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斯巴鲁、路虎等近期跃跃欲试要在中国国产的品牌相比,纳威司达在国内可以说鲜为人知。近期,这个北美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也希望借助合资打开中国市场,成为众多“淘金者”中的一员。
6月9日,纳威司达在北京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并不是该公司在中国的首秀。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纳威司达就携多款重量级产品首次独立参展,释放出对中国商用车消费市场强烈的战略意图。
“2010年,中国重卡产销量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市场上还有一些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也是我们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纳威司达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尤斯蒂恩表示,2010年9月,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资协议,共同在中国开发、制造和销售先进柴油商用发动机和先进商用汽车。“纳威司达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与江淮汽车合资是我们全球发展的重要一步。”
尤斯蒂恩表示,正在商讨在江淮汽车所在地合肥建立一个生产工厂,至于生产什么车型,目前还不便透露。业内人士猜测,双方合资的主要业务仍是中重卡和发动机。
“我们的产品早在半个世纪前就与中国紧密相关。”刚刚上任的纳威司达(中国)总裁万如意曾在通用北美、德尔福(中国)和依维柯(中国)工作过,汉语非常流利,是个典型的中国通。他表示,1956年,中国的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的原型正是纳威司达的K系列车型,后来,它还被印在了一分钱纸币上。
为了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除了忆苦思甜外,万如意还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的校车事件层出不穷,而纳威司达的校车以安全著称,因此会考虑引入校车的可能性。“在美国,三分之二的校车来自纳威司达,我们希望将这些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尽管中国消费者还不太了解我们,但我们对中国市场却有足够的了解。”
根据去年9月纳威司达与江淮签订的“中重卡合资项目”合资协议,双方投资总额将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注册资本将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为50%:形成年产单班8万辆中型、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双方将投资人民币18亿元,注册资本人民币6亿元,持股比为50%,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初步规划年产能为18万台轻型柴油发动机、7万台中重型柴油发动机。
然而,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双方的合资项目还没有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批。最近,由于国家发改委对新建项目加强审核,何时能拿到主管部门的“准生证”,合资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说法。鉴于中国30年“市场换技术”并没有太大成果,以及近期新合资风潮风起云涌,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应该果断向合资说“不”。
中国汽车要在新合资风潮中获得什么,中国汽车能在新合资风潮中获得什么,至少,这是合资前应该想明白的问题。
本报记者 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