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医生不缺未必医术靠谱

吴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3日   02 版)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医政工作会上获悉,今年起,当地将在所有市属医院推行专家层级接诊,逐步取消点名挂专家号。

    我知道,在分级诊疗推行这件事情上,很多人恐怕是不太喜欢的。上海就有最现成的例子。相关新闻说,为了要解决上海三甲大医院的专家型医生看病苦不堪言的问题,当地欲推出“医疗联合体”,让病人从社区医院转到二级医院然后再到大医院。但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不赞成。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是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就医模式,已经被验证是可靠且高效率的管理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却行不通。

    为什么那么多人抵触分级诊疗?答案可能是公众对当下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长期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应该怎么看待,难道只是一个就医观念落后的问题?恐怕另有原因。

    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医生等同于“Doctor(博士)”,医学教育直接等同于大学高等教育。这不是说在搞学历歧视。而是医学本身的特点,就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工作者,必须接受过足够多的教育与训练。这个“足够多”首先就需要时间来保障。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医学教育都不会仅限于中专层次,也很少有只接受过中专教育的人能够直接当医生的。

    我们的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医疗服务站,具有本科学历的医生并不多,据估计,五到七成的医生,只拥有中专或大专学历。而在1998年之前,我们还没出台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医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获得执业行医的资格,几乎实现了零淘汰。如果说当时的这种“跃进”与“开放”是无奈之举,解决了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时至今日,其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在基层医疗机构,一些医生在诊断疾病上,为什么“指鹿为马”,诊治能力太不靠谱?为什么喜欢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令就医者心惊胆寒?接受的教育与培训不够恐怕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地方,在对医师这一职业群体的考核上,基本上是“只进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淘汰制并未形成。结果,没学历没能力的清除不出去,有学历有本事的人又进不来。其服务能力如何能满足公众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看起来不缺医生,但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标准化医师住院培训,并定期接受严格专业考核的全科医生,以及高职称医生却凤毛麟角。从这个角度而言,“分级诊疗难”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医生荒,有资质医疗人力严重不足,最后导致服务能力不强,不能令公众满意。一位在美国执业的医务人员就曾坦言,在美国,由于医生的培养非常严格,社区诊所的全科医生和大医院普通医生对同一种疾病的处理和解释是一样的,所以病人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求医。在我们这里,病人为何不信任社区医生,道理不是很清楚了吗?

吴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13日 02 版

注水的保障房让任大嘴预言成真
宗庆后能否改写中国慈善史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醉驾入刑上应尽快释法
高中老师为啥要给初中老师送礼
电网撑死了,电厂饿死了
中国人过分关注美国
医生不缺未必医术靠谱
参加志愿服务,一定要给学分吗
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