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研二学生郎坤,是位美丽的满族姑娘,读本科时在“屋顶小学”担任编外老师,毕业后赴贵州大山支教,读研时又探索建立农民工子女“彩虹计划”志愿帮扶体系。
在武汉市江汉区高家台菜市场的屋顶上,有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学校在市内找不到价格低廉的教学场地,就把这家菜市场的二楼作为教室。菜市场的楼顶是一个平台,学校就建起围墙,将它改造成一个活动场地,因此得名“屋顶小学”。
2005年3月的一天,在武汉理工大学读大一的郎坤从报纸上看到了屋顶小学的照片。
“我没有想到在繁华的城市里还有这样的角落。”看到这张照片时,郎坤很震撼,“突然间就想,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她按照报纸上的电话找到了拍摄屋顶小学的记者,随后又辗转找到了屋顶小学。
虽然去之前郎坤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知道这是个条件很差的学校”,可是当她真正看到学校的样子时,心里还是有些酸楚。“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退休老教师或是民办学校的老师,只教授文化课程。学生们从来没上过音乐课,学校只有一台木琴。”郎坤暗下决心,“我要为这个学校做点事情。”
那个时候,郎坤在班里是团支书,她带领班里的团支部委员和学校的志愿者,对屋顶小学开展长期帮扶,每周去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但是,把想法变成现实并不容易。因为害怕郎坤他们坚持不下来,也怕给孩子们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屋顶小学的校长最初拒绝了郎坤的帮扶计划。
“我要让校长知道我的决心。”郎坤没有因为那一次被拒绝而放弃。她一次次地去跟校长沟通,“一个月之内,往屋顶小学跑了17次”。最终,校长被她的执著感动了。
“我们自己带了MP3、音箱等,去给学生们上音乐课。”看到学生们跟着音乐手舞足蹈,郎坤觉得特别开心,她觉得自己做了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此后,每个星期,郎坤和其他志愿者都会出现在屋顶小学,给孩子们上英语、音乐、美术课,或是带孩子们玩耍。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大学毕业。
2008年,即将毕业的郎坤在本来有机会被保送读研的情况下,作出她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决定:暂缓读研,参加学校的“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远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我想去那儿看看,给那儿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几年来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让她已经放不下要为需要帮扶的孩子做点事的情结,她笑言这是一种“瘾”,这样的事做了之后就停不下来。
郎坤无法忘怀在龙里县里一年的经历。
在支教学校,郎坤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课,还担任了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所以忙碌是她那一年的基本状态。
“学校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也都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关爱。”在教学和生活当中,郎坤会真诚地去与这些孩子们接触。
有一次班里转来一个学生,因为原来在乡镇上学,英语基础很差,甚至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郎坤每到星期六就去给他补课,直到他的成绩赶上来。
这样的事情,在那一年里还有很多。因为她的真诚,班里的同学越来越信任她,不管有什么问题,都会跑过来跟她说。“跟同学有矛盾啦、父母吵架啦等很多问题,有的时候,有些学生聊着聊着就会哭起来”。
一年以后,回到校园的郎坤仍然割舍不下自己曾一度认为是人生“事业”的工作——帮扶农民工子女。在读研期间她参与了团中央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项计划,创建了面向全武汉6万~8万名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希望帮扶更多的农民工子女。
“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我就觉得挺快乐挺幸福的。”郎坤说。
本报记者 陈凤莉 实习生 董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