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美国频频“出招”,围绕5月中旬推出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扩张其在网络空间的总体优势。一系列带着冷战色彩的政策引起国际社会担心,网络空间一时间硝烟隐现。
美国这一波动作可分为硬软两手。
“硬”的一手是,美国以硬实力为基础,把军事威慑带入互联网,把网络空间变成“网络战场”。
“软”的一手则是,美国政府和某些企业密切配合,努力寻求“软借口”干涉他国互联网管理,为自身话语权的扩张排除“障碍”。
延续冷战思维 打造网络战场
《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只有短短30页,但它是美国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一份重要政策文件。它把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向世界“打包兜售”。
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正式把网络空间当做一个新战场,秉承冷战时期的威慑理论,建立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军事威慑战略:拥有网络武器、制定网络武器研发计划、规定网络武器使用范围。
网络武器正进入美军的正式武器序列。据《华盛顿邮报》6月初报道,五角大楼已经列出网络武器和工具清单,其中包括能够破坏敌人重要网络的病毒。
去年年底,名为“震网”的蠕虫病毒袭击了伊朗核设施的电脑网络,多家西方媒体猜测,这可能是美国运用网络武器的第一个公开例子。《纽约时报》等认为,这种蠕虫病毒是美国和以色列合作破坏伊朗核项目的武器。
尽管美国政府对“震网”蠕虫病毒袭击伊朗核设施电脑网络一事并未承认,但不难看出,美国开发互联网工具意在破坏其他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并将以此作为支持某些国家政治反对派的利器。
开发网络武器 攻击色彩明显
美国正在积极开发新的网络武器。
美国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在5月中旬透露了开发计划的冰山一角。他说,美国将投资1900万美元开发互联网工具,突破其他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
波斯纳毫不掩饰地说:“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在设法比猫快一步。”所谓“影子网络”将成为美国支持某些国家政治反对派的利器。
“如果你关掉我们的电网,我们也许会向你们(重工业区)的烟囱投下导弹。” 美国军事官员在谈到本国使用网络武器的原则时如此比喻。
《华盛顿邮报》解释说,美军需要获得总统授权才能侵入外国的计算机网络,并“埋”下日后可以激活的病毒。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军方侵入外国网络时可以不必获得这样的批准。
美国互联网新政的攻击性内容十分突出。无论是开发前沿技术以便从外部打破其他国家的互联网防火墙,还是针对外国用户开发软件攻击社交网络,亦或是开发“影子”互联网和便携式移动通信基站,所有这些不过是美国主动发起的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生造黑客攻击 渲染外来威胁
有美国专家说,在网络时代,舆论角逐的强者一定会讲故事,但讲的却不一定是真实故事。
为了给自己在网络空间的扩张行动寻找理由和假想敌,美国一些人正不断宣扬“数字珍珠港”的威胁,即美国的电网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可能因遭受网络攻击而瘫痪,并常常把矛头直指一些国家。
为了炒作所谓“中国黑客”威胁,美国政府和公司近日更是打出一套“组合拳”。
5月31日,美国国家前反谍报主任乔尔·布伦纳说,对美国网络最大的威胁来自俄罗斯、中国和伊朗。
6月1日,善于配合美国政府的谷歌公司爆料说,一些很可能来自中国的黑客曾试图入侵谷歌邮箱账户。
6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跟进说:谷歌的指控“非常严重,我们将认真对待,我们会进行调查”。
这已经是美国政府和谷歌公司第二次进行类似的“默契配合”。去年,谷歌公司就曾联手炒作过所谓来自中国的黑客威胁。
事实上,人们光听到这样的指责,却从来看不到证据。
了解一些黑客知识的人都知道,擒获黑客难,关键在于难以确定黑客的真实位置。网络跨越国界,黑客甚至可以隐藏身份登录位于其他国家的计算机,由此对第三国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谷歌这样的跨国企业有意挑出某个国家进行莫须有的指责,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对于美国部分人热衷于在网络议题上“抹黑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解释说,种种指控基本上都属于捕风捉影、妄加推断,其暗有所指的言论矛头实际上针对的是中国政府,企图将其所面临的国际性网络安全问题升级为特定的国与国之间的安全争端。
秉承威慑理论 激起新型对抗
互联网发源于美国。美国控制互联网的大部分域名根服务器,拥有一大批互联网跨国公司。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网络空间拥有巨大优势。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亿万人共同使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而不再为谁所独占。但美国现在却在冷战思维的指导下,试图利用其优势谋求战略利益,并把网络空间定义为一个新的战场。
这一动向引起广泛担忧。
担心之一:破坏网络空间国际互信。
位于华盛顿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执行主管马克·罗滕贝格说,对于美国在网络的霸权,“其他国家有理由担心,因为互联网是一种国家资源,对各国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有关国家不会希望依赖其他国家”。
担心之二:美军网络武器可能伤及无辜。
对网络攻击进行伪装很容易,美军很可能无法确定攻击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说,“五角大楼所瞄准的那座大烟囱,或许实际上位于一个无辜国家的境内。”
美国驻欧洲空军部队律师查尔斯·威廉森反问说:如果恐怖分子“用在美国境内劫持的一个服务器攻击以色列的话,那么以色列是否可对那个美国服务器实施打击呢?”
担心之三:引发网络空间的国家对抗。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分析说:“美国已经准备对互联网上的敌人发射巡航导弹,而其他国家对美国却没有这种能力。因此,各国很快就将着手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国家防线……俄罗斯恐怕也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场新的冷战当中来。”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也报道说,德国“正在准备网络战争”。
英国《金融时报》说,冷战式的威慑并不是建设更安全互联网的理想选择。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