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为了一群人 一个约定和一份责任

朱小乔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08日   11 版)

    站在宽阔的高山草甸上,身后是冰川融水汇成的清澈河流,身旁是几顶金黄色的高山帐篷;眼前矗立着高大俊美的启孜峰,山顶的一抹雪白反射出七彩的阳光;北师大登山队的旗帜就在不远处的入山路口翩跹起舞……这是足以让“小掏”铭记一辈子的画面。对于“小掏”而言,选择登山却并不是因为雪山本身,而是为了一群人,一个约定和一份责任。

    “小掏”是北京师范大学绿色营地户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绿营)的一名会员,后来成为登山队队长。见面时,他正心无旁骛地“啃”一本物理书。“我现在已经退出绿营了。快毕业了,得认真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谈及加入绿营的初衷,“小掏”笑称他是跟着帐篷走的。那时绿营招新,会长搭了一顶帐篷在展台前“揽客”。当时才大一的“小掏”对那顶帐篷充满了好奇,“一时冲动”就报了名。

    本以为这种“工作日上课,周末出野外”的平静日子会继续下去,突然有一天,绿营会长突发奇想,计划成立一个北师大自己的登山队。“小掏”作为队员参与,负责宣传工作,但由于社团人手不够,事实上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同时还要兼顾训练和专业课学习,“那段时间经常熬夜。”“小掏”说。

    “小掏”和队友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找赞助上,但收效甚微。最后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位体育文化公司的老总,他曾经做过西藏登山队的经纪人,有一些资源,人也很热心,且不求回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学生通过社团的方式与社会上的企业组织打交道,比光顾着埋头读书更加实用。”“小掏”说。

    经过整整一年的筹划,“小掏”和队友们终于踏上了雪山之旅。“第一眼见到雪山,那种震撼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不亲眼见到可能很难体会。启孜峰的路线短,没有太多技术要求,我们的前期训练很扎实,所以大家都没遇到什么问题。”让“小掏”感觉遗憾的是由于天气原因没有能登顶,但毕竟还是让北师大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雪山上。

    尽管没能实现最终目标,但整个旅程却愉快而温暖。“我很幸运,没有高原反应,所以可以一边享受绝美的风景,一边饱口福。”回程时,由于预算出了问题,资金短缺,“小掏”在拉萨的一家餐馆里吃饭时只要了白饭,而老板却送上了下饭的菜,这让他有点“受宠若惊”。“我当时的样子一定特别可怜。”说到这儿,他露出一丝狡黠的笑。

    回到北京,随着老队员的纷纷“退役”,登山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这时“小掏”做出了休学一年的决定,并开始担任登山队队长的职务,带领着新队员为新一季的暑期登山做准备。“其实我休学是为了做实验和准备出国读研,但看到登山队那时的情况,也实在放不下。”有第一年积累的经验和人气,第二次的筹划显得相对轻松。“小掏”扛着“队长”一职干了大半年,终因自己也要考虑前途,慢慢淡出了绿营。在此之前,他召集全队选出了新的负责人和队长,并仔细交代了一番。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第一届登山队真可谓无知者无畏。但很多事情不可能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对我们来说,这是需要自己开路的事。因为难能,所以可贵。”谈起这些,“小掏”颇有些感慨。“登山是一项很有挑战的综合性运动,需要身体、心理、智力等条件的结合。而收获就太多了,兴趣、朋友、回忆……我不会煽情,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凡是登过山的人可能都会心有灵犀吧。”

    “小掏”现在正忙着准备出国攻读环境硕士学位,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在他看来,“混社会”远不及登山来得纯粹和简单。“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再登一些山,特别是想和当年的队友重登启孜峰。”“小掏”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初冲顶失败,回望启孜峰的场景。“那种感觉很微妙。伤感是必然的,却又带着一丝希望,就好像雪山在等着我们回去。”

品天地之中的历史与建筑
探访河内陶瓷村
为了一群人 一个约定和一份责任
热心肠乃世间最美的风景
奉献爱心 携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