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团工委书记,你们通过博客建立的‘网上团校’都有哪些内容,青年会通过博客上团校吗?”
“我这个问题是提给平谷区滨河街道团工委书记的,你们的汇报材料中提出对社区青年进行电子化管理,那么首批1000多名青年的个人信息如何采集?”
……
这些问题是在北京市共青团“2010年度团建百强街乡(镇)标兵”评审会上,评委向参加评审的团委书记提出的。通过评审,将从106个百强街乡(镇)团委中选出59个标兵。
街道、乡镇团的建设是区县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团的基层组织全面活跃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水平,团北京市委推出“创造新优势、服务促发展——团建百强街乡(镇)创建工程”,力争在全市街乡(镇)分阶段进行团建百强创建工作,实现共青团工作水平全面稳步提升。2010年,确定106个街乡(镇)为首批团建百强创建单位。
团建创新不断涌现
“今晚6:30在朝阳门社区活动中心四楼,举办‘八分钟交友’活动,欢迎你通知身边的单身青年参加。”这是今年春节前夕,“朝阳门青年联谊QQ群”团支部的书记周葛通过QQ向团支部成员和群内其他成员发出的信息,活动吸引了70多位青年参加。
这个街道一直在尝试各种团建模式:社区团组织、楼宇团总支、网络团支部、行业联合团支部、驻京团工委……
“两新”组织建团率达90%。“团员在网上注册,信息在网上宣传,活动在现实中开展,支部活动方式更时尚、更高效。”朝阳门街道团工委书记杨凯总结了网上团支部的作用。
如何把更多的培训和信息送到青年身边?朝阳门地区团校在新浪网博客上开通了“网上团校”,将团校动态发布到网上,为团员青年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倾诉情感的平台。网上内容也不限于团的知识,还有大量婚恋、创业、青年成长等方面的内容。团校还采取固定讲座与流动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老师走进“两新”企业,把课程送到青年身边。
通过团建百强街乡(镇)的评选,大量基层团组织创新案例不断涌现。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团工委抓住各社区聘用大学生社工的契机,以8个社区的大学生社工为骨干,联合各社区团员青年,迅速在8个社区成立团支部,实现了团组织在社区层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结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将团的组织延伸,实现“一网格一支部”,原有社区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形成“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区域团建格局。
通过百强基层团组织的创建,各区县团组织的覆盖率和活力明显提升。目前,106家基层团组织涉及的2194个社区(村)中建团率达87.3%;“两新”团建进一步推进,新经济组织建团率达47%,新社会组织建团率达40%。
广泛吸纳各类优秀青年参与
最近,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团委书记马莉正在物色副书记的人选,“原来的副书记工作能力特别强,已经被区人事局选中调走了。”遗憾的同时,马莉也感到安慰:“被上级单位选中,也说明我们团组织选出的人是优秀的。”
以前,北京市乡镇一级的团委委员一般都是由各村团支部书记兼任,来源比较单一。近几年,非公企业、镇办村办企业中的年轻人增多,大学生村官也成为农村青年的一个重要力量,团委开始从这些农村优秀青年中选配副书记。 马莉挑选的助手是镇机关组宣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办事能力强,能够把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团的活动相结合。团委中的4名委员则分别是大学生村官、社工、村办企业负责人和非公企业负责人。
说起委员中村办企业负责人张红岗,马莉非常满意:“发挥的作用特别大。”张红岗是一名退伍文艺兵,和同是退伍兵的妻子在村里办了一个柿子冰激凌加工厂,带动村民把当地特产的柿子进行深加工,劳动致富。工作之余,他还在村里组织了一个“山谷乐队”。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团组织在各个区县着手建立乡村青年社,他又成为“古道驿站”乡村青年社的总干事,以冰激凌厂、数字影院、军事酒吧等为主要活动场所,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村青年、流动青年、大学生村官来这里休闲、交流。
团建百强街乡(镇)的创建,带动了北京基层团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队伍配备更趋合理。106家基层团组织新增专、兼职团干部491人,新吸纳社区青少年工作者等1355人参与团的工作。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年轻化,其中,东城区团干部平均年龄为28.7岁,最小的仅22岁。
服务青年能力增强 联系青年手段丰富
社区青年汇、乡村青年社是2010年北京共青团推出的两项品牌工作,是由共青团组织、街道社区、热心青少年事务的单位和组织共同发起建立,联系、凝聚、服务社区青少年的阵地和载体。乡村青年社的工作对象更加具体,坚持联系服务本土青年与联系服务外来青年相结合。
在团建百强街乡(镇)创建过程中,青年汇、青年社活力四射。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炮局工厂青年汇结合地域特色,成立了体育健身类、休闲娱乐类、文化学习类、公益服务类四大类几十种小型团体并开展特色活动。“咖啡DIY俱乐部”在专业咖啡调剂师的指导下,成员制作自己心仪的咖啡类型,使一周工作的紧张情绪得以释放;“旅游俱乐部”则定期组织青年与专业旅行者、户外运动专家等进行交流,传达健康、环保的户外运动理念;话剧社、摄影俱乐部、舞蹈团等休闲娱乐类社团举办了一系列演出、展览等活动。这些活动为青年汇会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加强了青年之间的沟通与联络,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西城区牛街街道团工委对街道自组织进行重新梳理,以“牛友联盟”自组织为核心,结合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区域网络联盟3个方面,成立牛街街道“关注特困青少年社团”、“牛街街道扶贫助残社团”、“牛街街道助老爱老社团”等6个青年社团,吸引会员500余名。
服务青年能力增强、联系青年手段丰富是北京团建百强街乡(镇)创建工程的重要体现。106家百强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355次,影响覆盖青年2.2万余人;开展青少年就业创业培训463次,覆盖2.4万多人,形成“阳光·成长”、“京郊环保游”、“志愿走河”等一批团的工作品牌。106家百强基层团组织还纷纷推出“社区网”、“青年微博”、“青年论坛”等新型工作手段,联系共建社会单位、团组织1552个,共同开展活动900余次,覆盖青少年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