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拉法口岸,以色列政府的底线是不能使口岸成为‘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输送武器的通道。”以色列新任外交部总司长(副部长)拉斐尔·巴拉克,5月30日在北京向记者表达以色列对埃及正式长期开放加沙拉法口岸的担忧。
“拉法口岸只允许人员往来,而不是武器”
5月28日,埃及政府宣布永久开放拉法口岸,妇女和所有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的巴勒斯坦男子都可通过口岸免签进入埃及。埃及此举引起以色列强烈反应,副总理沙洛姆称这是“危险一步,可能导致武器和恐怖分子进入加沙”。
拉法口岸在1979年埃以签署和约后建立,是加沙与外界唯一不经过以色列的陆路通道。2005年,以色列将这一地区的控制权交给埃及。2006年,以军士兵沙利特被劫持到加沙后,以军封锁了加沙。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加大封锁力度,埃及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并关闭拉法口岸,仅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通过。
5月28日,埃及政府宣布永久开放拉法口岸通道、允许加沙居民自由出入的消息后,受到了“哈马斯”的欢迎。然而,以色列官方普遍认为埃及此举“打破了力量平衡,帮了哈马斯的忙,使巴以谈判更加复杂”。以色列最大的反对党前进党更在声明中谴责内塔尼亚胡政府,称“政府没能阻止埃及政府重开拉法口岸是整个国家的失败”。
就在国际分析人士担忧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将因此受损时,正在北京访问的以色列新任外交部总司长拉斐尔·巴拉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埃及政府决定开放拉法口岸的过程中,埃以两国一直保持密切的沟通,至今这个渠道仍很畅通。”
虽然埃及政府多次表示拉法口岸的重新开放对于埃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三方都是有利的,但巴拉克还是向记者承认此举增加了以色列方面的担忧。
他表示:“对于拉法口岸,以色列的底线是不能成为武器输送的渠道。”
“中东动荡不应影响埃以和约”
今年2月,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后,埃及过渡政府对以色列态度明显改变。除重新开放加沙的拉法口岸外,埃及政府32年来首次同意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近来,更有消息称,埃及已开始考虑重建与伊朗的外交关系,这些都给30余年稳定的埃以关系增加了不少变数。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发生政治动荡以来,以色列正在渐渐失去埃及这个长期盟友。
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在美国戴维营签署《埃以和约》,随后3年内,以军分阶段撤出了从埃及占领的西奈半岛,两国建立了正常关系。然而,这也使有着“中东稳定器”之称的埃及背上了沉重负担,消弱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和号召力。2007年埃及支持以色列封锁加沙并关闭拉法口岸后,埃及这个“中东稳定器”的作用更被边缘化。
今年2月,埃及过渡政府上台后,因“阿拉伯之春”而“觉醒”的埃及民众纷纷要求埃及与以色列和美国拉开距离。据报道,目前,埃及国内56%的民众要求取消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条约,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以色列的安全忧虑。
对此,巴拉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阿拉伯国家的动荡,使原有政权被推翻,民众陷入了恐慌,埃及、叙利亚民众上街示威,他们希望过更好的生活,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一切都是他们本国的问题。我们看到这一切与阿以关系无关。我们曾和埃及、约旦签署了和平协议,尽管眼下中东陷入动荡,但我们希望这些协议仍然有效。”
“以色列仍将保持战略性沉默”
面对今年以来阿拉伯世界持续陷入动荡,巴拉克表示:“中东动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当地人民的要求得到满足。以色列仍将以不干预为原则,保持高度关注。”
巴拉克承认,以色列既关切已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可能出现的民众恐慌以及难民问题,也强烈关注那些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对于有报道称5月15日巴以边境新一轮冲突是以色列卷入阿拉伯动荡的开始,巴拉克反驳说:“以色列政府始终对此保持战略性沉默,坚持不干涉别国的事务。截至目前,在已经发生动荡的阿拉伯世界里也没有出现反以色列的迹象,更没有出现焚烧以色列国旗的事件。可以说,以色列眼下变成中东稳定的孤岛,我们仍将保持这种战略性沉默。”
此外,巴拉克还表示,在整个中东地区,仍在寻求发展核武器的伊朗、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以及巴勒斯坦是以色列最担心的三个问题。
他进一步表示:“我们希望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但对中东地区动荡深感忧虑。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伊朗仍在寻求拥有核武器,他们正在研发的导弹的射程不仅覆盖以色列,更覆盖整个欧洲,以色列对此绝对不能接受。”
本报北京6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