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不是所有“一日游”电影都是“打酱油”的

陈 方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19日   09 版)

    如果稍显矫情地比喻,它们就像海里的鱼,偶尔浮出海面冒个泡很快便又沉入海底不见踪影。在电影界,它们被形象地称为“一日游”、“打酱油”电影,因为其关注度不够而在影院公映一天就下线了。

    每年春夏交际时正是传统电影淡季,“一日游”电影大都活跃在这个时候。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皇家刺青》、《炫舞的天鹅》、《百合》、《云下的日子》、《玩酷青春》等多部影片在影院里上映,它们像风一样匆匆来匆匆去,没有多少观众能记得住它们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无票房无影响无口碑的“一日游”电影虽然遭遇着“春梦了无痕”的命运,但“一日游”电影还是越拍越多。有报道称,一些地方政府或是企业投资的“主题”电影加大了“一日游”电影的比重,这部分电影制作之初就没有为观众着想,能到影院走一圈就可成为“文化政绩”或为公司形象“加分”。再者,对发行公司来说,发行国产电影亦是任务,即便是“一日游”也算完成规定指标。不否认这个群体的存在,但在一些影迷眼里,这个群体俨然不是他们关注“一日游”电影的焦点所在。

    绝大多数“一日游”电影都是小成本制作,工业化时代,影片成本的投入与影片的质量一定是成正比的,既然质量不佳,在影院里“一日游”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把这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一日游”的命运全部归咎于质量不佳,这也有失公允。传统农耕时代还讲究“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在当下这个“眼球经济”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完全是被影片“宣传造势”牵着鼻子走的。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因为资金缺乏,又往往不注重宣传推广,观众不知情,票房上不去,能在影院里晃荡一下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事实上,成本投入也不完全决定影片质量与影片的上映命运,刚刚下线的《观音山》算不上是大制作,投入不超过1200万元,充其量算是中等成本制作,但《观音山》舍得“吆喝”,在推广方面仅仅是机票钱就支出了40万元。再往前看,当年《疯狂的石头》也算不上大制作,但票房和影响力都相当不错,除了影片质量有保证外,它们还赢在了宣传推广上。

    舆论总是喜欢略带戏谑表情地把这些关注度不高的影片称为“一日游”或“打酱油”电影。“一日游”相对客观地描述了这些影片的生存现状,但如果真说它们是来“打酱油”的,就亵渎了这些小制作影片坚守的价值。大量小成本制作的电影里固然掺杂了“文化政绩”或“企业形象片”的杂质,但谁能否认这其中还囊括着众多优秀的带有文艺色彩的小众电影呢?那些体现着纯粹个人风格、不为讨好市场而改变自己的电影,好似别致孤独的灵魂,在这个俗世里坚守着清高与自我,甚至寂寞,没有市场并不代表它们不优秀。

    前段时间,蒋雯丽首当导演拍的《我们天上见》虽然拿奖很多,但在电影院呆了不到一周就下线了。用院线的话解释,电影缺乏商业元素。可在蒋雯丽看来,院线并没有给足小成本电影放映的空间。

    娱乐工业化时代,我们不可能指望这些缺乏资金背景和商业运作手段的小众电影与商业大片相抗争。可是,如果中国电影市场全部被商业大片垄断,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健康。至少,这个电影市场应该给观众一个有比例、有层次、多元化的选择机会,当80%的人选择看商业电影时,别忘了还有一部分观众会念想小众电影。这个时候,舆论用“一日游”来概括这些小制作电影的生存现状无可厚非,可硬要说它们是来“打酱油”的,倒显得不厚道乃至不负责任了。与其揶揄嘲笑这些小制作成本的电影被迫影院“一日游”,倒不如俯身真诚地为其呐喊一把。

音乐界维权会不会深陷无言的结局
“神曲”绝不是流行音乐市场的救命草
救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第31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揭晓
“艺术清华”教师作品展添彩清华百年
《幸福马拉松》传达一种情感
不是所有“一日游”电影都是“打酱油”的
《情暖玉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媒体发布会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