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读中青报,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陈 鹏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06日   01 版)

    在微博上看到《中国青年报》迎来“六十大寿”的消息,顿感无比激动,便火速让母亲从家中把一叠珍藏了10年的《中国青年报》快递到学校——我要翻旧报、看剪报,梳理与这份报纸和青春的种种故事。

    读报10年,剪报5年,校媒3年,一时间,和中青报的故事还真不知从何说起。2001年,一份《中国青年报》成了家中报箱里的新“客”。这样一份“国字号”的报纸让年幼的我读得饶有兴致:是那字里行间的年轻气息让我亲近?还是不时出现的有趣的副刊、花絮新闻让我期盼?抑或是那一个个移用了华尔街报章体的“冰点”故事让我着迷?10年前的阅读初衷,现在已难以窥探,只留下一叠已经发黄的2001年1月的合订本被父亲静静地置于“家庭档案馆”——想来真该谢谢他,让我珍存了少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所有阅读都是获取一个认识世界角度的过程,如果为这种阅读加上“青春”、“年轻”的标签,《中国青年报》伴我走过的青春显得那样充实、丰满而有意义。

    或许命运就是要和我这个从小读报的人开个玩笑。2006年进入大学,我被调剂到新闻学专业。2008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我这个铁杆的“中青粉”外加“校媒人”当然不能错过——从当初在报上看到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的消息,到后来的北京年会,再到后来的深圳大运会校媒记者训练营,一次次参与校媒活动,结识一位位祖国各地的校媒友人,拜会一位位中青报记者……当我有一天老去,我想自己一定最感谢校媒、感谢中青报。因为它们,我的青春才显得那么别样。

    请允许我篡改一下名人名言:年轻时读中青报,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继续在校接受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我,以前每天从报箱拿到中青报的一刻“最快乐”;继续追逐新闻梦想的我,曾满腔热情地把《中国青年报》推荐给每一位本专业的学弟学妹;继续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也将继续选择中青报,与我青春作伴!

    我想,我与60年来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年轻岁月被这样一份报纸所改变,青春时光被这样一份报纸书写。今天,在这份属于青年、服务青年的报纸迎来她的生日之时,我也把祝福献给她,同时也献给一辈一辈的读者:祝《中国青年报》永远年轻。

    (作者系四川大学新闻业务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川大研究生》(筹)副主编)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查看。

青春的旗帜在飞扬
“一门式”服务助青年投身创业大潮
伤痛中重建心灵世界
把创新和实践紧密结合
全国青少年千网联动学党史活动启动
读中青报,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招商银行
中国青年报《2011全国高等院校报考指南》近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