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0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成都武侯区: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样本

——高位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09日   06 版)

    充满阳光自信的武侯学生

    武侯区学校校园集体舞体育锻炼1小时

    美国友人到武侯区学校交流与教师学生在一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全面挖掘武侯区教育发展的经验,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高位教育均衡”使武侯区城乡教育真正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武侯教育人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的核心战略,践行着“武侯教育人”的神圣使命。

    走在武侯的大街小巷,穿梭于城乡之间,随处可见的蜀汉风情叙述着久远的历史。“武侯”这个延用了数千年的名称,如今,在“高位教育均衡”的思想旗帜引领下,不仅成为成都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代名词,也成为四川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而走向国际的亮丽名片。

    评述武侯区“高位教育均衡”催生的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可以说如果将教育视为一项事业,那么,“武侯教育人”所追求的这项事业的意义就在于开拓创新;如果将教育视为一门科学,那么,“武侯教育人”所崇尚的这门科学的价值就是与时俱进;如果将教育视为一份责任,那么,“武侯教育人”所承载的那份责任的真谛就是普惠人民。

    “高位均衡、多元发展”弹奏教育现代化最强音

    走进武侯你会感受到, 武侯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的“软着陆”,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明程度与日俱增。武侯的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平衡器”,城市文明的“传播源”。它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对生活在武侯的人们都有很大影响。

    ——“教育现代化,‘化’在多元,‘特’在品牌。”近年来,武侯区对教育的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达到10亿元,是2003年的6.17倍。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武侯科技园区以及电子、生物、机电等高新产业集群提供了智力支撑,更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人们不禁要问:武侯区教育现代化的特色在哪里?为深入探索其中的秘诀,我们走入学校之中——

    走进龙江路小学分校,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扑面而来。早就听说这里的“快乐教育”独树一帜,有幸零距离接触,一定要探其究竟。在学校外面,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快乐管理、快乐教师、快乐课程、快乐德育”构成学校的品牌特色。校长郭先梅说,6年来,学校与高科技共舞,与孩子们一道快乐互动,投资30万元建立机器人基地。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轨迹机器人、射门机器人、接力机器人、灭火机器人以及能完成各项指令的“无限关爱机器人”、“海洋环保机器人”,能深入微观世界的“纳米”机器人和模拟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高科技产品。这种“快乐教育”不仅使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志向, 而且还形成饮誉全国的品牌。

    目前,这一特色一直处于四川省领先地位,先后有800人次参加智能机器人社团,有300人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有100人次参加全国比赛,15人次获得金牌。学生还多次代表国家远渡重洋,走出国门,一展英姿。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举办的世界机器人锦标赛、亚太地区机器人锦标赛上获得国际大奖。今年4月学校机器人代表队还直接晋级美国VEX工程挑战赛世界锦标赛。

    历数龙江路小学分校通过“快乐教育”摘取的一个个桂冠,孩子们遨游“科海”的智慧闪闪发光,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成就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特色就是现代化。它‘化’在多元,‘特’在品牌。”老师们的这些话道出武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泪染胸襟,爱满身,那一刻,我们心急如焚!”行走在武侯的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武侯行知实验小学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见到“四川省首届十佳女校长”之一刘晓燕,2007年,她放弃许多选择的机会,一头扎到武侯一所农村学校,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打造出强势教育品牌。

    行知实验小学的前身是一所仅有3亩地的村级小学,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原来在这里工作的教师搞对象都不敢往学校带,因为看到学校的办学环境就告吹。2007年,区委区政府为使农村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投资8000万元兴建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新校。如今,教师谈朋友搞对象再到学校来,感到无比的自豪。至于学生的喜悦就更不用说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和能力素养提高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刘晓燕校长说。目前,学校有教师近80人,1500余名在校生,仅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就超过95%,还有几位全国百佳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创新型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

    令刘晓燕终生难忘的是:当“5·12”大地震来临时,老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一位女教师冒着房子倒塌的危险,奋不顾身冲进办公室,开启扬声器,拿起话筒,高声喊:“同学们,快往操场跑!”就是这么简单的动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正在新校区的刘晓燕,更是心急如焚。掉转车头,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孩子们的身边。当她赶到学校时,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安然无恙时,刘晓燕与抢险的老师和孩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浸满了衣襟……

    从那时起,在刘晓燕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命名新校区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一所以“真·爱”教育为核心的武侯行知实验小学由此诞生。谈到自己经历的那一幕,刘晓燕几多感慨:“只有在那一刻,才会从生命中感受到‘真爱’的分量。我理解什么是‘真爱’,就是做真人,爱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真心热爱教育;作为学生懂得做真人的道理,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国家;作为教师就要时刻关爱学生、关爱生命,最终,才能以真爱之心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现在,行知实验小学在“真·爱”特色的引领下,先后获得全国“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一等奖,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行知奖”。一位家在南充农村的家长说:“我的孩子5岁就在这里读书,见证了学校的变迁过程。现在已经上初二了很有出息!”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能在行知实小读书学习是件很幸运的事儿,就像中了“头彩”那样。

    一次,四川省某地领导来成都看望刘晓燕,当他走进行知实验小学时,被这里一流的环境和先进的设施所震撼,当即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来这里上学。现在,每逢周一升国旗仪式,有很多家长来学校拍照、摄像,然后带回家乡送给亲戚朋友看,为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而骄傲。

    ——“给孩子补‘钙’,国防教育、军体文化铸就孩子魂魄。”感悟武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它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勇往直前。武侯教育的现代化为什么由“贫穷教育”、“智贫教育”向“特色教育”、“公平教育”嬗变?原因就在于这里的多元教育特色构成了一幅天然美景,等待着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放飞梦想。

    华兴小学原来叫南桥小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村学校,仅有7间教学平房,教学质量低下。2003年,南小与城区学校捆绑发展,2006年政府投入巨资异地重建,2009年,一所占地20亩高标准的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谈到学校的变迁,校长陈清岚感慨万千:“我们学校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的鼎力支撑,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呵护与厚爱,感谢华兴人那种含辛茹苦、不改初衷的追求。是他们为孩子们的今天创造了一片沃土家园。”

    近年来,为了打造华兴学校的特色,学校强化管理团队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全体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研究中去,80%的教师参与市级课题研究,20%的科研成果在区级以上学术活动中交流推广。46岁的廖桂芳老师还成为华兴小学自己培养起来的中学高级教师,改写了学校无名师的历史。特别是学校还探索出给学生“补钙”的教育方法,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身体健康锻炼,形成“国防教育”和“军体文化”的特色。

    漫步在华兴校园,强魂健体的思想贯穿在所有孩子的行动中。课堂上身着迷彩军服的孩子昂头挺胸,校园内整齐划一的“战士”迈着矫健的步伐。楼道里、教室里,悬挂的都是以各军兵种命名的班级名称。就是在楼道的连接处也变成学生的活动区,神舟飞船蓄势待发,长征火箭直顶苍穹。看到这些,我们在想:未来共和国的边防哨卡、海疆蓝天、太空苍穹,也许会有很多从这里走出的优秀学生。

    回眸凝视,再次看到校园中矗立的军人雕像,那种阳刚之美,折射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刻内涵。像这样的品牌学校,在武侯还有很多。棕北小学的“绿色教育”,磨子桥小学的“阳光教育”,锦官新城小学的“精致教育”,还有武侯实验小学的“智慧教育”,红专西路小学的“思维教育”,川大附小的“学习生活教育”等,都为武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支撑起一片蓝天,放射出道道彩虹。

    ——“几句话诞生一位教育家。人们说,这是武侯教育的骄傲!”以“实践大师思想、践行平民教育”为理念,以“广、博、雅、致”为校风,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为校训,以构建“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书香学校”为目标,是全国知名教育家李镇西校长带领武侯实验中学确立的办学思想。就是这种“平民教育”使武侯实中名贯东西,享誉全国。

    走进武侯实验中学,现代化的校园十分优美。该校是区委区政府按照高标准的设计要求和审美规律投入巨资兴建的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学校设施先进,教学质量一流。解读该校,一廊、两庭、三屋、四园、五楼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融入校园,仿佛置身艺术园林之中。 信步一廊,读书长廊和学校历史文化艺术长廊,环环紧扣,相得益彰。学校的历史与变迁就像清澈的小溪,流淌着文化艺术的气息。

    陶醉在德馨庭和书香庭,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思想,凝集着民族的文化精髓,又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教育的书香。走进行知书屋、蓝天书屋、志远书屋,那种育人情怀,启迪心智,回味无穷。踏足陶园、苏园、新园、智慧园,犹如梨花堆雪,桃花点点。以真善美雅乐命名的“真知楼”、“至善楼”、“尚美楼”、“致雅楼”、“云乐楼”,为探求人性化的管理、学习型的教师团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群体,以及具有蜀汉文化的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构成了武侯实验中学的特色文化。

    感悟其中,“书香浓郁、大师精神、现代气息、人文关怀”,注定了这所学校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奇迹。

    谈到学校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知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李校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次他接到一个电话约他聊一聊,李镇西如约前往。面对不曾相识的局领导,李镇西听到这样一句话:“到武侯来,给你一个舞台,这里会有更大的空间发展践行你的教育思想。”2010年,武侯区组织教师去南京考察,一名校长听说是从四川来的,随口说:“你们认识李镇西吗?”一位老师应声道:“他就是我们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

    一问一答之间,虽然言语不多,但它诠释的是武侯教育人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谱写的教育佳话。对于以传播平民教育思想而闻名全国的武侯实验中学,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巨大影响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批示,对这里的平民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高位均衡、国际视野”抒写教育国际化新篇章

    如果说武侯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使上百万个家庭和数以万计的学子受益,那么,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又使武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国际教育,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使中国变得越来越大。”成都市棕北中学是一所国际化办学的知名学校,现属于成都市棕北教育集团。早在1996年,该校就牢牢抓住“内涵、质量、特色”三大主题,以追求“人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为总目标,在国际教育上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陈泽芳校长讲,棕北中学所确立的教育国际化目标,最终目的是:为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属于民族,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起步棕北。15年来,学校通过与外国优秀学校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2006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2008年又成为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项目学校。2010年学校接受AFS的安排,来自意大利的15名中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汉语学习,学校100名老师志愿者带领这群金发碧眼的学生学习汉字、学习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课程。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知名学校结成友好学校。目前,学校接待外国校长、教师和学生120人次,出国交流师生98人,并向美国、日本、古巴派出7名对外交流和公费留学学生。用学校师生的话说:“国际教育,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使中国变得越来越大。”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想起这句诗,恐怕诸葛孔明先生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的“锦官城外”,现如今伴随着武侯农村教育城市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0年,武侯区已结对1个国际友好地区,66%的公办中小学与境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接待1200余人次来访,1000余名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境外访学,接收200余名境外学生入学,涉及美、英、法、日等19个国家和地区。全区学校参与的国际交流项目达到50余个,形成了中英“校际连线”、汉推等4个重点项目平台,15名教师正在美国、英国担任教学指导教师,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目前,全区教育国际交流已经进入常态化的环球之旅。

    ——“全景仿真,微仪天下,她们的笑容飘向五洲四海。”全面挖掘武侯区的教育走向,究竟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在全球化的视野里,运用现代管理,借鉴国际经验,具有持续创造力,能够培育出真正具有国际化高水平和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这就是武侯教育者给出的答案。 

    “喂,你是成都礼仪职业中专学校吗?我是四川双流国际机场,现在正是春运高峰,来成都的国际国内友人非常多,请求你们支援。”这是双流国际机场打给成都礼仪职业中专学校就业处的电话。

    为什么春运期间机场给学校打电话,原因在于这里航空专业的毕业生素质高、品德兼优、全国一流。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该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285所示范学校之一,专业群主要围绕三产、航空、电子、美术等领域。仅航空专业就达2000人的规模,毕业生就业于川航、国航、东航、南航等航空高端窗口行业。她们以“微仪天下”的服务,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到五洲四海,赢得广泛赞誉。

    走进礼仪学校,这里不见课堂,被取而代之的是“全景仿真银行”、“微笑服务的中国移动”。在金融礼仪的课堂,我们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变成了职业工作者,合体的西服、洁白的衬衫、脚穿高跟鞋、手拿银行单……授课中,学生的坐姿、站立的角度、目光的对视、微笑的分寸、交流的用语、迎客的手势……无不流露着现代文明与东方的古典美。

    来到移动大厅,学生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的是顾客、有的当起了大堂经理、有的咨询、有的解答,有的办理业务……当我们跨进门,“欢迎光临中国电信”的问候亲切宏亮。虽然现在他们身在校园,但他们的行动却已经代表中国。成都礼仪职业中专学校就是以这样的特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一个孩子要检查400多项,令家长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深入挖掘武侯区教育国际化背景,我们在武侯区“三五规划”中找到了答案。2008年,武侯区委区政府正式提出,“全域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的战略,并将教育国际化作为五大基本发展目标之一,从机制和平台等方面,设计出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框架。

    区教育局还成立职责清晰的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域成都,国际领先”创造和谐的教育文化环境。仅2010年5月,该局就促成区内9所学校与英国9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32所学校分别与美、英、法、德等十几个国家的学校结对,部分学校还在师资交换、学生交流、课程共建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此外,教育局还充分搭建教育国际交流信息平台,建立“教育国际化动态”、“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国际交流项目”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平台。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项目上,近两年,共接待和派出师生近200余人,先后向美国、新加坡等国派出9名公费留学学生。西北中学、川大附小等9所学校还成为“武侯国际社区教育交流基地”,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社区教育中心进行教育学术交流和师生互访。去年,区教育代表团还考察了台湾地区的多所学校,并邀请台湾成功大学李坤崇教授率队来武侯讲学,共同探讨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地区合作更加深入。

    武侯教育人使这里的教育步入了现代化、国际化的“伊甸园”。就连区里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也走向国际,实现“高位教育均衡”的国际化。

    据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晓莉讲,武侯区的特殊教育一直是区委区政府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为使特殊教育群体同样享受到均衡教育,政府不惜投入巨资,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造一流的特殊教育中心。近年来,还积极争取国际支持,申请到美国铁姆肯基金会的资助基金,解决了学校残障儿童语言障碍及自闭症研究项目的教育问题。

    例如,一个智障儿童脑瘫几年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父母因此失去了信心。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孩子送到了特殊学校。入学那天,学校老师给这名学生制订出长达几十页的康复、治疗、教育方案,有的地方甚至细化到每分钟。仅测试评估就为孩子做了400多项的检查,孩子家长亲眼目睹,激动不已。尤为可喜的是,这名学生入学仅一个月,在所有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奇迹般地能扶着走路了。当孩子父母看到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奇迹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学校老师也为孩子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田园风光,国际品位,小乡村变成了大世界!”如果说特殊教育的老师是智障儿童的引路人,那么,武侯区委区政府鼎力打造的具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世界现代田园学校”的江安河校区,就是武侯教育人迈向教育国际化的宏篇巨作。

    江安河校区是按着“田园城市”的教育内涵,“金色田园”的育人特色,“绿色田园”的生态环境,“宜居武侯”的文化底蕴,“面向世界”的现代大气等核心理念建造的“世界品位”学校。现属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它的前身是成都市金花小学,原来占地不足5.5亩,现在达到50亩。学校由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办公楼、一栋食堂、一座室内篮球馆,还有标准塑胶操场、阶梯教室、图书馆等组成。教育教学设施完全按照高标准优化配置,每个教室都有72英寸的教学背投,广播系统、网络系统、电话系统、多媒体电教系统应有尽有。

    为什么武侯区将江安河校区打造成为一所国际标准的学校?林建华校长道出其中的缘由:成都已成为世界级国际化城市,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在这样的都市里武侯区又处在核心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需要学校以“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气的胸怀与眼光,构建具有世界平台的学习与发展机制。所以,我们学校的建设就必须凸显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走进江安河分校,“金色田园,百花齐放”和“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校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所“人在园中”、“城在园中”、“校在城中”的校园,把城市和农村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漫步校园,“田野巨变赋”的文化特色,记录着农村的沧桑巨变;驻足诗和苑,“诗意成都”、“诗意武侯”、“和谐田园”的文化氛围无处不在。“生态自然、健康文明、和谐幸福、多元并存、个性发展”的文化特色,构成江安河分校“金色田园,百花齐放”的文化旋律。

    近年来在一批名师的带领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 、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全国十一五科研课题一等奖,同时,该校还以3金6银的优异成绩夺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团体铜奖,李杰燃同学荣获全国网球少年组冠军、四川省全运会网球冠军,2010年学校共有248人次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

    面对殊荣,江安河分校让城乡群众感受到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和惬意的田园风光,又使所有的孩子在“宁静闲适、心灵自由,恬淡自守、智慧旷达”的神韵中享受优质教育。这就是武侯教育人独具匠心的力作,这就使武侯教育人具有国际前瞻性的视野,这就是武侯教育人谱写的一曲教育国际化的新篇章。

    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全面总结武侯区的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现在诸多领域:以武侯区经济发展为例,全区财政收入88亿元,用于教育的投入是最大的。未来5年还将投入50亿元用于学校发展。正是这个源头活水,才使得武侯教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铸就了一个个辉煌。

    在教师队伍上,全区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人数达1600人,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近1/2,为成都市最高。城郊学校名师由2003年的24人增加到2010年的277人,城郊的名师覆盖率由2003年的32%提高到现在的100%,全区基本实现了校校有名师。2009年在第四届“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武侯区有三项成果获省政府一等奖。

    在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上。到2010年,武侯区的外来民工子女达4万余名,占学生总人数的40%。区政府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中学1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3年补助700万元。所有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每年都可以享受500至1000元的费用补助。

    在涉农学校发展上,武侯区公开招聘校长、副校长和校长助理向城郊流动。并设立支教专项经费,为城郊学校教师提供“五险一金”;尤其是对支教教师,每年在原有待遇的基础上增加补助4800元;对到崇州市支教的教师每年增加补贴1.2万元,白玉县支教补贴达1.44万元。

    在对口支援上,2010年,武侯区进一步加大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崇州市、新津县和富顺县的教育援助力度,分别与新津县22所学校、崇州市38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372名武侯名师与947名武侯、崇州、新津的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武侯区龙江路小学、川大附小、12中、棕北中学与新津县万和小学、新津一小、华润高中、华润初中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中学分别建成远程互动教室,使帮扶学校真正走上“高铁”新时代。 

    回顾成都市武侯区“高位教育均衡”所走过的发展历程,面对武侯教育人所作的一切,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有人说,武侯的教育就是一个百花园,它引得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有人说,武侯的教育就是一艘船,它承载着万千学子放飞理想,飞向远方;还有人说,武侯的教育就是一首歌,是一首共唱和谐,普惠人民的赞歌。

    千载武侯,今朝明媚,

    高位均衡,扬帆远航。

    路,在脚下延伸……

    (宏火  晏兴兵  王俊)

成都武侯区: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