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珍和病人在一起。王铁刚摄
感冒发烧输液的、疼得满头大汗立即要生产的、打架斗殴满身是血的、跳楼自杀手脚骨折的、遭遇车祸面目全非的……急诊科护士长的工作让王文珍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类型的就诊者。
在这个一天24小时不休息的科室里整整工作了22年后,2009年,她被授予第42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19世纪50年代,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克里米亚战场开展战地救护,英国伤兵的死亡率由50%降到2.2%,南丁格尔每晚提着油灯挨个病房探视伤病员,被伤员们尊称为“提灯女神”。
在接触过王文珍的就诊者眼中,王文珍就是一位始终为患者着想的“女神”。
每一名患者都是平等的
在急诊科工作不能怕脏累。有一次,科里收了3名掉到化粪池里的市政工人,3人浑身上下都是粪便,嘴巴被污物糊住,人都快要窒息了。年轻的医生不知如何下手,护士们在一旁不停呕吐。王文珍一个人快步上前,不顾恶臭迅速帮助3人清理干净了身上的粪便。
科里还收治过一名年轻的艾滋病人。那是1993年,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后,绝望地跳楼自杀,结果造成脊柱外伤致截瘫。自杀者被送来时已经昏迷,呼吸道内有大量分泌物。
王文珍立即为病人吸痰,没想到病人的呕吐物突然喷了她一脸。抢救争分夺秒,她来不及抹去脏物,继续为病人吸痰,年轻人终于恢复了意识。
“每一名患者都是平等的。”王文珍平静地回忆说。在急诊观察室的20多天里,她像照顾亲人一样为这个年轻的病人洗头洗脸、剪指甲、刮胡子,患者排便出现障碍,王文珍就戴上手套为他掏大便。
出院时,小伙子泣不成声,“自从得了艾滋病,很多亲友都故意疏远我,而你却像亲姐姐一样照顾我,真想叫你一声‘姐姐’!”
急诊科的病人总是来去匆匆,有一个在科里住了3天的患者让曾任急诊科主任的王海龙记忆犹新。1999年8月,一名患化脓性脑膜炎的农民工休克在急诊室门口,抢救过来后发现,病人身无分文。
“你只管救人,其他的我负责。”王文珍说这句话的口吻让王海龙觉得“救的就是她的家人”。随后,王文珍自己垫钱治疗这个十八九岁的打工者,科室里也组织为他捐款。患者3天后出院时,他的父亲从江苏老家赶来,专门向科里赠送了表示谢意的锦旗。
其实王文珍家中并不宽裕,丈夫出门买一瓶矿泉水也要受她“批评”,加班错过了医院的班车,她就直奔公交车站,从来舍不得打车,但是每逢患者遇到困难,她常常“出手阔绰”。
王文珍的爱人赵刚毅说:“当年就是王文珍的善良打动了我。”在女儿眼中,妈妈心好得甚至有些“迂”。两人一起去邮局,路上看到一个小女孩跪在地上乞讨,王文珍忍不住过去放了10元钱。女儿说,那是骗子。王文珍反问,让你去乞讨你去不去?能舍下这个脸就说明她还是有困难。
“感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王文珍自己也当过病人。2005年,她做肿瘤手术,“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时,护士的一声安慰,让我感动得直落泪”。自己生病的经历让王文珍更善于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2003年3月,海军总医院收治了一名重症非典女病人,她已传染了3人,发现被隔离后精神抑郁不配合治疗,执意要轻生。
王文珍每天给她喂水喂饭、倒大小便,聊天中得知患者最想念家中9岁的女儿时,王文珍就说,孩子不能没有母亲,她在等你回家呢。有空她就与患者拉家常,病人情绪开始平复,配合治疗后病情渐渐好转。
最后出院时她对王文珍说:“护士长,你一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听得出你的声音,可认不出你。以后在街上遇到我,请你一定喊我一声。”王文珍高兴地说:“肯定的!”
王护士长说话语气温柔,没有人见她发过火。急诊科平均每天就诊的患者都在200人以上,多时达到四五百人,有的患者等得心焦烦躁,她就微笑着解释说:“真对不起,可能还需要耽误您几分钟。”如果碰上患者问路,她指路的姿势“标准得像交警”。
常年急诊科的工作,让王文珍见多了死亡,但这并未使她变得麻木不仁。相反,在王文珍的心中,有着鲜为人知的隐痛。
1978年的一天,王文珍的父亲上班时感到胃痛,被送到一家医院的急诊科。经验不足的进修医生没有意识到疼痛的根源是心肌梗塞,48岁的父亲最终不治身亡。父亲的死多年来一直督促着王文珍努力恪尽职守。
2000年的一天,一个被刀扎成重伤的病人被送到急诊科。伤者有吸毒史,伤口不断感染,流着脓血,恶臭扑鼻。王文珍每天为他护理伤口、擦洗身体,还从自己家中给他拿来换洗的衣服。
因为在外不断惹是生非,患者的家人已经放弃了他,病人也交不起住院费,王文珍就发动急诊科医护人员为他捐款,凑齐了6000多元医疗费。出院时,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给王文珍深深鞠了一躬,含泪说:“感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和其他科室不同,急诊科和病人接触时间短,锦旗和感谢信常常与她们无缘。去年,一位年老的病人碰到王文珍就主动打招呼:“你还记得我吗?”原来,20多年前,王文珍曾护理过他,至今,老人还记得王文珍对病人很好。
“‘记得’,这就是病人对我们的最高评价。”王文珍感动地说。
退休后的心愿是去普及急救知识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身为急诊科护士长的王文珍被紧急抽调跟随海军总医院医疗队奔赴灾区。5月13日,医疗队到达绵阳重灾区,一走进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就看到地上躺着的1000多名伤员在痛苦地呻吟。人群看到解放军医疗队时,一起起立鼓掌。
“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身为军人的高尚与光荣。”王文珍说。
不少重伤员需要马上作手术,而仪器设备却在医院外科大楼六层,遭地震严重破坏的大楼随时可能倒塌,当地医院领导极力反对上楼,但只有到手术室抢救,伤员才更安全。
大楼电梯已经停运,队员们就沿着楼梯把26名急需重症监护的重伤员一个一个抬上六层。治疗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发生6级余震,王文珍和在场的医生护士们都下意识地弯下腰,用身体护着伤员直到余震停止。
次日,医疗队又赶赴余震不断的北川县城,队员们在废墟、危楼中穿行,大声呼喊,寻找幸存者。在曲山小学,她们救出了李月、邱耀两个孩子。
2009年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后,上级奖励给王文珍两万元奖金。而她一直惦记着当时在废墟中救出的孩子。李月如今备受关注不缺帮助,她就辗转联系到邱耀,这个小男孩家中只剩下爸爸和一个双胞胎弟弟,3人靠政府补助生活。王文珍就把奖金全部捐给了邱耀,还把他接到北京,陪他参观天安门和“鸟巢”。
王文珍也有自己的孩子,常年的急诊科工作,使她亏欠丈夫和女儿很多。女儿小时候衣服几乎都是黑色的,因为这种颜色最耐脏。女儿大了,她也没有时间陪她逛街,所以女儿的衣服多半是在网上购买的。
再过几年,王文珍就到退休年龄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照顾好女儿,给家人最多的补偿。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心愿。
从新闻报道上她发现,由于缺乏急救知识,父亲的悲剧仍然在重复上演,这样的新闻让她坐卧不安。
王文珍畅想着说:“退休以后,我最想做的就是拿个模型人,到学校、社区去普及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这位老护士想的仍然是救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