题的轮胎。从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到21日的公开道歉,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围绕锦湖轮胎的质量问题,各式人物的表现称得上一台大戏。
针对3·15晚会的曝光,锦湖轮胎的反应迅捷,不像有人说的毫无准备。次日一大早,各大网站都出现了锦湖的回应,称央视的采访有问题,辩解工人说的比例不是正规胶与返炼胶的比例,而是指重量的比例。
笔者大学课堂以及工作实践受到的教育是,舆论监督类稿件必须要采访到当事人,除了进一步核实信息外,也必须给当事人一个说话的机会。之前,央视焦点访谈的多期节目就处理得很好,但此次针对锦湖轮胎的暗访的确有不少瑕疵。
锦湖轮胎的辩解之词是否合理需要考证,但俨然不太了解中国国情。被“CCTV”抓住了辫子,还要正面对抗“CCTV”,这是添柴之举,不是灭火的良策。一时,也把央视逼上了“梁山”,于是更猛烈的追踪报道随后播出,其他媒体亦纷纷跟进。
在央视的统领下,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维权有关的组织、机构纷纷站了出来,各种尘封的、新鲜的案例被挖掘出来,人们恍然发现,这家韩国轮胎企业劣迹斑斑,是潜伏已久的奸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配套锦湖轮胎的10多家企业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义正词严地为自己辩解,要么是自己采用的锦湖轮胎不是来自天津产地,要么宣称自己选购的轮胎没有问题,被追问得绕不过去了,赶紧说自己已经停止采购锦湖轮胎。
笔者没有丝毫同情锦湖轮胎的意愿,只是好奇,为何在东窗事发之后,监管部门表现出对锦湖轮胎的义愤填膺比消费者还强烈,辨别真伪的能力堪称专业;整车企业的诸多理由中,为何死不承认自己的采购环节有问题,自己的质检部门严重失职?
3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吊销锦湖轮胎的3C认证标准。锦湖轮胎终于低下“高昂的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早干什么去了?
“锦湖门”的解决路径绝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至少应该向广大消费者鞠个躬,道个歉吧,并由此完善监管体系,防患于未然。按照国外的成熟经验,对于弄虚作假且危害到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必须给予严厉惩罚,不给心存侥幸心理的企业任何可乘之机。
这才是我们期待的“锦湖门”事件的合理收尾,否则不过是多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