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打黑警界精英再建功勋 阻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本报记者 田文生 郑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31日   03 版)

    在打黑行动中赢得光荣与赞誉的重庆警方,又将投入一场捍卫人民生命安全的保卫战。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成立伊始,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阻击战就已经打响。

    数十个通宵作战,厘清病死猪肉来龙去脉

    4月21日,国务院召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会议,有关部门进行了部署,4月26日,重庆警方推出向食品安全犯罪“亮剑”的“百日会战”,正式打响“生命保卫战”。

    5月9日,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成立 “食品药品犯罪侦缉支队”,这是重庆市乃至全国第一支专门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专业警种。

    其间,该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取得重大战果,“病死猪肉”是一个典型案例。

    4月初,沙区警方接到匿名举报,声称有人一年多来,每逢三、六、九赶集天,都会在某农贸市场长期贩卖病死猪肉。

    警方立即进行全方位调查核实,通过详实的摸底,走访了工商管理部门和市场的部分摊主,并收集了有关车辆的情况,基本确认举报情况属实。

    4月5日夜里,沙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全体人员和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当地派出所等单位的40余人彻夜未眠,准备行动。6日凌晨3时,全体人员集中,现场进行周密的布置,为避免走漏风声,对每名参战人员单独安排工作,多少人参与、各部位如何分配人员、现场如何分工,均进行了细致而周全的安排。

    40分钟后,所有人到达现场。

    5时许,一辆长安车到达农贸市场,随后,有人不停地从车上搬东西下来,并逐一打开,准备销售。

    警方人员化装成买菜的贩子,前去一边咨询、侃价,一边细细查看,通过观察,警方发现,的确是死猪肉。动物检验人员前往查看后,也根据经验初步确认系病死猪肉。

    其间,陆续有人前来购买长安车运来的肉,并成功交易。

    警方适时出手,迅速控制了有关人员,并一举查获600多斤病死猪肉。

    4名犯罪嫌疑人黄某、杨某、尹某、钟某,均承认自己销售的是病死猪肉。

    现场开封发现,所有的病死猪肉全部都已被冻好,每箱10公斤,最令人意外的是,箱子上有“2009年”、“非食用品”等明显的标识。可是,这些病死猪肉却被当成正常猪肉贩卖。

    其中一个箱子装了猪腰,明显发黑,比正常的猪腰大出两三倍,并发出刺鼻的恶臭。

    为了“打源头、捣窝点”,经过认真摸排,警方发现了此窝点的“上家”,位于某冻肉批发市场的冯某。

    警方通过大量的外围工作,得悉冯某表面上做的是正规生意,经营猪肠、猪肚等,暗地里卖病死猪肉。但因为风声紧,并得到黄某等人被查获的消息,他突然停下了病死猪肉的业务。

    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密切关注其动向,一个多月后,5月13日,自认为已经“太平”的冯某从四川省眉山进货,拉了一车问题猪肉到重庆。

    一直“潜伏”在冯某身边的警方立即行动,兵分三路,同时前往其肉铺、住所和一个私营冻库。在冻库,警方查获了1000公斤问题猪肉,问题猪胴骨725公斤。

    目前,冯某和候某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冯某的“上家”是其姐姐和姐夫,在眉山以很低的价格甚至无偿收购病死猪肉,再集中贩卖。

    迄今,沙区已打掉了包括甲醛毛肚、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共12起,刑事拘留22人。

    一火锅店在毛肚中添加国家明令不许在食品中添加的甲醛,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案件已移送到法院。

    查获毒花椒,犯罪嫌疑人瘫了下去

    “生命保卫战”,在九龙坡区同样轰轰烈烈地强力推进。

    3月25日,九龙坡区质监局从重庆某食品生产基地送检的某品牌火锅底料、麻辣鱼底料中,检验出均含有害物质“罗丹明B”。

    “罗丹明B”,俗称“大红粉”,系工业染色剂,呈红色粉末状,2008年,我国已明确规定禁止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

    火锅底料和麻辣鱼底料涉毒,问题出在哪里?随即,同批次底料使用的原材料被送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经检测,确定为花椒染毒,劣质花椒被人为染毒后混入了正品花椒中。

    4月16日,九龙坡警方立即介入调查,局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案组。

    经查,这批次的花椒原材料,系该基地于今年1月中旬从盘溪农贸市场干副区经营户柏某夫妇处购入。

    毒花椒,系花椒贩子在筛花椒时,将染了罗丹明B的毒花椒混入正常花椒而成。而染了罗丹明B的毒花椒在业界则被称为“颜椒”(指染了颜色的花椒——记者注),原本是品质低劣的花椒,市场价8元/斤左右,用罗丹明B染色“包装”后,混入正常花椒,市场价格在30元/斤左右;染了罗丹明B的毒花椒也称为“盐椒”,是指花椒在加工前,会先用盐水煮。而加入了“颜椒” 的花椒因为毒素发酵,会全部染毒。

    次日,专案民警传唤柏某夫妇,对方对在销售中的花椒中添加“颜椒”的事实供认不讳。4月18日,柏某夫妇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出人意料的是,夫妇俩的门市和仓库内,再无毒花椒库存。

    毒花椒是已售罄还是另有存放地?被销售到哪些地方?专案组仔细进行查证。

    刚接受调查时,柏某夫妇称,他们的货源来自成都一家大型花椒市场的一位长期合作的批发商。

    民警随即奔赴成都调查,3天合计只睡了13个小时,在市场蹲守,发现当地系大批量装袋整包发货,难以部分掺假染毒。民警推断,柏某夫妇很可能在说谎。

    民警一边对柏某夫妇加大审讯力度,一边寻找新的线索,终于查明,该食品生产基地曾于4月12日退还柏某夫妇9840斤毒花椒,时间刚过去不久,这些花椒肯定还在。

    事实面前,柏某夫妇终于低下了头,交代了9840斤毒花椒的藏匿地点,警方全部查获。当时一打开屋子,满屋堆满了花椒,柏某见状,一下子瘫了下去——这些花椒的市场价值达到三四十万元。

    柏某夫妇交代,其毒花椒被分别销售给某食品生产基地、某知名火锅店、某火锅底料厂。

    警方继续深挖柏某夫妇的“上家”,一名高姓男子浮出水面。

    4月27日,高某被抓获,在其房屋楼顶,缴获279公斤“颜椒”。

    几天前,高某的“上家”——山东一名花椒贩子被警方抓获。

    至此,该起毒花椒的销售链条被一网打尽:山东的贩子将“颜椒”贩卖给高某,高某将其转卖给柏某夫妇、周某夫妇、龙某、高某的儿子等人,这些人将“颜椒”混入正常花椒后在市场贩卖。

    这些经营毒花椒的人都交代,自己从来不吃混有“颜椒”的花椒。

    一个细节佐证了贩卖制作“毒花椒”者明知自己的行为非法:高某察觉柏某夫妇“失踪”后,用各种办法转移毒花椒,为防止“毒花椒”被找到,他们甚至往马桶倒,造成下水道堵塞,其马桶留下了维修的新鲜痕迹。

    查获潲水油完整链条

    打响“生命保卫战”,意味着迎接新的挑战。

    “潲水油(重庆方言,意为泔水油——记者注)”事件在很多地区都曾被打击,但很少有将整个收购、初炼、提炼、销售链条全部查清并确认被流向百姓餐桌的案例,更没有“潲水油”入罪的先例。九龙坡区日前查获的一起案例,完整打掉了整个产业链条,并固定了完整的证据,此案已有多人被逮捕。

    4月20日,有群众向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走马派出所举报,说灯塔村瓦厂一养猪场内污水横流、恶臭冲天,怀疑有人非法加工生产潲水油。

    公安及时通报工商、质检、市政、农业、卫生等部门和镇政府,当场抓获正在生产潲水油的5名工作人员及老板曹某。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随即成立“4·20专案组”,开展侦查。

    曹某交待,自己从2009年以来,一直收购潲水并从潲水提炼出“毛油”,此前,他已在多处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原以为这种神出鬼没的“运动战”能逃避打击,没料到还是“栽水”了。

    曹某提炼出的20多吨潲水油,以均价3200元/吨的价格销售给璧山县徐某。

    随后,徐某被抓获,交待出自己从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收购潲水油并转卖给各油脂加工厂的生意。虽然自己明知,不能用潲水油加工成品食用油,但还是曾多次将某油脂加工厂欧某处销售“毛油”325吨,销售额140余万元。2010年以来,又多次向另一油脂厂销售“毛油”130余吨,销售金额70余万元。

    这些“毛油”被油脂厂加工成食用油,并销往彭水一家粮油食品公司,进入老百姓的餐桌。

    警方抽丝剥茧,逐步查明这条从收购、生产到销售潲水油的完整链条。抓获10多名涉案人员。

    透视其涨价轨迹:从几乎不花钱得到潲水,到3200元/吨的“毛油”,再屡次在中转环节加价,最终出售给老百姓的价格飞涨至1万元/吨左右,其中的暴利,令人瞠目结舌。

    5月17日,8人被检察院批准逮捕。5月24日、26日,3人被刑事拘留,4人被公安机关送劳动教养。

    “生命保卫战”取得空前成功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不法商贩无德、政府监管不力、打击力度欠缺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重庆正在力推以“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为主题的“五个重庆”建设,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则被视为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设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工作,重庆正“像打黑除恶一样”强力推进“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力争实现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突破人际关系、突破非法利益关系、突破犯罪分子“保护伞”、突破模糊概念和认识等“五大突破”。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联合来自12个省(区、市)的439名代表共同提出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法〉,以严刑峻法惩治食品、药品领域严重犯罪的议案》,这是1983年以来,有据可查的联名代表人数最多的单项议案。

    王立军表示,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比黑社会的危害还严重,食品、药品领域不安全的状况,现在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危害。“因食品、药品不安全造成的健康危害,会伤害一代人,如果破坏了遗传基因,还会祸及子孙,用百年的时间都不足以弥补!”

    重庆各级党委政府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深入调研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

    这场“生命的保卫战”在重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伟介绍,从2009年以来庆有关职能部门共处罚食品药品行政案件6000多件,但只向公安机关移交了29件,真正用《刑法》处罚的只有4件。而重庆从4月26日开始强力推进“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至今的一个月来,构成刑事立案的就有194件。

    记者注意到,我国现行《刑法》中,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有两个,其一是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其二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久前刚刚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对该两项罪名均进行了修订,将前者更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后者规定了最高为死刑的刑罚,体现了国家严惩食品安全犯罪、积极保护民生之根本的决心。

    《刑法修正案(八)》把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从“结果犯”变成“行为犯”、“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只要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就构成犯罪,不管是否造成后果;而一旦造成严重危害或致人死亡的结果,将加重处罚,最高刑可判处死刑;如果有“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将分别加重处罚,最高也可判处死刑。因为有害的食品药品对人体的伤害未必立即体现出来,法律的修改为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提供了法律基础。

    黄伟表示,“专项行动”正在产生出强大的威慑力量,重庆全市上下正在逐渐形成不敢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良性氛围,不法企业和违法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纷纷将有毒、有害食品药品丢弃。

    5月9日,重庆媒体报道,有人将数百斤变质腊肉丢弃在街道上的消息,这是重庆“专项行动”成效的生动印证。

    黄伟还表示,通过“专项行动”,有毒、有害的食品药品在市场的流通量少了,健康、合法的食品药品的市场渠道更加畅通,群众的消费信息得到显著增强,专项行动不仅没有影响经济环境,反而增强了市民对消费的信心。

    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荡涤了行业的污浊浑水,规范运营者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5月22日,重庆一餐饮集团宣布,旗下12家门店的厨房全部建成“透明厨房”———500多个摄像头将厨房情况及时传递到包房和大厅的电视上,消费者将能清晰看到桌上的菜是如何做出来的。

    食品、药品的生产、销售过程涉及众多职能管理部门,严峻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显示,过去,众多部门分段管理的“九龙治水”效果不尽如人意,反而成了“九龙闹水”。社会各界人士希望,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打好“生命保卫战”。

    黄伟介绍,重庆公安机关加强了与质监、卫生、工商、食药监等职能部门的配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执法协作机制。

    黄伟认为,打假总队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专业打击能力,成立专门的队伍,也是重庆警方探索机制化、常态化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举措之一。“原来是等米下锅,现在是找米下锅。”

    他介绍,重庆警方将打黑除恶的举报电话和食品药品举报电话并机,从4月26日开始,仅市公安局就接260多条线索,加上各区县的信息,总计已有近千条。

    重庆还将通过培训和办案来提高专业队伍的侦查水平。从刑事侦查的角度,也将购置一些设备,便于取证。

    黄伟介绍,警方高度重视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该项工作已成为各区县局的中心工作之一,42个区县局里都有相关案件。各分局都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专门的领导小组,来侦查办理这类案件。

    “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生产、加工者为了牟取暴利,胆大妄为,什么都敢干。”他表示,重庆将建立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信息数据库,围绕货物、人员、资金、技术来源和流向等,铲除犯罪产业链条。

    本报重庆5月30日电

    相关文章:

    重庆公安掀起“食品打黑风暴”

本报记者 田文生 郑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31日 03 版

“最牛”物理学院是这样炼成的
“公共场合男女过分亲密”被认为“最不文明”
河南今年再招万名特岗教师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第八届
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北京地坛体育场举行
打黑警界精英再建功勋 阻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