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6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文化霸权的另类诠释

燕海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17日   12 版)

    近日,北约表示,如果有利比亚政府武装力量驻扎,不排除攻击其世界文化遗产——莱波蒂斯·马格纳遗址。这个主要由西方国家参与的军事组织,正在一手玷污其曾引以为傲的“普世性价值”。

    战争是世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侵略者往往怀着不仅要屠戮其人民,更要灭绝其文化的心态,对被入侵国家的文化遗址进行大肆破坏。翻看这些残暴的侵略史,我们却惊异地发现,这种摧毁他人文化遗迹行为的最坚定实践者,竟然是以奉行保护多元文化、推崇普世价值而自居的欧美国家。

    1860年,攻占北京城的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放了3天大火,将这座艺术宝库焚毁至尽。在放火、抢劫的同时,随行官员在日记里竭尽鄙视中国文化之能事。在他们眼里,伟大的西方文明早已超越了落后的东方。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西方的“文明人”一方面陶醉于卢浮宫等艺术殿堂所呈现的文化优越感;另一方面,践踏着其他文明的尊严。

    二战时期的法国,有众多历史遗迹遭到破坏。参观这些遗址前,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德军所致。当地人却告诉我,德军占领时期的法国几乎没有多少遗迹遭到毁坏,反而是以美国为首的盟军重新占领法国后,不少文化遗产才开始遭殃。

    由于深感战争对文化遗迹的负面影响,二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通过了《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简称“海牙公约”),进而又在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这两份以西方国家为首起草的公约,强调文化遗产的“普世性价值”,指导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正确看待和保护自己的遗产。那些曾经的文明破坏者摇身一变,成了保护全球文明的代言人。

    本世纪初,塔利班政权捣毁了当时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巴米扬大佛。“文明世界”一片哗然,他们在谴责此暴行的同时,开始历数穆斯林在历史上所犯下的破坏异文化遗产的累累罪行。这个事件也给后来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在文化层面提供了合法依据。

    2008年,当北京为迎接奥运会大张旗鼓重新粉刷故宫时,“文明世界”再次发话,对这种没有施行文物修缮的“最小干预”原则的行为表示质疑。为此,我国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国际古建筑专家学者的讨论会,以解释该措施在东方文化中的合理性。

    我曾为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这种“普世关怀”深深感动。在美国和欧洲旅行时,我常常会羡慕他们先进的文化保护理念,也常为我们自己在遗产保护认识和实践中的不足感到惋惜。而那些来自西方的文保人士,为了第三世界的文化延续性跨越大洋,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新一代的“白求恩”。似乎他们已经彻底洗脱了祖辈们留下的践踏他人文明的卑劣过往,带领着我们这些落后的文化走向更加文明、理性、普世的新时代。

    就在我还沉浸于文化普世大同的梦境中时,北约出手了,让人猝不及防,让人迷茫。看到他们对利比亚世界遗产的表态,我忽然想起了雨果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给巴特莱上尉的信中所写的话:“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看来,北约充分继承了150年前其前辈们的思路,甚至,这次他们似乎连偷都懒得偷了。

    如果最终利比亚军事行动取得胜利,在那些扑面而来的赞誉声中,只有莱波蒂斯·马格纳遗址和利比亚的文明在默默哭泣。到那时,世界上不过是多了一个傀儡般的“民主国家”,却少了一份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无论这片世界遗产最终命运如何,北约的表态已然彻底撕下了西方普世价值虚伪的面具。在伪善的面孔背后,深藏着一副文化霸权的狰狞面目。

燕海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17日 12 版

体验浪漫婚纱之旅
墨香
雪利酒 盛装舞步与弗拉门戈
文化霸权的另类诠释
燕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