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14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张锦:“快乐天使”的生命备忘

本报记者 辛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4日   02 版)

    开栏的话

    岁月峥嵘,沧海桑田。90年前,年轻的共产党人满怀着重整河山、振兴民族的理想,唱响了一曲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时代壮歌。

    当救亡、解放的枪炮声依稀远去,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的战火青春所留下的宝贵印记和精神财富。和平年代里,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继续唱响中华崛起、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留下了令人振奋和骄傲的青春足迹。

    青春笑靥,辉映党旗。今天的年轻人怎样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新形势下,青年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怎样的努力?在艰难险阻、生命攸关、利益得失等人生的关键时刻,他们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人物系列报道专栏《寻访青春榜样》,通过对青年党员、青春楷模的寻访,展现党旗引导下的年轻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他们的故事和所思所想,感受一个执政党和先锋队所具有的时代风采和奋斗不息的精神魅力。

    人物档案

    张锦,女,1980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团委书记。

    2003年,当SARS危及人民生命健康的时候,她立刻主动报名,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零距离为SARS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在不幸染病后,她仍然乐于助人、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病愈后,再次申请回到SARS一线工作,并捐献血浆。

    作为抗击SARS医务人员的代表,她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3年4月29日,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作为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

    张锦心声

    “我要亲手治愈更多的患者,将他们送归社会、送归亲人。”

    “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在一线努力工作,我接受这么重的奖,心里感觉对不起大家。我不敢接受。”

    “我要让大家理解医护人员的艰辛,我不是自己在作秀,而是为所有医护人员做事情,我感到责任很重。”  

    不久前,北京朝阳医院组织当年感染“非典”的医护人员聚餐。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表现优异而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张锦,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

    这次聚餐持续了很长时间,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慢慢地,随着话题不断深入,“非典”期间发生的那些事又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在场的人都曾经历过与家人的生死离别,直到今天,那份恐惧仍未完全消除。

    张锦的妈妈就在那时落下了心病。

    张锦已经结婚,不再和妈妈住在一起,可是每天早晚,她都能收到妈妈的电话或者问候短信,只有报了平安,老人家才会安心。8年来,从未间断。

    “我特别理解妈妈,2003年,她差点儿就没我这个女儿了。”张锦说。

    有一天早上,张锦的短信回得晚了点儿。妈妈便打去电话,接电话的却是张锦的同事。

    “张锦呢?”妈妈问。

    “她在抢救呢!”同事答。

    张妈妈吓坏了,立即赶到医院,到后方知,张锦正在抢救病人,老妈妈这才长舒一口气。

    “经历过非典的生死考验,家人变得很敏感。”张锦陷入了往事的回忆,神情有些伤感,“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

    那是2003年3月,张锦还在休假,偶然得知科里要派人去发热门诊,她主动报名,第一个进了发热门诊。“当时,我们科里就我一个人休假,我不报名谁报名?我是团支部书记,我有责任和义务去最危险的地方工作。”张锦回忆说,“看我这么坚定,科长却有些犹豫了,他很为我担心。”  

    当时,广东已有医务人员因感染SARS而永别人世。张锦很清楚到发热门诊工作意味着什么。

    工作第三天,她开始发高烧,回家躺在床上,咳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她拨通了朝阳医院的急救电话,一家三口被拉到急救室,张妈妈在车上看着高烧的女儿,爱莫能助。万幸的是,张锦没把病毒传给家人。

    入院后的第八天,张锦的病情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开始呼吸急促、憋闷、咳嗽,高烧不退,双手的指甲因为严重缺氧而发紫。重症期到了,生死一线间。

    不用呼吸机时,她就给妈妈打电话,娘俩儿抱着电话哭。张锦说,想吃妈妈做的饭……妈妈边哭边说,要坚强,“妈妈生日快到了,还等着你给买生日礼物呢”。

    醒着的时候,她就一秒一秒地数着时间,盼着重症期赶快过去。她还给自己打气:“不!我不会死的!我不能死!”

    在与疾病顽强斗争近1个月后,张锦痊愈出院了,成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第一名痊愈出院的医务工作者。出院后的第三天,她郑重地写下《请战书》,在《请战书》里,她写道: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我申请再次回到抗击SARS的队伍中去。我曾患过SARS,更能够真切了解SARS患者的需要,我还能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如何战胜疾病。我要亲手治愈更多的患者,将他们送归社会、送归亲人……我还要求捐献血清,希望挽救更多的SARS患者,也希望给SARS的科研工作作一些贡献。

    记者和张锦聊起往事,问她病后敢于再次申请上“战场”,动力何来?

    张锦说,“用北京话说,我是一个挺‘轴’的人,只要认准的事,就什么也不考虑了。必须干,而且要干好。”

    “非典”过后,各种荣誉扑面而来,张锦感觉有些招架不住了。当得知自己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张锦的“轴”劲又上来了:“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在一线努力工作,我接受这么重的奖,心里感觉对不起大家。我不敢接受。”

    后来,院领导出面开导她:“现在,全国卫生行业需要一个代表,而你只是大家的代表,而且大家也愿意让你代表。”

    做了半天工作,张锦心里才坦然一些。此后,领奖、全国作报告,成了她生活的主题。“我要让大家理解医护人员的艰辛,我不是自己在作秀,而是为所有医护人员做事情,我感到责任很重。”她说。

    有很多人都在问张锦同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全国典型?张锦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一次,她和几位五四奖章获得者去武汉大学作报告,这些青年私下聊天,达成了一个共识: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奉献,就一定会有收获,至于能否获奖,并不重要。

    2006年,张锦有了再次上学的机会,进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读书。临走前,她对院领导说,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回到朝阳医院继续工作。

    “当时有人劝我,大学毕业后,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工作。但是,我在朝阳医院得到这个荣誉,还要在这里继续努力工作。”张锦说。

    毕业后,张锦如约回到医院。去年,她成为院团委书记,负责做好全院1700多名青年的思想工作。“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我本人也很喜欢。我还会像以往那样,全身心地做好。”张锦说。

央行奋力应对通胀和流动性过剩
第七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天津评出十佳自强青少年及助残大使
中国青年报电子版上线“睛彩报纸”
甘肃天祝信用社发生放火事件
青少年减灾防灾素质提升计划启动
张锦:“快乐天使”的生命备忘
上海大学生热衷理论学习
重生喜悦抚平丧子之痛
“权房交易”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