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31日   28 版)
437 杨善洲
438 杨曙光
439 沈国初
440 沈战东
441 沈浩
442 邵春亮
443 陆立才
444 陈勇琦
445 侯凡凡
446 俞佳友

    437 杨善洲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淡泊名利,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永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从担任县领导到地委书记,杨善洲自20多岁起就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他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很少呆在地委机关。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一个乡都留下了杨善洲的脚印。为提高亩产解决群众温饱,他亲自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沿用这个方法。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工作35年来,杨善洲始终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他下乡,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司机、秘书,一辆212吉普,其他随员一个不要。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1988年6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为实践“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婉拒到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他把建林场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艰苦创业20余年,使7.2万亩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同时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且谢绝当地政府的奖励。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获得全国绿化奖章、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荣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438 杨曙光

    杨曙光,男,藏族,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舟曲县插岗乡党委副书记。

    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杨曙光在一家3口亲人不幸遇难的情况下,把悲痛埋藏在心里,带领民兵始终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杨曙光工作的博峪乡与四川九寨沟毗邻,距离县城320多公里。8月8日零时40分,他接到县人武部救灾命令后,迅速组织附近3个村21名应急民兵,奔赴县城。上午9时,杨曙光他们终于进入城区,此时,眼前的情景让杨曙光心如刀绞:泥石流吞噬了三眼、北关、月圆等多个村庄。而他家所在的寺门嘴废墟一片。不远处,有人发现了遇难的亲人,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快,赶紧救人!”已经无法再多想亲人的杨曙光带领民兵迅速展开搜救。为了挽救更多群众的生命,杨曙光带着他的民兵突击队奋力搜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吃饭。8日13时,噩耗还是不期而至。他的妻子和一对儿女全部遇难。尽管之前有了些心理准备,但噩耗还是像一把千斤大锤狠狠地砸碎了杨曙光之前的侥幸想法。这名壮实的汉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悲泪长流……一名同事心疼地说:“我们去找一找嫂子和娃娃吧。”他摇摇头:“先救活人。”“快,还有很多人要救,能救一个是一个!”杨曙光拿起铁锨,带头奔向废墟。整整一天一夜,杨曙光没喝一滴水,没吃一口饭,带着民兵先后排查了3栋楼200多户人家。

    8月12日晚7时,杨曙光在灾区奋战了4天4夜。当他再次奉命到锁儿头物资转运站搬运物资时,感到力不从心,双腿发软。这一次,他没有撑住,从一个山坡上滚了下去。苏醒后,战友们劝他休息一下,他说:“不要管我,救灾要紧。”搬运物资休息的间隙,他总会摸摸挂在腰间的手机。女儿在灾难发生前发给他的最后一条短信和妻子最后一次通话的记录,儿子的照片及全家人的合影已经成为他最宝贵的财富。

    杨曙光退伍后一直在武装部工作。结婚17年,与妻子两地分居17年,照顾4位老人和2个孩子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他每月回家一次,都会受到妻儿最隆重的欢迎,爱人的拥抱,儿女的亲吻……如今,这些幸福的往事,已成为他心中最深的疼痛。8月15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悼念现场,杨曙光几次昏厥。“我愧对了家人,但不能愧对部队的培养。我必须做到坚强,给更多失去亲人的人们站起来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力量。”

    杨曙光6次被舟曲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评为优秀基层武装干事、优秀武装部长。

    439 沈国初

    沈国初,男,汉族,1957年5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路面执勤民警。

    23年来,沈国初一直在路面站岗、执勤巡逻。他坚守在斑马线上,先后纠正和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万余起,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和被投诉事件。他值守的地段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先后为人民群众做好人好事3000余件。

    沈国初执勤的朗州路有一条近20米的斑马线。斑马线的两头,是常德城区北正街小学和常德市第一中学。每天有6000多名中小学生要早中晚三次穿过滚滚车流,走过这段“斑马线”。为了让孩子们安全横过“斑马线”,沈国初二十三年如一日,每天早上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晚上推迟半个小时下班,不停地舒展双臂,像母鸡护卫小鸡一样护送着一个又一个上学的学生,斑马线记录着许多沈国初帮助小学生过马路的故事。23年来,他从滚滚车轮下救出36个小生命,而自己却多次受伤。

    沈国初的热心服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先后收到表扬信300余封、锦旗100余面。在评选“湖南省交通安全平安使者”期间,城区100多名的士司机自发停运一天,书写横幅,上街为他投票。2007年1月,一位署名“市民”的网友在常德本地网络论坛发帖赞扬这位普通交警,引来上万点击量、数百个跟帖,表达感激和赞许。2008年初,沈国初守护的斑马线旁立起了红绿灯,将老沈替换了下来,然而令主管部门没想到的是,众多驾驶员、市民、学生强烈要求让沈警官回来,交警部门采纳群众意见,老沈又重新站在了斑马线旁,成了常德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沈国初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交警系统第三批全国执法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央和地方多家主要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440 沈战东

    沈战东,男,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

    三推婚期,两次赴疆。藏区维稳、抗震救灾、奥运安保、新疆维稳……从北京之夏到高原寒冬,从四川盆地到新疆边陲,沈战东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他倒下的那一瞬间。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沈战东主动请缨奔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汶川县漩口镇救援行动中,沈战东身背30多公斤救援物资,抬着救援装备,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和滚落的山石,急行军5个小时、45公里,第一个抵达漩口镇。漩口镇断水断电,为给受灾群众送去光明,他又和7名队员徒步返回都江堰,把发电机绑在钢钎上,爬陡坡、踏乱石,翻山越岭,用一整天时间,走60多里山路,硬是把200多公斤重的发电机抬到了漩口镇,在废墟上架起3米多高的线杆,点亮了震后漩口镇的第一盏灯。这是老百姓的生命之灯、希望之灯。

    面对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沈战东用生命和热血捍卫忠诚,用青春和理想书写赞歌。先后出色地完成了青海藏区维稳、北京奥运安保、新疆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2008年3月,在青海藏区执行维稳任务中,他和战友克服高原反应、天气寒冷等恶劣环境的影响,连续奋战4昼夜,抓获违法嫌疑人14名。2008年8月,沈战东为执行北京奥运安保任务推迟了婚礼。

    2009年7月,正在筹办婚礼的沈战东接到援疆维稳命令,他带着对未婚妻的深深歉意和愧疚再次推迟婚期。在新疆维稳一线连续奋战100多天后,支队领导强迫他休假返郑举行婚礼。蜜月尚未结束,沈战东毅然再次申请赴疆执行任务。

    2010年1月30日凌晨,在结束一天维稳巡逻勤务返回驻地继续备勤时,沈战东因过度劳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28岁。这一天,是他的生日;这一天,是他新婚后的第五十五天;这一天,是他援疆的第206天。 

    沈战东牺牲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公安部追授他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共青团中央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41 沈浩

    沈浩,男,汉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2004年2月,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了因率先实行大包干而名扬海内外的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当时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小岗村离县城直线距离20多公里,却要绕道40多公里,村庄环境差,领导班子涣散,缺乏战斗力。他到村里后,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大包干”带头人到大寨、南街村、华西村等名村考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他带领村民扩大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推塘、筑坝,改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支持来小岗创业的13名大学生建立了双孢菇生产基地。几年来,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中国改革第一村再次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3年届满,为把沈浩留下来,30年前村民集体按下红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小岗人以98个鲜红的手印挽留沈浩。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毅然选择留下。6年来,他在小岗村千方百计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先后引进了GLG集团、瑶海、天下一碗、从玉菜业等工业企业,建成了18公里的小岗快速路,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为散居的26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他在村里设立“教育基金”,对村民孩子考上大学进行奖励。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组建了腰鼓队、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和档案馆,每周还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起了露天电影。他还多方筹措资金,创建了“4A”级红色旅游景区。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

    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于小岗村,年仅46岁。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沈浩荣获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442 邵春亮

    邵春亮,男,汉族,1935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

    邵春亮1960年从大连理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起担任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1995年被学校返聘继续从事专业课教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至今。16年来,邵春亮在工作岗位上,用慈父般的爱心,甘于奉献的恒心,刻苦钻研业务的事业心,胸怀大局的责任心,以他出色的教学水平以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本科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其他5个省、区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先在预科班学习一年高中课程,经考试合格后再升入本科继续学习。这些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较差,民族风俗、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邵春亮接手这个班后,从学习到日常生活都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班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也因此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爹”,受到了广大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坚持天天跟同学们一起上晚自习;经常特意到清真食堂吃午餐,跟学生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每逢年节必请同学们来家享用“免费的午餐”; 每个新年都给学生们写贺年卡。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点什么事情,都愿意跟邵老师讲。

    邵老师不仅对学生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他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同样出色。为了弥补担任班主任占用的时间,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假期、休息日进行备课、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及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水平。他教的《电路原理》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邵春亮有着强烈责任心。他常说:“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20多年来邵老师所带的学生,都顺利升入了本科。

    2005年,邵春亮在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组织的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赢得了全院最高票。

    443 陆立才

    陆立才,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市拘留所主任科员。

    作为一名普通的监管民警,陆立才呕心沥血17年,管教过的在押人员有2万多名,不但创造了监所管理无差错的纪录,而且还成为在押人员的良师益友。他总结的深挖犯罪“快、细、准、活、情、理”六字诀和管教工作“五技巧”,成为公安机关监管工作的“法宝”。

    陆立才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调常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考虑到治安拘留人员的在押时间有限,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深挖犯罪和教育感化,非下苦功夫不可。早些年电脑还没普及,他就从人民公安报上把协查对象的照片剪下来,贴在自备的本子上,逐个对入所人员加以甄别。几年下来,已贴了厚厚的一大摞。2007年,为了适应警务操作平台,他用3个月时间攻克了文字输入关,熟练操作电脑。5年间,他比对了2.1万人次的身份关联信息,挖出各类违法犯罪线索480多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9起。全市数十个派出所的所长电话成了陆立才的热线,每个所都根据他提供的线索破过大案。陆立才这些年在信息比对、深挖犯罪上确有绝活,并把近年来的经验总结为“快、细、准、活、情、理”六字诀,传授给大家。在他的带动下,常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连续8年安全无事故、队伍无违纪。

    只要在监所,陆立才坚持每隔半小时就深入拘舍巡视一次。被拘留人员生了病,他就为他们请医送药;一些困难人员出所时没有路费,他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王某患有癫痫病,陆立才特意选了两个同监室的人员,教会他们癫痫病发作时的急救方法,并让他们密切注意王某发病征兆,让他们及时汇报并进行前期急救。郁某因小偷小摸被治安拘留,陆立才了解到其妻在常州打工,两个小孩也在此借读,就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郁某深受感动,立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陆立才总结自己的最大从业心得是:“管教工作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只有心与心碰撞,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这份真诚让陆立才与很多在押人员结下深厚的情谊。陆立才破获的409起刑事案件里,不少线索就是这些人员提供的。

    从1995年至今,陆立才获得全国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公安打击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先进个人、公安监管部门深挖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10年12月,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444 陈勇琦

    陈勇琦,男,汉族,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公安分局副政委。

    2004年4月,陈勇琦主动辞去南昌市青山湖分局巡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职务,主动请缨到治安最复杂、管理难度最大的湖坊镇永人村当一名社区民警。3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带领辖区群众和治安积极分子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68人,破获各类案件400余起,调解各类纠纷300余宗,使一个治安重灾村实现了向文明平安村的转变。他天天沉在辖区,探索总结群众工作新方法。陈勇琦把社区警务形象地形容成“一棵树”,只有把根深深植入群众,才能枝繁叶茂;“一条船”,只有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才能平安到达幸福彼岸;“一张网”,只有最广泛地发动群众,织起“天罗地网”,才能护卫一方平安;“一座塔”,只有夯实基础、筑牢基石,才能灯明塔亮、长治久安。他这种“一棵树、一条船、一张网、一座塔”的警务工作理念被公安部命名为“陈勇琦社区警务工作法”。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4万多同行和政法系统的领导前来参观学习。陈勇琦也先后8次到公安部给全国4000多名公安局长汇报自己的工作体会,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他的警务室被江西省公安厅命名为“陈勇琦警务室”。

    2009年3月,陈勇琦被破格提拔为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副政委,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民调评警”办公室副主任,率先在全国首创了“民调评警”考核机制,用民意引导警务活动,把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为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南昌市公安局在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做经验介绍,在全国公安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

    陈勇琦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6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评为首届江西省道德模范。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向陈勇琦同志学习的决定。

    445 侯凡凡

    侯凡凡,女,汉族,1950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

    1995年,她远渡重洋,走进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起早贪黑,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实验室里度过;实验需要人的血细胞,为了加速研究进程,她记不清有多少次将50毫升的针筒,扎向自己的手臂。常常是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冷水,困了饮一杯咖啡。她的时间几乎全部给了实验室、图书馆,全部用在听课、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上。有时为了一个难题的破解,她反复试验,核对数据,不厌其烦。留美3年多,先后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3次在美国肾脏病年会、国际肾脏病年会上作大会学术报告。1998年,哈佛医学院和新加坡国家肾脏基金会同时给她发了聘书,她毅然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了祖国,担任了南方医科大学肾内科主任。

    在工作中,她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个人,每天在科室工作14个小时。她反复告诫全科人员,当医生的心里要时刻装着病人,能为病人节省一分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哪怕病人不理解,甚至我们受委屈也要去做。

    作为一名在临床摸爬滚打20多年的医生,侯凡凡深切体会到,临床科研一定要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为努力的方向。作为肾病专家,她目睹了慢性肾衰病人因感染反复住院,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含泪放弃治疗。她不惜花费10年的时间去寻求答案。经过一系列实验,取得一些重要的创新性发现,如慢性肾衰时,单核细胞调理素受体功能有缺陷,因此通过为病人补充该调理素就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这类发现,目前经治疗的慢性肾衰病人有20%得以恢复正常工作。

    侯凡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46 俞佳友

    俞佳友,男,汉族,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浙江日报社记者。

    2009年2月,俞佳友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委派,到经济欠发达的青田县万阜乡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兼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助理。挂职期间,他利用自己跑农业口记者的优势,帮助当地农民种植高山蔬菜,并借助报社和网络平台,打开蔬菜销路,当年就使498户村民脱贫致富。2010年,万阜乡高山蔬菜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

    在青田万阜乡,俞佳友的车就是村民们的公交车、救护车。山里到县城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村民们有急事要出大山,只要他在随叫随走。仅2010年,俞佳友送群众和乡村干部往县城里跑了300多次。他在杭州开了3年车才跑了2万多公里,到青田万阜乡两年,就开了7万多公里,轮胎换了11个,汽油费、修车费,还有换轮胎的钱,都是他自掏腰包。

    在万阜的两年,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坚持策划报道,刊出了230余篇稿件,为万阜乡赢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2009年底,他采写的《冰冷的教室里,孩子们的鞋没有底》一文,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随后,他和同事策划了《爱心列车开往万阜乡校》等30多篇系列报道,为万阜乡中心学校筹集款物7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300多名贫困学子的生活困难,还建起了操场、图书室和电脑室。

    作为记者,他总是不畏艰险冲在一线,忠实地履行着一个记者的职责,写了大量精彩、动人的报道。

    1998年九江抗洪,他在洪水中坚持采访20多天,险些因公殉职;2008年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他徒步6小时从家里走到报社,走一路、采访一路、帮助一路,目击了40多个雪灾现场,做出多个整版救灾报道;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去条件最艰苦的广元,一待就是10多天,临回来前,交了1200元特殊党费,还把身上剩下的4320元钱捐给了当地小学。2007年,钱塘江发生潮水卷走人事件,他独自一人在打捞现场蹲守两天两夜,拿到了其他记者没有拿到的素材,一鼓作气写了6个版的稿子,独家报道《钱塘江潮水狂卷30多人》,获得当年度浙江省好新闻奖。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31日 28 版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