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增加科研经费”、“加快自主创新”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最关键的是要节约科学家的时间,让他们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科研和提高学术水平上,而非申请项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呼吁,要适当增加保障性和经常性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为科研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提供和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
在中国科大的领导和资深教授们看来,“把更多的发展机会让给青年教师,他们的学术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20年的学术竞争力”。这不仅仅是一种共识,而且已经化为一种传统贯穿于学校的发展进程中。
近年来,中国科大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围绕青年教师的培养设立了一系列专项科研基金,同时在出国交流、考核、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支持与制度安排。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开始崭露头角,有的成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有的成为科技创新团队的中坚力量。
科研道路上获得“第一桶金”
对于不少资历尚浅、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来说,获取国家竞争性经费往往比较难,科研道路上的“第一桶金”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设立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这项资金的使用上,中国科大不搞论资排辈,倾力扶持青年教师,并作出明确规定:“主要用于支持我校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该项资金具体分为:青年创新基金、创新团队培育基金、重要方向项目培育基金和国际交流合作基金。其中申请人的年龄都限制在40岁以下。2010年,学校共立项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7项,批准经费3414.25万元。
创新团队培育基金为青年创新团队的发展注入了“初始推动力”。 2010年学校共资助创新团队培育基金16项,共计1600万元,每个团队首批获得资助100万元,创新能力较强的还将得到滚动支持。
在中国科大科技处看来,这种由学校统筹规划,“自主选题、自主立项、自主安排使用”的科研经费更加符合科研创新规律。
“学校向来支持青年教师牵头和组织科研团队,不能导师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年轻人应当确定自己的方向,将来独立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据中国科大副校长朱长飞介绍,创新团队培育基金项目先由国内著名同行专家进行函审,校学术委员会再进行答辩评审。“通过写材料、答辩这些过程,让他们得到锻炼,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他们走上科研的道路。”
1975年出生的曾长淦教授就是这项基金的受益者之一。回国之后,他进入设在母校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工作,过去一批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重新相聚一起。2010年,曾长淦着手申报组建创新团队,进行“低维结构中量子态的检测和调控”研究。
但是项目能否通过?面对平均年龄都在35岁以下、其中只有2名教授的9人团队,他心里没有底。
“不少团队都有‘牛人’,我们要不要加几名资深教授呢?”曾长淦有些犹豫。为此,他特意咨询了一位资深教授,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必要,这项基金本来就是支持年轻人的。”
“评审通过了,我们也不是排在最后的。”带着这份鼓励,2010年10月,曾长淦和他的团队启动了科研计划。现在,首批60万元的经费已经到位。
“有了这份基金,也多了一分压力和责任。”曾长淦表示,“过去同行之间也有合作,但那是自发状态的,而今天我们是一个团队,合作交流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
“交叉平台”促进团队成长,带动学科建设
近年来,中国科大不断加强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为重点、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园区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先后建立理化科学、生命科学等5个公共实验中心,为青年创新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学科交叉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如果没有同步辐射平台,很多高水平研究根本做不成。”2005年,黄伟新教授回到中国科大工作。自打回国起,他就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掺和”了起来。
由于同步辐射技术在表面科学和催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黄伟新时常与同步辐射相关实验站负责人进行学术讨论,同时展开合作。2007年4月,中国科大组建起“先进催化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实验与理论”研究团队,并成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这支14人的团队中,不乏资深的教授,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教授当时就是其中一员。不过,陈初升还是把团队带头人的位置让给了当时年仅33岁的黄伟新。
3年过去了,团队成员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数量由“1”变成了“2”,每年都在物理化学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30篇左右。以科学研究目标为导向,该团队不断吸收不同学科的优秀青年人才,始终洋溢着创新的激情与年轻的活力。
现在更让黄伟新感到振奋的是,“每次参加全国性的催化会议,老师带着学生十几个人,真是浩浩荡荡。”去年黄伟新教授还成为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中最年轻的委员。
“根据团队的研究方向,现在引进了不少人才,过去是一个人做,现在变成一群人从不同的角度在做。”黄伟新认为,创新团队的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使得学术队伍的结构日趋合理,研究方向层次分明、优势互补。
近年来,中国科大连续八年有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出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其主要完成人都是中青年教授。学校2000-2009年发表的SCI论文累计篇均引用次数达到9.32次,居全国高校首位,其主要贡献者也都是中青年教师。此外,中国科大70%以上的科研成果都有学生参与,一批批年轻学子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源头活水。
资深教授“传帮带”,永葆团队生命力
2001年,侯建国、杨金龙这对科研“黄金搭档”牵头组建了“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与表征创新团队”。 该团队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三期延续资助。
作为核心成员,杨金龙不仅见证了10年来团队成员的更替,还亲手引进了一个个年轻的教授。“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仪器设备,派他们出国学习,鼓励新的方向有新人出来。”杨金龙说。
“一个团队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最好能培养共同的爱好;负责人应当时刻考虑到成员的荣誉和利益,应当有宽广的胸怀……”不少正在组建创新团队的年轻人都喜欢和杨金龙打交道,他不仅可以提供理论计算的支持,还会将心里的“团队经”和盘托出。
“给年轻人一定的学术空间,让他们在实验室的大方向下开辟自己的方向。”在年近70岁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看来,“要让年轻人的生长态势与可获得资源相匹配。”
现年33岁的郭国平教授自从2000年起,就师从郭光灿攻读光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读到研三时,郭国平就已经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后来他对固态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向导师郭光灿提出,“什么也不做”,余下两年时间专门进修固态物理。这一计划得到了导师的支持。
随着量子信息领域研究重点方向的转变,郭光灿领导下的实验室着手开发纳米尺度上的量子器件,研究后摩尔时代新一代的芯片技术。
由郭国平负责的国内首个半导体量子芯片研究组应运而生。2010年,郭国平在Ge/Si纳米线量子调控实验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与其他学者合作的相关成果为将来的量子信息处理器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当初他的计划正好是实验室布局规划里的一部分,他把基础理论学好了,后来搞量子计算机研究用的上。”郭光灿认为,作为实验室主任,应当对青年创新团队的发展进行“布局”,其中,“超前部署”与“整合资源”是关键。
“学科在不断发展,每一个阶段都会有重点的方向,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郭光灿表示,目前实验室的重点方向从“量子密码”转向“量子芯片”,但是“如果没有超前的部署和慢慢的积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
郭光灿将其比喻成一种投资的过程:“这几个方向出成果了,那几个还处在部署阶段,利用出成果的方向争取更多的经费,对尚在部署中的方向进行支持。”他表示,对于一个大的团队而言,经费是共同的,不是分散到个人,通过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对那些“潜力股”的扶持。
对于实验室的文化,郭光灿同样看重。“静下心来做大事”,这是他给每届学生的“七字真言”,他同样要求年轻的老师们把它传给自己的研究生。
“我们这里绝不搞弄虚作假,大家都要团结协作。”郭光灿认为,对实验室团队来说,“必须把最好的东西传带下去”。
本报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