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不合时宜

威尔逊的理想困局

张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2日   10 版)

    伍德罗·威尔逊是在一片欢呼声中来到巴黎的。这和他后来黯然离去时的情形大不相同。

    这名信仰和平的美国总统,此时是全世界瞩目的英雄和正义化身。这当然与他领导美国改变了一战进程有关。用法国总理克莱孟梭的话来说,他们既感谢美国派兵帮助协约国对付德国,也想分享威尔逊有关建立一个和平世界的愿望。

    美国已经太重要了。当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被战火摧残的时候,它却不受影响,经济甚至由此获益。它借给欧洲人的贷款,当时看来恐怕几辈子也还不清。

    而更让他名声卓著的,则是那闪耀着人类理想主义光芒的“十四条”。人们都相信他的演讲,相信靠着他的个人努力,就能建立一个人人都抛弃仇恨、人人都共同努力永远避免战争的世界。他让那些被战火折磨已久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连战败国也对威尔逊口服心服。在此之前,在与战败国的约定里,威尔逊承诺会帮助德国摆脱被解体和被摧毁的命运。而他的个人声誉,也让德国人对此深信不疑。

    所有这一切,汇集成了法国铁路沿线的欢呼和掌声。据说,当他所乘坐的火车抵达巴黎时,人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礼炮的隆隆巨响中,人们一次又一次高呼他的名字。

    不管是威尔逊本人,还是那些欢呼着将他迎入巴黎和会的人们,恐怕都没料到,巴黎和会是威尔逊个人声望及理想主义论调的辉煌顶峰。同样,这也是他理想主义的惨败之地。

    他试图兑现与德国的协议,为德国争取一个尚算合理的结局——很多人相信,当年正是威尔逊拍了胸脯保证之后,德国人才下定决心投降。但这一努力被法国人打败了。德国经济被几乎彻底摧毁。这影响了威尔逊的声誉。

    更严重的是,声称要让世界找回正义的威尔逊,不得不在中国青岛问题上违背初衷,同意由日本获得原本属于德国的权益——而不是将这些权益归还自己的同盟国中国。

    但最让威尔逊感到挫败的,无疑是他一手促成的“国联”,最终却被他自己的人民抛弃。在威尔逊的十四条里,他把“国联”形容为人类用和平谈判而不是战争来处理彼此关系的典范,是正义和平的守护者——这一切在美国国会里受到了冷遇。在美国人看来,这个庞然大物更像是昔日欧洲人建立的神圣同盟一类的利益联合,而不是全世界人民安全和幸福的代表。

    结果,美国国会投票拒绝加入国联,这一巴掌打在威尔逊的脸上。

    这个看上去美誉遍及世界的老人周围竖立着高墙。一方面,他那自由主义的、乐观的性格,在阴郁的、习惯了勾心斗角的欧洲政客面前实在不堪一击。人们对他客套而宽容,像看着一个天真的孩子四处演讲,然后在私下里一点点把他的原则吞蚀。

    另一方面,即使在美国内部,由于战争而获得的那些服从和团结,也随着战争结束又重新丧失了。民主政治下,他的漂亮言辞已经不能说服所有人。美国国会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充当人类利益的代言者和维护者,他们愿意回到孤立的老路上,只关心自己。

    威尔逊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物,他追求的是伟大。他相信人性可以改造,人性的弱点可以得到教化而改变。他相信人们可以取得的宽容并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战争因此可以避免。他甚至相信,国家之间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部分放弃自己的利益。

    这一切最终被证明只是他天真的想象,起码在那个时候,务实的政治家们都知道,漂亮话是不能给自己带来面包和安全的。

    因此,威尔逊只好带着他的毕生梦想,继续呼喊。直到他后来下台,并且死在睡梦里,这理想主义的光芒,也没能照耀他生活过的世界。

张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22日 10 版

行程两个长征 布道食品安全
牛根生的跌落
戴着博士帽说相声
威尔逊的理想困局
点评