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学校、老师对于“好学生”的定义,和社会上、职场上的需求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为什么有些校园里的“好学生”走入职场之后,会感觉很严重的不适应;相反,另一些在学校里不受老师待见的“边缘分子”走入职场却能如鱼得水?

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好学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29日   11 版)

    读者来信

    前些天,受人之托,帮朋友所在的广告公司推荐一个人。之所以找我,是因为她希望能通过我过去的老师,从我们系推荐一个优秀毕业生。电话里,朋友提出的条件是,应届研究生,男女不限。

    我知道,类似这种熟人推荐的渠道,是企业节约招聘成本的重要方式。

    老师很热情,当即表示有一个女孩非常优秀,算得上是全能型人才。

    很快,我的邮箱里收到了女孩发来的简历。说实话,这份简历非常漂亮,甚至称得上“耀眼”:重点大学本硕连读;学习成绩本科全系第一,研究生前三;校级十佳毕业生,最高奖学金获得者;市三好学生;是学校多个社团的核心人物,曾代表学校出国交流……

    后来我和这个女孩短信、电话交流了几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彬彬有礼、滴水不漏,言谈间都是很标准化的措辞,得体,但让人察觉不出一丝一毫的个性。

    没多久,我的这个感觉在朋友那里得到验证。她对我说,虽然这个女孩是那种标准的“好学生”,但实在不是我们要找的类型。尽管挑不出具体硬伤,但作为一个需要创意的行业,我们从她身上看不到一点想法和态度。“太没个性了,太社会化了。”

    这件事情很快过去,但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得上是“好学生”?

    杜藤

    上司说——

    好学生为什么不一定是好员工

    ■新浪教育频道外联主管 唐晓芸

    在公司里,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这孩子看着挺不错的,怎么就不出活儿呢?”明明是从名校招来的优秀毕业生,为什么到了工作岗位上,业绩表现总是难以令人满意?不仅如此,刚毕业的好学生有时还会冷不丁冒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吓得你一身冷汗。曾经有一个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被直接领导批评后极度不满,直接冲到公司CEO面前理论:“我的老师、父母、同学都说我很棒,你们凭什么说我不行?” 

    好学生进入公司之后,一定会成为好员工吗?这个思路在人力资源领域早已经被否定了。好学生和好员工,这是两个体系下的事情,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好比让刘翔参加100米蛙泳比赛,他能不能拿金牌,谁也说不清。

    首先,校园和职场的评判标准不同。校园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是态度,而公司要的是结果。在学生时代,只要你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教育的去做,你就能够获得各种荣誉,被评价为好学生。好学生即使某次考试失利了,但只要足够努力,老师也会安慰你,耐心地指导你,直到你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公司里不一样,领导要的是结果,要的是“出活儿”,也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能完成的,就是好员工,完不成的,就是需要淘汰的员工。很多学生初入职场时,对这点很不适应。有些女生哭着鼻子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要批评我?”在公司里,“我努力了”这种解释是没有用的,只有“我完成了”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其次,校园和职场需要的能力不同。简单地说,学生时代靠的是智商,工作以后更看重情商。在校园里,考试要拿高分,文科生靠的是理解力、记忆力,理科生靠的是逻辑推理和演算能力,这些都属于智商的范畴。而走进公司,要想成为职场达人,更多需要你的人际关系、协调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多属于情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在学校里所谓的“边缘学生”,到了公司里反而如鱼得水,不仅工作业绩出色,而且深获周围人的好评。这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更懂得为人处世,能够很快融入团队中,在众多前辈的支持下顺利转身,完成工作。而这一点,常常是最容易被“好学生”们诟病的:“他们那是在混社会,我们才是做学问。”没错,我们受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事,却很少有课程教我们如何做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尤其与众多的人同时相处,协调平衡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是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最缺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顺利进入职场,而且还决定了他在公司里能走多远,做到多高的位置。

    第三,校园和职场的评价维度不同。校园里的维度很简单:一条主线,分数越高越好;一条副线:社会活动越多越好。而公司里的评价维度则要丰富得多,不同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可能完全相反。比如同样是广告公司,在策划文案部门,领导希望你头脑灵活,创意无限,鬼点子越多越好。而如果是在市场调查部门,则需要你认真仔细、严谨踏实,对数据高度敏感,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岗位职能的不同导致了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同。一个人做这份工作可能非常失败,而换一份工作可能马上就脱颖而出。公司招聘的最高目的不是要招到最优秀的人,而是最合适的人。

    说了这么多,很多好学生可能要砸砖头过来了:“成绩好难道错了?难道品学兼优到了职场里一点优势都没有吗?”其实,大学毕业后,在工作这件事情上,所有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无论你之前在学校里表现如何,在新的环境里,都需要了解、适应这里的规则,重新塑造一个符合工作需要的自己,这样才能在新岗位取得成功。而对于公司来说,精准定位招聘,加强新员工培训,也许比单纯从学业成绩判断一个人要有效得多。

    老师说——

    评价机制让很多学生被迫牺牲个性

    ■北京建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王伟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除了一线的教学工作,我也做过班主任,带过毕业班。在就业过程中,我确实发现那些平时被老师公认的好学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那些不太听话,颇有个性的孩子,反而比较受用人单位青睐,这也让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匹配问题。

    首先,学校老师所认可的好学生一般是比较听话、成绩优秀的,从小到大长期扮演学生干部的角色,与老师沟通较多。这样的学生之所以受老师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听话,老师安排的工作能及时去完成,另一方面是因为与老师沟通较多。在所谓“听话”的过程中,彰显个性就是不被鼓励的,学生会认为只有压抑自己的个性才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欢,因此学生干部往往表现得比较成人化,虽然成绩优秀,举止成熟,但好像缺少个性,创造性不足。尽管每个教师都相信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的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是最好的,但现实生活中,老师的喜好或者某种功利性目的(例如管理方便)仍然会影响着培养目标。

    其次,在高校中普遍采用的激励机制是奖学金制度,奖学金本来是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制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评价需要量化。量化会给人一种公平的感觉,但量化指标中比重比较大的是学习成绩和参与的社会工作,尽管也分很多个方面,但对那些有个性、有主见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与奖学金无缘,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不在评价的范围内;而很多学生为了能让自己的努力得到证明,拿到奖学金,就会参与一些自己本不喜欢的活动;甚至还有的学生,为了拿到奖学金勾心斗角,不惜跟同学翻脸。这说明这种评价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评价范围比较狭窄,使得很多学生要牺牲自己的个性,去迎合这种评价机制。

    第三,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虽然现在行业种类繁多,但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很多家长始终认为孩子走仕途是最有前途的。学校中也有类似的观念,认为那些有领导能力、管理才能、帮助老师上传下达、成绩好的学生才是有能力的,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够看重。但是,能走仕途的孩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这也可能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

    最后,虽然说大学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最后一站,但是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从大学才开始培养的。上大学之前十几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就存在很多发展个性、潜能的关键时机。例如,2~3岁是一个人发展自主性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表达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如果父母不够尊重或者管得过于严格,孩子往往失去发展的机会。小学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期,但上学之后,学校往往对孩子的评价很单一,学习好才是好,其他方面表现得再优秀,也算不上什么。因此,孩子为了让自己有信心,也会尽可能地努力学习课程,对其他方面的兴趣就会减少。到了初中、高中,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也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发展自己个性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一种渴望,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其实,每个学生心里也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样孩子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但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符合不同社会需求的人,除了学校的努力之外,家庭、社会都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大学生说——

    心高气傲的三好生通常没有好人缘

    ■大三学生 侯敏

    从初中到大学都有一个怪现象,就是班里那些总拿奖状的三好学生通常都没有好人缘。他们给人的感觉不是心高气傲就是不苟言笑。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差学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故意挑好学生的毛病,可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好学生正是因为太注重学业,而忽略了生活上的积淀,这就使得他们在生活上远不如在学业上那么如鱼得水。上了大学以后,跟“好学生”相处的时间多了,更印证了这个道理。

    由于身处语言类院校,有语言特长的同学尤其受到关注,我们班就有一个在人多的场合只讲英语的小才女“英姐”。要说“英姐”受老师欢迎的程度绝不亚于语言类院校男生受女生欢迎的程度,课堂上只要有“英姐”在,老师就不必担心会有抛出问题无人应答的尴尬场面出现。“英姐”总能与老师对答如流,就连老师的自言自语都会给予积极回应。下课后,“英姐”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给老师留,总能酝酿出无数的问题与老师探讨。当然,学校举办的各种英语竞赛也必有“英姐”的身影——标准的发音,得体的形象,每次比赛,一等奖非“英姐”莫属。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及与老师的积极沟通,“英姐”拿奖学金拿到手软。

    可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几近完美的好学生,在宿舍里却无人搭理,身边也没有朋友,还曾经“被扬言”要被赶出宿舍。

    由于“英姐”经常出席重大场合,平时走在路上经常会有同学主动跟她打招呼,而她总是点头致意,像个大领导一样,而且,她很少主动打招呼,除非碰到老师。“英姐”很珍惜时间,如果谁浪费了她的时间,她会大大方方地把不快写在脸上。有一次跟她一起吃饭,她吃饭吃得很快,吃完之后开始不停地看表,表现出很焦急的样子,以行动催促我快点儿——从那以后我就没再约她吃过饭。“英姐”喜欢表现得与别人很亲近,但往往让人觉得很造作。她在宿舍跟舍友聊天的时候,喜欢坐在别人的床头,深情地注视着对方,让人很不习惯;如果是上铺,她甚至会穿着鞋踩着梯子坐上去。后来,上铺的同学实在受不了,在梯子上写了张英文的便条:“Don’t step on it with shoes”,意思就是不要穿鞋踩我的梯子。“英姐”不喜欢劳动,每到宿舍检查卫生的时候她准保不在宿舍,舍友没办法,只能帮她收拾,而她回来之后还会埋怨别人动了自己的东西。宿舍里通常都是大家轮流做值日,轮到她值日的时候,她只会在垃圾箱被塞得溢出来的时候,在其他同学反复催促之下,才会不情愿地把垃圾倒掉。

    从这些行为中不难看出“英姐”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虽然她成绩很好,奖状、证书成堆,但这样的“好学生”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她的好成绩对身边的同学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别人不会因为她成绩好就处处迁就她。大学里,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了,如果有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太欠缺就很难交到朋友。

    现在大家眼中的好学生通常是那种社会活动能力强,学习成绩也不错,生活丰富多彩、幽默风趣的学生,尤其被看好的是那种在某一方面特别擅长而且玩得风生水起的学生。我有一个好朋友是学校话剧社的成员,长得不算漂亮,个儿也不高,属于那种很容易被遗失在人海的女孩,但一到台上她就立刻像变了一个人,即便舞台上的人再多,她也是最闪亮的一个。而下了台,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每天上课、吃饭、自习,成绩还不错,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绝不像看起来那么普通,她的内心有一种力量,常人无法企及,这将是她成功的资本。

    招聘官说——

    企业需求是检验“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顾问 李乐天

    从现实角度看,学校和老师对于“好学生”的定义,与如今企业或职场的用人观念不仅存在着偏差,更准确一点讲,双方对“好学生”的理解完全没有在一个体系内,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出现无法对接的现象。

    企业对“好学生”的定义,不仅要看专业技能上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还会从价值观、性格、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维度来进行多元化综合评判,例如某学生在所应聘岗位上是否具备高发展潜力、性格是否适合岗位需求等等。而在学校方面,衡量“好学生”的标准依然是考试成绩、获奖状况、是否遵守规章制度等学校制订的各类考核标准。如果从企业多元化的用人标准进行评判,显然,学校对所谓“好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甚至也是不客观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学校对企业或者职场的不了解,大多数老师没有企业或者职场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即使有心在教学或就业过程中指导学生,往往也会无的放矢。从来信中老师推荐“好学生”的案例就能明显看出这样的问题——该学生可能确实非常优秀,但就其个人性格和经历而言,明显不适合广告行业。

    如果仅从就业或求职的维度看,或许可以说,企业的需求才是检验“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企业作为一个以赢利为首要目标的组织,好学生首先应该符合岗位的任职资格——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符合岗位要求,能够完成日常工作的需要,在岗位上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其次,还应该具有自我驱动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

    所谓的“边缘分子”身上体现的某些特征,可能正是在学校或者老师的评价标准中不被认可的,但这些“负面”特征恰恰却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最为匹配,例如人际关系、与外界的沟通能力等偏向软技能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校园中是无法学习到的。通过用人单位给我们的反馈发现,“边缘分子”的适应能力往往高于“好学生”。例如同样是在工作中出错,受到上司批评,“差生”的心理承受力要相对较好——因为在校期间常常被批评;而“好学生”往往因为日常表现好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在学校时接受更多的是表扬,即使偶尔有点错,鉴于平时的一贯优秀表现,学校和老师也只会委婉地提醒一下,而企业管理往往有别于学校和老师的和风细雨,“好学生”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负面情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3月29日 11 版

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好学生
万花筒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