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汶川特大地震即将过去3年。这3年,是灾区自然修复的过程,更是体现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建过程。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一周年、两周年时,中国青年报记者都曾在现场,目击和记录了灾难的惨烈、救援的果敢、恢复的艰辛及欣慰。如今,我们再次踏上这片悲欣交集的土地,探访这里的人与故事。我们希望为灾区留下完整的记录,希望为读者传递这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希望以此告慰长眠的同胞,以及所有那些为灾难痛过、为灾区祈福的心灵。
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报道解析这块土地和人民震后浴火涅槃的七“重”涵义:重温,重建,重逢,重振,重归,重塑,重生。我们相信,其中蕴藏着这个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重温
2008年~2011年,这3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周期。“5·12”地震带来伤痛与损失,但也带来凝聚整个国家的契机。观照这个周期,须从重温起。重温3年前那个时刻,重温3年中这种进程,便会发现,物质上的凝聚是灾区新生的保障,而更深层面的精神性凝聚将超越灾后重建,作用于社会心理,甚至参与政治文明的进程。
仿佛就在昨日,这片土地布满伤痕和哀恸;仿佛就在昨日,这片土地倒映着播种和营建的身影。今天,重又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打量与探寻间,来访的人们被崭新的气象所围绕——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3年重建任务完成之时,一个四川故事、一个中国故事,清晰呈现出来。
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一处三岔路口,挺立着一株梧桐树。震前,穿行在映秀这个汶川最繁华集镇的人们,在梧桐树荫下歇脚。震后1周年时,这里是映秀最大的一片板房区,生活是在梧桐树下重新开始的。如今,板房已变成让所有外来者发出赞叹声的、别墅一般的民宅,有着“西南民族风”的精美外立面,与梧桐的绿意相映成趣。
见证映秀巨变的这株梧桐树,立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交汇的三岔路口正中,有人称它为“记忆之树”。
另一株“生命之树”,如今立在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的中心广场上。这里是红白中学原址,这株桦树震前就在教学楼门厅前。“5·12”那天,“全校房屋、花草、树木尽毁,唯它历经劫难,依然生机勃勃……它展现了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大家亲切地称它为‘生命之树’”。
那场地震毫无疑问改变了这个国家。时隔3年的重温,生命,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主题词。对生命的救援、尊重和哀悼,展现了我们政治文明的进展,也纪录下我们社会心理的升华。
3天的全国哀悼日,中南海怀仁堂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默哀,成都天府广场上群众的默哀,灾区废墟上救援人员的默哀;天安门前为普通国民所降的半旗,汶川山上一户人家在遇难的儿子坟前立起的半旗……这些都是缝合灾难伤口的线,也是民族肌体生长的药。
“让我们为汶川地震中的不幸遇难者设立一个哀悼日吧!这不仅是为了哀悼与我们永别的人,也是为了所有心藏哀痛勇敢活下去的人,为了所有活着的人。我们要用默哀的典礼,送别灾难和悲伤,让逝者得到安慰,让生者更加珍爱生命。”《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文章《建议为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这样写道。
四川建川博物馆的地震馆内,把哀悼日那天收集来的天府广场燃过的蜡烛,熔化后凝成“国殇”二字昭示于墙上。这是一个象征,凝聚伤痛,也凝聚共识与力量。
这座地震纪念馆内还有一个特别的五角星,每一个角上都印着一个足印。那是5个“震生宝宝”的周岁足模,他们来自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和彭州等地。如今他们已3岁,他们的生长与记忆的形成,正伴随着强有力的重建。在这些年幼生命面前开敞的,是美好的新家园与新生活。毕竟,有了绵延的生命,才有“多难兴邦”。
在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一片漂亮的居民小区以羌族人的自称“尔玛”命名。任晓玲一家就住在这个小区里。阳台上挂满腊肉,栏杆上系着羌红(祈福的细红布条),这家刚刚双喜临门:正月初六搬进新家,正月十八儿子出生——名字取好了,叫韩萧轩。
年轻妈妈脸上的幸福,是新北川的表情。小萧轩满月般的脸庞,像是这座新城的容颜。
在安昌河畔拔地而起的这座新县城,建设速度创造全国之最。如果说“深圳速度”表征着改革开放之初这个国家的爆发力,那么超越“深圳速度”的“北川速度”,则表征着改革开放成果累积、于大灾难前呈现出的泱泱大国气质。
在北川,在映秀,在汉旺……在灾后重建的每一个现场,都能见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体制优势,也都能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
对于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而言,3年只是一瞬。而从激发和凝聚的角度,汶川特大地震的一瞬,却开启了持久而强韧的建设与省思。
坚强,个体的坚强、民族的坚强,是我们重温的另一个主题词。
3年前,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教学楼轰然倒塌,朗朗书声戛然而止。一间教室的墙上本写着班训“无所畏 有所为”,“无所畏”没有震落,“有所为”的字样却被废墟掩埋。
如今来到由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援建的新聚源中学,3年的重建和复苏,师生们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有所为”。“无所畏”高悬,“有所为”铸进根基,6字训言,就这样真切地刻在师生心里。
地震中遭受重创但3天后就恢复生产的大型央企东方汽轮机厂,被视为震不垮的产业象征。而今厂址从汉旺镇迁至德阳市郊,一同迁来的,还有一台传奇的9米数控立车。
这台从法国进口的机床,是东汽第一代大型关键设备,也是功勋装备之一,见证了该厂近40年的发展历程。地震中,它受到近乎毁灭性的破坏,然而工人师傅不忍舍弃,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从废墟中抢救出来,进行了大修和数字化改造,赋予它新生。
东汽新厂区内,绿草茵茵。汉旺镇的老厂区已废弃,厂前广场上钟楼的指针永久定格在14时28分。但时间总是从它终止的地方开始。东汽遗址内,树上的花在春天里开放。门前,一位叫冯兴菊的老妇人,从1999年起就在这里摆烟摊,地震后她办了新的营业执照。
曾经,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灾区的志愿者,是震后最令人温暖的记忆之一。志愿精神,也正是坚强的另一个面相。在绵竹市遵道镇,26岁的钟思琦如今是志愿者组织的积极分子,但她会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地震前自己“完全搞不懂这3个字”。
是“5·12”把志愿者的概念和志愿精神带到了这里。“他们把爱心传递给我们。”钟思琦说,“我们接收到了,也会传递下去。”2009年和2010年,她两次去云南个旧的贫困山区志愿扶贫。前不久,她把自己刺绣的年画观音像委托朋友在云南拍卖,所得1万元,准备资助两个刚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我虽然不能长期资助,但至少可以帮他们敲开大学的门”。
救援是爱,哀悼是爱,帮扶是爱,援建是爱。在汶川县水磨镇,老街的一块照壁上,用地震废墟中挖出来的青花瓷碎片拼出“大爱无疆”4个字。这是瓷片的汇聚,也是人心的凝聚;这是情的铭刻,也是史的铭刻。
3年,是一个地区的史诗,也是一个国家的寓言。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我们重温那场地震。
这是为了铭刻的重温,在重温当中,固化那种修复大地与心灵、重启生活与建设的力量。这是为了凝聚的纪念,在纪念当中,固化那种万众一心、上下协力、继往开来的信念。
本报记者 徐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