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一身军装,脖子上挂着一条白毛巾,肩上一边背着枪,一边扛着一把锄头,袖子挽得老高,在连环画的封面上笑眯眯地望着远方。
就这样在30年前,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张思德。
假如那时也有评选,他是毫无疑问的年度风云人物。尽管他最高的职务只是一个班长,然而他年轻的微笑却随着党的最高领袖在追悼会上的致辞,融进一篇叫《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演说,成为一个政党的标杆,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种精神的符号。
如果没有这样一篇文章,人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他。他可能只是当年无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战士之一,身影和声音早已被历史的时光淹没,然后默默在黄土地的一隅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家园。后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不过,这或许也正是张思德的本意。这个憨厚平和的小伙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英雄的行列,而且在岁月的流逝中更加熠熠闪亮。一代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批批天南海北的追随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无尽怀念。
二
感谢那部叫《张思德》的电影,把他的形象从我脑海中唤醒并清晰起来,然后让我不可抑制地真心实意地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
如果活着,他该是90多岁。但在我眼里,他是永远的29岁。
我小心翼翼,一层层拂去历史的尘埃,搜寻他的匆匆行迹——
我看到了他背着行囊匆匆行走的身影。这个18岁参加红军,三过草地,三次负伤,多次立功的年轻老战士,在人手紧缺的延安经历了一次次工作变动,从通信班长变成普通战士,从一线战士到领袖警卫,从南泥湾开荒到安塞烧炭,他都毫无怨言,愉快接受,开开心心地行走在奔赴新岗位的途中,那张略显黝黑的脸上,始终写满阳光灿烂的笑容。
我看到了他沉默憨厚中带一点倔强的神情。张思德不爱说话,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主见,他的憨厚中有着自己的坚持甚至些许倔强。长征过草地,为解决断粮困难,他坚持带头“尝百草”,在试尝一种野菜中毒后,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管我,这草有毒,快告诉大家别采!”当通信兵,为了信件安全,面对敌人搜捕他毫不犹豫藏进一条臭水沟,忍着那敌人连靠近点都要紧捂鼻子的臭味,他一躲半天;为了信件不被雨淋湿,他把信件放进布鞋,把布鞋脱下夹在腋下,赤脚跑到目的地,信是干的,人却像从水里捞出来的。
我看到了他热心于那些琐碎小事的忙碌和快乐。歌咏晚会突然停电了,他弯腰作梯,驮着战友换灯泡;汽车轮胎坏了,他背着轮胎跑了数里山路及时送到;老大娘的猪掉进河中,他奋不顾身跳入湍急的河水去追;夜里不睡觉,要去帮老炊事员磨豆浆,人家拒绝他,他就坐在门口为战友扎草鞋,一边扎一边笑……
我恍然,这不就是我的伙伴、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兄弟吗?
英雄并不是始终与惊天动地画等号的。尘埃落定,让一个小伙子从超凡回归到平常。面对张思德,我少了些面对其他英雄时的畏避,却触摸到了一种细致的温暖和别样的温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快乐。他用最平常的方式,感染并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种久违的真切感动,随着他的所作所为在我的心底一点点泛起,并慢慢濡湿我的心田,模糊我的视线。
于是我知道,一个人只要内心充实,就可以走得很远;只要内心有爱,就会充满力量。
三
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张思德?
769个字的《为人民服务》,我一字一句地揣摩了多回。我希望能够从字里行间细细触摸到毛泽东的心路历程。终于,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两个字上:人民!
1944年秋天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隐约显现。当人们都期盼着即将来临的胜利时,毛泽东深邃的目光早已穿透了历史的帷幕。他更多的是在考虑,正在成长并壮大着的中国共产党,接下来路在何方?他在沉思,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这个年轻却经历了太多风雨的革命政党,真正发展壮大并长久兴旺下去?战争胜利之后,怎样才能让人民大众对党的支持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些问题已经在毛泽东的脑海中萦绕太久。
电闪雷鸣,石破天惊。延安人民对张思德之死的巨大悲痛和缅怀,赋予毛泽东灵感,给了他答案。是的,人民,只有赢得人民的信任,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只有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让一个政党生存壮大和长久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获得人民的真正信任和支持。毛泽东豁然开朗,他灼灼的目光穿越枣园、延安,穿越西北高原,他看到了一条阳关大道,那是一个政党革命和执政的成功之路,真正充满光明和希望的道路。
时空,淹不灭精神的薪火,隔不断思想的传承。
我默默地读着《为人民服务》的全文,每一个字都是充满张力的符号。战争年代已远离我们,岁月的年轮会渐渐模糊我们的记忆,但英雄的影像却在时光的淘洗中愈加清晰,愈加高大,成为历史最生动鲜活的碑文。
我抬起头,身背木炭、微弯着腰的张思德,正面带微笑看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