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的“把青春智慧知识献给偏僻山乡”栏目中,在头条位置以《科普小组闹红了偏僻侗乡》为题,对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孟寨村的王永良带领侗族群众科学致富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王永良是我父亲,那时候,他是村长和民兵连政治指导员。
这篇报道,被父亲剪了下来,用浆糊粘贴在老屋的板壁上。1995年,老屋太老,要拆掉建新屋。父亲用近乎绣花的细腻手法和耐心,把这篇报道从板壁上一点点“刮”了下来,然后将损毁的地方精心修补了一番。新屋建好后,父亲又将其粘贴到了新屋的板壁上。
父亲将《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视为一种精神力量。
这篇报道对父亲的激励作用非同小可,他更加热情地带领群众致富,使我们村成为当时全县、全州,甚至全省的科学致富典型。他个人亦连连得到上级嘉奖:1988年,父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部授予“成才致富先锋”称号;198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父亲被国防部通报表彰为“全国民兵预备役先进工作者”。
也是从1986年开始,父亲每年都订阅《中国青年报》,因此,我们三兄弟是读着《中国青年报》长大的。初中毕业后,大哥南下打工,在厂里到处找《中国青年报》;二哥考上大学后,到图书馆必读《中国青年报》;2004年我考上大学,学新闻专业,父亲常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看了当天《中国青年报》上的新闻,说《中国青年报》是非常好的新闻教材。
我们村是全县最偏僻的山村,60多户人家孤独地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茫茫林海中,几乎与外界隔绝。那些年,看《中国青年报》,是我们唯一的信息来源。
对我家来说,《中国青年报》有强大的励志作用,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激励中,二哥成为我们村有史以来首位大学生,改写了一个偏僻山村没有大学生的历史,不久,我成为第二个大学生。
从1986年至今,已有25年,我们父子四人亦阅读《中国青年报》25年,而且还会一如既往地阅读下去。这份感情,就像我们侗家人酿的米酒一样,时间越久,酒越香醇。
(作者系《贵阳日报》记者)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