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个都不放弃”

——党员教师魏桂玲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强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0日   08 版)

    道路泥泞、房屋低矮的棚户区,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拥堵杂乱、喧嚷吵闹的农贸市场……18年来,身为共产党员的哈尔滨市延兴小学教师魏桂玲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家访行程超过1万公里,践行着人民教师“一个都不放弃”的庄严承诺。

    延兴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附近就是哈尔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全市最大的棚户区白家堡。错落起伏的棚屋、迷宫般的羊肠小路……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居民走在其中都常常会“犯晕”,但对魏桂玲来说,这一切再熟悉不过。

    风里雨里、春秋冬夏,魏桂玲18年家访千余次,足迹遍及这里的每一条小巷,行程1万多公里。初为人师时,父母陪着;结婚后,爱人陪着;就连正读初中的儿子,也曾陪着妈妈家访了四年。

    魏桂玲的班里曾有一个叫孙喜旺的学生,有一年开学很久了他的座位仍然空着,原来孙喜旺的父亲带着他外出打工了。几经辗转,魏桂玲终于在一处工地上找到了蜷缩在墙角的孩子。见到魏桂玲,孙喜旺愣住了,一头扑进老师怀里,大声哭喊着:“老师,我再也不能上学了,再也不能上学了!”

    孙喜旺的父亲对魏桂玲说:“魏老师,你就别管我家孩子了。在工地干活他还能吃上饭,上学了谁供他吃饭?”

    “我来供,只要你让孩子上学!”魏桂玲没有丝毫犹豫。

    第二天,孙喜旺回到了学校。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魏桂玲每天家访给孙喜旺补课,并供着孩子的一天三顿饭,从未间断。在期末单项测试中,孙喜旺以两项满分的成绩获得了两枚红花,给这个艰辛的家庭带来了久违的欢笑。

    “淘气生”李炳林经常在课堂上“恶作剧”,全班56名学生和55位家长联名要求把李炳林转走,但魏桂玲没有放弃。她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帮李炳林艰难地转变:一起修理被他弄坏的桌椅,清洁被他弄脏的墙壁,陪他上科任课,表扬他的进步,引导他做事负责任,呵护他日渐形成的自尊心,帮助他养成好习惯。“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在延兴小学,共产党员魏桂玲就是一面旗帜,同事们以她为榜样,关爱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

    2007年魏桂玲被评为感动哈尔滨人物,2008年被评为哈尔滨“三八”红旗手标兵,并多次荣获省级优秀教师和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身为共产党员,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做得更多。”魏桂玲说,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爱他们,爱其实很简单,对学生真诚、无私,用爱打动他们,并传递这份爱给更多的人。

    在她的影响下,更多老师行动起来了:把自己的午饭给学生吃,从微薄工资里给学生发“奖学金”,甚至发动家里人帮学生家长找工作……

    2008年,在学校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活动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五年级一个学生从仔细包好的手绢中拿出了50元钱。班主任震惊了,因为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境很差,母亲身体有病,全靠社保生活。班主任不忍心收他的捐款,孩子复述着妈妈早晨的叮嘱:社会、学校和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爱,我们也要回报社会,我们家穷,也只能拿这么多了。

    魏桂玲说,只要老师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并用真心去关爱和呵护它,这颗爱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延兴小学校长王丹说,学校现在不止一个“魏桂玲”,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无论他们将来在哪里,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回来寻求老师的帮助,“一个都不放弃”是延兴教师共同的信念。 

    据新华社哈尔滨5月19日电

杨怀远
谷文昌
“一个都不放弃”
“醉驾入罪”宣传下乡
廊坊举办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
港珠澳大桥成立青年突击队
巴山深处结识你
转1条微博=捐1元善款
南京青奥会会徽发布
公安机关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