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的挑战

黎潇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30日   02 版)

    近日,在《中国经济学年鉴20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布会暨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上,就“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顺利实现2011年的各项经济目标,如何保持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处理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与治理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学者们各抒己见。       

    陈佳贵:抑制通胀是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在发言中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胀。

    陈佳贵分析认为,造成通胀压力的因素概括起来至少有5个方面:一是流动性过剩,包括发达国家,全世界也都存在这个问题;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三是农业的基础不稳固,农业成本增加,受灾害等影响使价格产生波动,导致价格上涨;四是成本上升;五是输入性价格上涨,国外的大宗原材料、大宗商品涨价,比如石油、棉花、粮食涨价,影响着我们产品的价格。

    他说,解决通货膨胀,要分清价格上涨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比如,第一类价格上涨是合理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长期的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大政策是一致的,是不可逆转的。第二类是不合理的价格上涨,但是不可控的——比如收入性价格上涨。第三类是不合理的价格上涨,但是可以控制——比如流动性过剩。因此,抑制通胀,还要区分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他指出,抑制和治理通胀不能一蹴而就,太急了,采取不必要的行政措施,可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陈佳贵认为,在两三年时间内,使CPI回落到3%以下是有可能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肖毅敏:抓住历史性的五大机遇

    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在发言中,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五大机遇:

    民生经济拉动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挫中国商品市场出口需求,消费力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影响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强烈要求,扩内需上升为以人为本的战略,促增长进一步发展为对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因此,民生经济拉动的生存新需求和投资需求,是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低碳经济推动发展。低能耗、低污耗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低碳经济以更强劲的力量创造出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消费需求。低碳经济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直接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创新经济再上台阶。我国正在通过确立新兴战略产业计划,把基本国策落实到行动上,因此2011年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由世界产业低端链向高端链发展的转折之年,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将凸显其作用。

    股票市场牛市发展。股票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直接融资机会,有利于社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通过扩大投资人收益,财富效应会变成财富需求的增加。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现在大约是一个亿,通过股票市场牛市发展的有效扩张,对我国内需扩张是一个有利因素。

    房地产行业将保持繁荣。这两年,人们普遍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国家政策的调整将导致房地产业的萧条,即股票市场的房地产板块的下跌。其实,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限制的是投机性需求。从中央到地方,今年计划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估计达到1万亿元。这样大的数字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超级利好。因此,中国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会持续下去。

    张车伟:积极应对三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副所长张车伟在发言中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张车伟指出,最大的挑战就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构调整的挑战。他说,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没有剩余劳动力的说法很难成立,中国仍然有将近40%的人在从事农业,农村积累的劳动力还是很多的。但为什么会出现招工困难?一是需求增加,增长速度很快,现在年轻用工者需求很大,这个年龄段的人的供给大幅度减少,而年龄大的人被淘汰下来了。经济发展怎么为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配置工作,这是现在面临的挑战。

    张车伟认为,第二个挑战是通胀的压力。他说,通胀的压力可能和整个流动性过剩有很大关系,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还是在我们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状态下形成的。因为,现在的流动性过剩不是由于居民收入的过快增长形成的——现在看国内的经济需求与消费需求都是不足的。另外,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今后还将推动流动性的过剩,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将是长期的。

    张车伟指出,第三个挑战是怎么应对工资增长的问题。他认为,今后工资的增长,应该放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优先位置;甚至调整结构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从调整分配模式入手。他说,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汇率政策应该保持稳定,我们应该把调整国内结构性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不应该屈从于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黎潇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30日 02 版

“中国化”要在“化”上下工夫
20年后回眸:苏联解体证明了什么
“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的挑战
你的“中国文化”库存丰厚吗
第六套“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出版
凡人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