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晶晶)安晓鹏只有11岁,可他登台表演回族宴席曲已有两年了。自5岁起,安晓鹏就跟随爷爷安宝龙学唱宴席曲。“家里经常有人唱,我觉得比流行歌曲好听。”他说。
回族宴席曲是流传于青海省门源县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59岁的安宝龙是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至今,他已经整理了200余首即将失传的回族宴席曲曲词,并在当地成立了回族宴席曲演出队。6月10日,他和徒弟们一起参加在北京世纪坛举行的“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活动”。此次活动涉及国家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9个类别41项非遗项目,共160余件展品参展。来自北京、山西、辽宁、四川等25个省(区、市)的非遗传承人携徒进京,传承人中年龄最大的85岁,而最年幼的徒弟只有10岁。
刚刚过去的6月11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各地开展了以“依法保护,重在传承”的相关活动。同时,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公布,天坛传说、凤阳民歌、藏历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项目入选。
尽管非遗保护的相关工作已经有法可依,然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朝戈金仍指出了在实践中的难点:各级政府主导部门的管理工作良莠不齐,群众差异巨大因而很难发动参与,学界指导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部门联合。因此,他建议要建立科研机构、社区民众、专家学者和政府之间的长线合作机制,并尽快翻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部部长蔡武6月9日在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上还提出,要抓紧研究起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细则》,对法律设立的主要制度进行细化,增强其操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