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看到店堂里坐着好多人,便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忙不?”店老板回答道:“不忙。”也许是看到我的眼神充满疑惑,他赶紧指着两个正在聊天的等候者,小声对我说:“他们不是理发的,是等候创卫检查团的。”
我知道,我们这所小城已经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并且我还知道,最近这几天,检查团将会到本地进行暗访。我不知道的是,暗访的检查团的到来时间和行踪,其实这些早已经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掌握中。这不,沿街商铺前些天就已经接到通知,一些卫生不达标的这几天必须关门。鉴于检查团的暗访中有一项叫问卷调查,而考虑到一般民众未必能够圆满地回答问卷,所以,就从机关和事业单位抽人,临时扮演店老板一类的角色,准备届时冒名顶替答卷。
让人印象非常强烈的远不止这个:平时在街道上,很少看到交通巡警,这天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并且,巡警们的态度十分谦和:往日,只要是被拦下的机动车、电动车,很少不被罚款,但是这天,却少有人挨罚。唯一让人稍有不安的是,前一天晚上,本地农村焚烧麦秸的烟雾笼罩了整个城市,用“乌烟瘴气”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也不知道检查团是不是注意到了这个?不过,大凡是评估验收,只要检查团下来,好像很少有验收不能过关的。试想一下,过去市级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以及各类级别的文明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古城等等,哪一次不是顺利通过?
我知道,为这次国家级卫生城市验收,地方政府的投入一点都不小。比如说,城市主干道上的斑马线就重画了一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沿街的店招进行了检查和统一要求,不符合统一要求的,店家必须按统一要求重做。最好笑的是,有的店铺前一老板已经退租,眼下尚在重新招租之中,店招显得有些陈旧不是太好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便组织人员将旧的店招拆去,在上面蒙上红布之类。
提起“创卫”,我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我希望年年“创卫”、天天“创卫”,这样,城市会整洁一些,文明一些;但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别再“创卫”,因为如此“创卫”,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因为逼着方方面面弄虚作假,可能进一步败坏我们的社会风气。当然,我对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创卫”,也能理解:这不是年终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分需要的“工作成绩”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权力”不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了吗?负有评估验收责任的检查团是不是知道这下面“创卫”的猫腻,我不能肯定。
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