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31日   08 版)

    126 李满堂

    127 杨昌林

    128 邱亚寰

    129 邱宏锐

    130 阿尼帕·阿力马洪

    131 阿里木江·哈力克

    132 陈允广

    133 陈金良

    134 陈艳梅

    135 陈燕萍

    126 李满堂

    李满堂,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李满堂复员退伍后始终不忘拥军优属,把军人当亲人,把战友当兄弟,在多个任职地营造军地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最是难忘战友情。13年前,为了帮助困难战友,李满堂牵头组建了战友联谊会,把扶危解困、军烈属优恤等作为联谊会的主要工作。这些年来,战友联谊会共筹集资金180多万元,先后帮助40多名战友走出了生活困境,协调解决20多位战友及其子女的务工就业问题。2006年,东莞实施治摩政策,20多位开“摩的”的战友失去了工作。他获悉后,和战友一起四处奔走做工作,为多位战友重新找到了谋生岗位。2008年,老战友钟桐增得了晚期肝硬化,严重的病情和巨额的治疗费用令他万念俱灰。李满堂知道后,与战友梁锦棠、卢普润等人共同商量救治方案,广泛发动战友捐款和访医寻药,并鼓励老战友坚持治疗,终于帮助钟桐增恢复了生活信心,他的病情也奇迹般地好转了。

    作为经历过战火的老兵,李满堂对烈士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08年9月,当听说54年前曾有5位战士为保护群众财产牺牲在樟木头,而其家人一直未能联系上时,刚到樟木头镇工作的李满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决心为烈士寻亲。很快,镇政府成立了寻亲小组,深入研究了寻亲方案,一场有组织的“寻亲战役”打响了:一次次地寄寻亲信函,一次次地打长途电话,一次次地上民政部门咨询。2009年清明,寻亲小组终于与一位烈士的亲属接上了头。寻亲小组以此为突破口,加班加点地赶、不厌其烦地跑,最终将5名烈士的亲属全部找到。

    李满堂在任职地有“国防书记”的称呼,每到一地他都把拥军优属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他曾出资3万多元修葺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建起镇级将军馆;多次与战友一起走进部队、学校和政府机关开展国防教育。得知烈士番日明的妈妈一人孤苦伶仃,李满堂动员几位战友驱车上百公里,几番打听找到了烈士妈妈。他与战友们商定,定期给番妈妈提供生活费,节假日轮流上门看望,为牺牲的战友尽好孝心。

    李满堂曾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27 杨昌林

    杨昌林,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退休教师。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杨昌林三十三年如一日,关爱藏族学生,帮助学生近万人次,将自己收入的近1/3用于这项事业,被藏族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阿爸”。他经常说,西藏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尤其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本地人才。杨昌林用他的行动,树立了爱心助学的榜样,书写了民族大爱的感人事迹。

    1978年,杨昌林夫妇从西藏阿里调到武汉大学工作。当得知初到武汉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气候,全身长满疙瘩,他和妻子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最终解除了他们的病痛,孩子们从此都叫他们“阿爸、阿妈”,并在学校藏族学生中流传。1991年夏天,藏族学生尼玛次仁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就在他丧失信心的时候,“阿爸阿妈”来到医院,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他喂药、送饭、擦洗身子,给了他极大精神鼓励,最后他奇迹般地痊愈了。尼玛次仁毕业回西藏后,写信表示“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给阿妈、阿爸看”。

    2005年妻子去世后,已届古稀之年、自己需要照顾的杨昌林依然用各种方式延续着对藏族学生的关爱。武汉近10所高校的10多名藏族同学,几乎都这样讲述杨老师的故事:进大学,被杨老师接去吃迎新饭;逢年过节,被邀请与他团聚联欢;杨老师生活节俭,对同学们却很大方;大事小事,同学们总爱找他帮忙。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72岁的杨昌林被困在了湘西老家。他内心十分焦急,“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必须回去看看!”于是,他辗转多次、两天两夜没合眼赶回了武汉,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将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过年。

    杨昌林珍藏着两样东西:一本相册,里面全是他珍藏多年的与藏族同胞、藏族孩子的合影;一本纸页已经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抄记着藏族孩子的学校、姓名和联系方式。33年来,杨昌林到底接待了多少个藏族孩子,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尽管他的年龄和藏族孩子们的阿爷差不多,然而,初来武汉的藏族年轻人仍亲热地沿袭着师兄师姐对老人的称呼,喊他“阿爸”。

    33年来,杨昌林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始终坚持帮助培养藏族学生,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2010年,杨昌林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128 邱亚寰

    邱亚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海南澄迈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1984年,邱亚寰在部队服役时,在一次军事训练中意外受伤导致六级伤残,参加工作后又因企业破产而下岗。1997年,酷爱摄影的他进入县广播电视台当摄影记者。工作期间,他一边钻研摄影艺术,一边为社会奉献爱心。

    金江镇五保户李德坤因病住院,邱亚寰了解到这位曾参加金门海战老兵的身世后,主动到医院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特级残疾人王荣兰卧床在家,因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残疾证,邱亚寰了解到王荣兰的实际情况后,找到县公安局,请求特事特办,上门为王荣兰办理身份证,并把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带到王荣兰家中,为她办理第二代残疾证。2011年春节前夕,盲人王永强全家没有租到车回家过年,邱亚寰叫司机开他的车送王永强全家人回家过年。多年来,他用稿酬和奖金,先后资助23位特困残疾人,资助海南省保亭县一位黎族贫困学生从初中直至读完大学。2011年春节,他听说北京化工大学一位澄迈籍学生没钱买车票返校,主动送上1000元给他当路费。在摄影途中,他曾从大海中救起4位落水儿童。

    近年来,为了让群众能看上老电影,邱亚寰自费买来电影放映机,到社区和驻地部队为群众和官兵义务放映《雷锋》、《地道战》、《地雷战》等爱国主义影片,至今累计放映200多场次。他发挥专业特长,在家乡办起一间影楼,解决了8个人的就业,让22人学到了摄影、化妆技术,并为革命荣誉军人、老革命战士、革命功臣、劳动模范、88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照相服务。

    身为伤残军人,邱亚寰凭借坚强的信念和毅力,靠自学成长为一位优秀摄影家,在为社会奉献艺术的同时,又以爱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他被评为海南省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当选为第九届海南省优秀青年。

    129 邱宏锐

    邱宏锐,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竣瑞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宏锐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无偿献血,坚持无偿献血25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三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金奖。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献血活动,自1998年以来,组织无偿献血活动200多次,参与举办献血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讲座80多次,现场受众达6万多人,动员献血8000多人次,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8000多份,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32例。从2006年开始,他利用街头献血车(屋)的形式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工作,先后在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市建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运送造血干细胞给外省白血病患者,为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捐献者提供服务等工作,目前已有志愿者300多人。

    为更好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邱宏锐加入了“志愿海南爱心社”,担任副社长,与社长一同带领志愿者,走进海南各市县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老人公寓,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帮扶孤儿、残障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同年,他组织“爱心社”的志愿者每周到社区和企业做公益宣传、收集捐赠图书。经过4年的努力,募集38万册图书,成立160家爱心图书室。

    2008年初,他组织为中国西南五省市雪灾地区募捐,带领志愿者慰问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孤儿,送去了现金、食品、衣被、日用品等。2009年起,每年春节期间持续开展“暖冬行动”,带领志愿者慰问了200多位孤寡老人、孤儿等,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冬天的温暖。

    邱宏锐在身体力行的同时,还影响带动着身边人开展帮孤助残、扶老爱幼、个案救助、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普及急救知识等活动。他说:“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体的力量强大,我愿意尽己之力牵线搭桥帮助受助者。”

    邱宏锐被授予2006年海南省优秀志愿者、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130 阿尼帕·阿力马洪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维吾尔族,1939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青河镇居民。

    现年72岁的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已去世)收养了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的10个孤儿,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至真至纯的温暖之家。同时,她还把仁爱之心播洒到社会,帮助许多困难中的人们,为建设新疆民族和谐大家庭作出了贡献。

    1963年,阿尼帕的哈萨克族邻居亚和甫夫妇相继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性善良的阿尼帕深知孩子失去父母的辛酸和孤单,收养了他们。1977年,王淑珍11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改嫁。后来母亲也撒手人寰,兄妹四人无人照顾,流浪街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阿尼帕将蓬头垢面的小淑珍领回家,她的哥哥和两个妹妹也来了。1989年,王淑珍继父去世,阿尼帕又把她继父的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

    收养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阿尼帕和丈夫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尼帕每天都到菜市场拣别人不要的蔬菜。家里虽然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拿到市场换成零钱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为给一家20多口人做饭,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被称作“团圆锅”。阿尼帕对收养的孩子比亲生孩子还亲,她最小的亲生女儿上初中时还没穿过一件新衣裳。

    除了抚养孩子, 阿尼帕夫妇还做了很多好事。2003年,阿尼帕帮助寻亲无望、差点自杀的哈萨克族姑娘古丽找到工作,还让她到家里住。2003年,阿尼帕为大龄孕妇江阿古丽筹集1000元钱,召集儿女为她献血,手术后把她接到家里照顾。5月,资助贫困的孕妇乌拉斯汗顺利做了引产手术。青河阿尕什敖包乡的贫困户切克斯手有严重残疾, 1984年以来,他一直把阿尼帕家当成自己的家,面粉常年由阿尼帕一家供应。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阿尼帕捐款1000元,还找到民政部门要求再收养10个孤儿,她说:“只要我有口吃的,就有他们吃的。”

    2009年,阿尼帕·阿力马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母亲;2010年,荣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入选《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并在国外展播。

    131 阿里木江·哈力克

    阿里木江·哈力克,男,维吾尔族, 1971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个体工商业者。

    阿里木江·哈力克生活并不富裕,靠卖羊肉串谋生。因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他被新疆人民亲切地称为“好巴郎”,被贵州人民誉为“草根慈善家”。

    1992年,阿里木江·哈力克退伍,在当地供销社工作。供销社破产后,他走南闯北,以卖烤羊肉串谋生。2001年,他到贵州省毕节市落脚。生意越来越好,赚的钱多了起来。然而,阿里木江依然很“穷”。钱哪里去了?捐给贫困孩子了!2002年4月,他把500元钱交到了毕节师专(现毕节学院)贫困生赵敏手中。2003年12月,他看到患肾病的男孩周勇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医疗费,立刻向记者朋友求助,又组织捐款,后来有两家医院免费给周勇治病。2007年11月,得知大方县达溪镇聚河小学学生缺书包、学校很长时间没举行升旗仪式,他就买了181个新书包和一面五星红旗,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学校……在毕节,到处都有阿里木江捐助的贫困学生。他还在贵州毕节学院和贵州大学设立“阿里木江助学金”。至今,资助过多少学生,他也记不太清了:“直接资助的有100多个。加上送学习用品,应该有好几百学生了。”

    汶川大地震、贵州雪灾后,阿里木江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他索性背上锅碗瓢盆赶赴青海,不顾高原反应,拿着身份证和退伍证,成了二炮部队救灾前线一名“编外”战士,奋战了10余天。

    经常有人问阿里木江: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却捐给了贫困学生,为什么?阿里木江说,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没什么文化,自己也只上到高中。阿里木江觉得,不能让想读书的孩子上不起学,要尽力帮他们!对资助的学生,阿里木江唯一的要求就是学成后一定要回贫困地区,告诉大家改变观念,读书、有文化,对自己好,对别人好,对国家好。

    阿里木江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现在,他的家乡和静县成立了“阿里木江·哈力克民族团结一家亲助学基金”。新疆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阿里木江精神”大家谈》栏目。他获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自治区“外出务工模范”荣誉称号,当选第二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132 陈允广

    陈允广,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主席。

    陈允广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全国第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包头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旗达茂旗服务。在一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他扎根西部,用一腔热情和真切爱心,四处奔走呼吁,帮助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在大漠上谱写了一曲助人奉献之歌。

    为了争取更多支援,他几经努力和波折成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一名协调员,对乌克镇的21名贫困学生进行家访。整整3个月,他没有休息过一天。终于,在孩子们放假的前几天,他帮孩子们获得了第一笔4200元的奖学金。

    2007年,团中央、中国志愿者网在全国开展“寻找西部需要帮助的孩子”社会关爱行动。陈允广主动当起义工,经过走访,把贫困学生的家访情况传到网络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他的爱心感召下,包头市侨办捐赠20万元,智联招聘公司北京总部职工捐款3万元,山东、广东等20多个城市的爱心人士捐款1万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红河集团捐赠图书1600册。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继续上学,2009年3月,陈允广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助学基金”和“爱心助学协会”,以此发动更多社会力量为助学募捐。达茂旗很多人被他无私的行动感动,纷纷加入捐资助学的行列。

    8年来,陈允广冒着强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翻山越岭、奔波募捐、家访学生,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走访了40多个嘎查村的400多名贫困学生,募集捐款45万元,帮助全旗30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孩子们亲切地叫他“大哥哥”,老人们称憨厚的他为“好后生”,人们称他为草原上的“爱心大使”。

    陈允广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133 陈金良

    陈金良,男,汉族,1944年4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公安局退休民警。

    陈金良16岁参军,1968年4月转业到东阿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曾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后,他都一如既往地做好事。每逢周末、节假日,他都到车站,用自编的快板宣传安全、卫生知识,为旅客解决困难。他关爱老人、关心孩子,用40年的坚持,把雷锋精神融入血脉、传承下去。

    1985年,他搭乘的长途汽车发生意外,为了保护压在身下的5岁女孩,他的腰部受到了严重损伤,左小腿骨折,至今落下经常腰痛的后遗症。在部队期间,陈金良每逢假期,主动帮助驻地的老人、残疾人,为他们担水、拉煤、扫院子,风雨无阻。一次刮大风,他想起敬老院里双目失明的王大娘窗户还没糊,便骑车几十里赶到敬老院,为王大娘糊好了窗户,王大娘激动地说:“多亏你这好心人啊!”转业到地方以后,他对老人更加倾注了爱心,他到过全县所有敬老院,看望慰问他们,为他们表演节目,帮助打扫厕所、院子,给老人送去欢乐。

    1990年起,陈金良工作之余几乎都在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他每年宣传对象达70多万人次,先后帮助困难旅客300余人。2004年,他走出东阿、走出聊城,带着他的小喇叭自费到河南、河北等省20余个地市的汽车站、火车站进行义务宣传,为旅客做好事,受到旅客的广泛赞誉,被誉为“活雷锋”、“安全神”。

    他关心青少年成长,到中小学作学习雷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70余次,多次带领中小学生参加学雷锋义务劳动。他受聘为“未成年人远离网吧义务监督宣传员”,编写“远离网吧”等快板书,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他还被聊城大学、聊城教育学院等高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德育教育客座教授”等,把雷锋精神传播到青少年的心中。 

    陈金良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134 陈艳梅

    陈艳梅,女,汉族,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克山镇城西村卫生所所长。

    陈艳梅扎根农村十几年,为乡亲们免费体检、义诊、送药,为残疾人和五保户组建特殊“家庭”,为低保户免费治疗,哪里有患者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不追名、不求利,为的就是让患者摆脱疾病折磨、让弱势群体生活得更幸福。

    1996年,陈艳梅从克山县亚麻厂医务所下岗后,承包了克山县城西村卫生所。这个卫生所不大,但在这里治病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先治病后谈钱,不管哪里的患者,向来就是有钱就给,没钱就免。由于担心深夜有患者打电话求诊,陈艳梅手机24小时不关机。对于患重病且家距遥远的,不管多忙多累、路多难走,陈艳梅都按时出诊。

    她长期帮助无血缘无亲缘关系的老幼病弱、鳏寡孤独,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城西村远东社区有家特困户病人,因患重病做过3次手术,家中条件非常困难,陈艳梅得知情况后,时常为他们买药和米面等生活用品。城西村有家低保户病人做过肾移植手术,丈夫下岗又患有糖尿病,陈艳梅知晓后立即为这对夫妇送医送药,帮他们购买日用品,定期上门看望。城西村八社有4户特困户,共8人,最大的75岁,最小的10多岁,有的是聋哑人,有的是痴呆,有的是半身不遂,陈艳梅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重担,将他们集中到一起,组建“特殊家庭”,春节为他们送去饺子,节假日送去米、面、鸡蛋等。“家庭”中的成员生病,诊所中的药品都无条件地供给。

    2006年,城西村卫生所被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村卫生所,陈艳梅积极帮助筹集合作医疗资金,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原卫生所房屋面积小、环境条件差,村民就医不便。2010年,陈艳梅自筹资金改善村卫生室就医环境,添置药架、药柜等设备,极大方便了村民就医。有人为她算过一笔账,每年免收、少收的钱至少有上万元,10多年就是10多万元。“开诊所也是为了生计,这样做是不是太傻了?”陈艳梅却说:“医者仁心,能为患者解除痛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135 陈燕萍

    陈燕萍,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

    陈燕萍在法院工作22年,其中15年扎根农村基层法庭。15年来,她跑遍了辖区的所有乡镇,成为村民的“贴心人”。在群众心目中,陈燕萍不仅是法庭上主持正义的优秀法官,更是生活中值得依靠的至爱亲人。

    7岁女孩小敏,爸爸患癌症去世,妈妈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年迈,自己又患了面部肿瘤,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已把妈妈告上了法庭。承办此案的陈燕萍想尽办法,但最终小敏还是被亲生妈妈无情地抛弃。从此,陈燕萍数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小敏,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还多方筹措资金,成功摘除了小敏的面部肿瘤。年过八旬的老孙早年丧偶,年迈体弱没收入,唯一的儿子不肯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他将儿子告上法庭。每次他到法庭来,陈燕萍总是嘘寒问暖,为他买饭、买车票。儿子悔悟过来,开始赡养孙广福。陈燕萍又多次回访。如今,安享晚年的孙老汉逢人就讲:“陈法官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在办理残疾人小崔的离婚案时,陈燕萍发现小崔因自闭而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就一次次与他拉家常、问冷暖。小崔说,他瘫痪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外人像陈法官这样,不嫌他身上的异味,与他谈这么久,陈法官的情谊,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一位离了婚的女当事人对今后的生活失去信心,陈燕萍帮她办证、选址、筹资,成功地开起了一家美容店。一位因自身生活无着落而失去孩子监护权的当事人,在走向绝路时,是陈燕萍及时制止了她,鼓励她重拾生活信心并开始创业。

    许多失去生活信心的当事人,在她的鼓励、教育、帮助下,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许多老人、孩子在她的努力下,生活又有了着落。许多不孝之子、无德之人的良知在她的感召下苏醒了。

    陈燕萍荣获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31日 08 版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