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总装车间,该公司首席技师赵郁指着生产线上一辆辆崭新的轿车说:“每当看到新车即将下线,我心里就充满幸福感。”这位22年前与大学失之交臂的高级技师,用自己的故事展示了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1989年,经过一年的培训,高中毕业的赵郁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整车制造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公司”的一名员工。从学徒工到2001年的工人技师,从2007年的首席工人技师到2010年成立赵郁创新工作室,赵郁在汽车行业一干就是20多年。
2001年以来,赵郁所在的北京吉普公司利用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世界汽车制作资源,先后引进大切诺基、帕杰罗等产品。几经发展,由此衍变的北京奔驰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世界级汽车工厂之一。
生产世界一流汽车产品,需要一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学习成为赵郁的一大爱好。无论是在厂里还是在家里,赵郁的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书,还有《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等书籍。2001年,在企业举办的技术比赛中,赵郁率先取得工人技师证书。2005年,赵郁荣获“全国首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
有一次,15辆300C轿车准备交车时,发现车辆在进入最后一道入库电检中发动机制动系统出现一个故障码,在这种情况下,车是不能交给用户的。
赵郁和公司产品部高级工程师一起找原因。3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办法。后来给美国总部发传真,三四天后传过来4套解决办法。拿到方案后赵郁他们一套一套试,结果都不行。眼看一周过去了,车还是交不了,有人提出从北美请专家过来诊断,但时间长,费用也很高。
车辆停在车场一字排开,就是交不了库,好像有意要考验奔驰公司的中国员工。赵郁头脑保持着清醒,连日的分析使他最终认定问题出在5个模块上。
第二天一大早,赵郁来到厂里,把其中一辆车开到车间里,从换5个模块到后来换1个,问题最终排除了。15辆车很快入库。对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外国专家也颇感意外,十分认可他的处理方法。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赵郁一直以来的追求。他的工作态度和高超技能受到外国专家的称赞和钦佩,在生产过程中再遇到问题,曾经傲慢的外国专家不仅放手、放心让赵郁去干,而且相信他能够干好。正是一次次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成功,使赵郁在工作中逐步树立起中国工人的尊严和自信。
经过努力,赵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屡获殊荣——2006年获“北京市十佳知识职工标兵”称号,2007年被授予“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称号并被企业聘为首席技师,2008年获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荣誉,2009年成为首批北京市享受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
荣誉很多,但赵郁仍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把自己掌握的生产技术知识和长期摸索出的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到去年年底,他所在的车间考取各类技师资格的员工已达44人,高级技工人数占员工总数的2/3,这在全国汽车行业名列前茅。
2010年1月,以赵郁名字命名的“赵郁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北京奔驰公司对赵郁工作室投资30多万元。工作室有300多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并配备了计算机、图书等工具资料。在赵郁带领下,创新工作室研制成功集汽车电器、制动、空调等部件为一体的实训展台教具。各种汽车部件摆在架子上一目了然,可拆可动可试,从学员到技师都可以在教具上演练,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技术需要,还带动了企业内学习提高技术的良好风气。
目前,赵郁创新工作室有7个创新小组,从公司抽调的生产、技术、经营等30多名优秀人才,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